農民如果不外出打工,僅僅在家裡依靠種地,能過日子嗎?

農大知事


隨著農村近幾年的不段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選擇了在大城市裡工作,甚至有的農村人在自己打拼的城市裡買了房子安了家,但是還有一部分農民兄弟姐妹們選擇了留在自己的家鄉以種地為生。



365行行行出狀元

要知道他們留在自己的家鄉種地也能致富,畢竟365行是行行出狀元,我們這裡就有很多這樣在家搞特色種植的農民,他們同樣沒有遠走他鄉,就在自己的家鄉也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

今天我就把我身邊靠在家種植過上好日子的真實講給大家聽,我相信大家看完一定會為咱們留在家鄉的農民豎起大拇指的。


留在家鄉的付出

你知道他們為什麼會留在家鄉種地嗎,我曾經這樣問過他們,他們大多都是這麼一句話,就是說為了照顧自己的家人,不願意與自己最愛的家人分開,尤其是現在自己的孩子還小,更離不開父母的關愛。

因此他們選擇留在了家鄉種植,就像我們這裡有很多都是年齡不大,30多歲正直年輕力壯的年齡,幹起莊稼活來那可真是生龍活虎,他們憑藉著自己年輕的資本承包了幾十畝的農田搞起了特色種植。


種地雖然苦點累點,但是他們為了家人生活過的好一點,把種植的特色經濟作物打理的更好,就是為了能夠多賣點錢,現在我們這裡承包幾十畝的人每年都可以收入幾萬塊錢。

綜上所述:

雖然在家種地掙的沒有外面打工的多,但是他們的日子一樣在農村老家過的很好很舒心,可是最起每天都在和家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財富。


紀錄鄉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幸福一生,是個地道的全職農民。一輩子不生意不買賣,只會種地一條。

在分地之前,我從l0歲參加勞動,大活幹不了,只能參加拾麥穗,拾地瓜乾等活。14歲開始插秧,|6歲時就抬大筐,如抬糞,抬稻秧等。

分地之後,當時叫聯產責任制,打下的糧食除了上交國庫外,所剩無及。我家五口人分了14畝地,其中半畝旱田,其餘全是水田。

三個孩子全上學,只有我和老伴兩個人幹,自己拔秧,自己運秧,自己插秧。所有的活就是兩個人幹,起早貪黑,累死累活,全年收穫1萬斤稻穀,上交八千斤,剩餘2千斤就是五口之家全年口糧。(折實糧I40O斤)一切生活開支也從這部份糧食裡出。

在往後實行土地承包(責任田)我們一家完全靠種地為生。農閒時到市場上打打工,掙點零用錢。

現在年齡大了,身體不太好,腰突,重活做不來,現在學校做保潔,打掃打掃衛生,掙點生活費。我認為農民光靠種地是可以養活自己的。

我是幸福一生,問題回答完畢。希望我的回答能得到大家的關注和支持,如有不同意見請朋友在評論區留言,相互學習。

圖片來自頭條





鄉村情懷237524873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80後,上學的時候還下地幹過活呢,插秧,拔草,割稻子,捆稻子,收稻穀。就說說現在為啥不下地幹活了,這個說多了都是淚呀,我的眼多大淚就多大,結婚後,有了小孩,家裡4口人,只有我老公自己有口糧田,一畝半地,閨女和兒子都沒有分到地,因為村裡規定,土地30年不變,添人不添地,減人不減地,解釋下就是:村裡的土地30年不會再分,家裡生了寶寶的沒有地,誰家的老人去世土地也不會收上去。我們村給分不到地的寶寶每人600塊補貼。而我呢,結婚後戶口遷進婆婆家,也沒分到地,因為戶口是遷來的,補貼沒有,我在孃家的地村裡又收走了,去找村裡問了,說是因為各村的規定不一樣,導致我一個農民現在連最基本的權益都沒有。再算一下,我家4口人,寶寶兩個補貼土地錢1200元,老公一畝半地,我光桿司令一個,那麼問題來了,是在家種一畝半地呢,還是出去打工呢,說真的講,地太少了,靠種地我們一家都要喝西北風啊……一畝半地一年的收益連2000都不到,一說到這我想到的是:活著真難~



農村曉月


農民不出去打工,只在家裡種地,能夠維持生活嗎?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我的見解。

首先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生活在河南南陽的一個小村莊。

在我們這裡,從我記事起,都是出去打工的,一直到我也是,外出打工有七八年,現在回鄉創業。

在家種地能不能維持生活這個問題,首先要看你,怎麼去生活了。

如果說像咱們老家的老人,那樣的生活,一個月的花銷也就是一兩百塊錢,那肯定是夠的,只是夠吃,日常的花銷就非常的緊了。

那如果說你想要過的和人家一樣的生活,比如說你的生活上比較富裕,你的消費上要有所增加,那麼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咱們農村一個人平均也就是一畝到兩畝地。一家比如說5口人也就是十畝地左右,甚至更少,就拿我們這裡種小麥,花生來說一年也就是收入四五萬,五六萬,這是最多的。刨去種子化肥,農藥,人力成本,也剩下不了多少錢。

小孩上學一年要多少錢?家人日常開銷,老人生病或者說其他的一些事情,肯定是不夠用的。

所以說在農村只靠種地,去維持生活是肯定維持不下去的,因為你的收入很少,基本是沒有收入,只是夠吃,那麼你的家庭矛盾也是非常大的,有了矛盾那麼你的日子往下面過肯定也是不好過的。沒有了家庭的生活還叫生活嗎?

所以說在農村只靠種地,不做其它的東西是不能夠維持咱們正常的一個生活的。


農村七點半


日子還是能過的,當然過得得辛苦,本人就身邊的真實事例說說吧:

咱村有這麼倆夫妻曾在湖南打工,收益也算可以,在湖南打工期間先後生下倆兒子,倆兒子都是斷奶後分別送回了老家給公公婆婆帶,轉眼倆兒子分別一個八歲一個六歲了,家中老人既要帶孫子又要種田的也很辛苦。

夫妻倆決定不再繼續打工帶上這幾年的積蓄回來照顧老人孩子,他們當然知道回去會很多困難,但是倆個兒子的學習成長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儘管苦,不好吃懶做的話,咬咬呀還是能挺過去的,可是他們的婆婆媽媽極力反對,還說:出去的好日子不過,非要回來受苦,回來一家四口吃的一年都要多少錢你們算過沒有,就算你別的都不花錢僅僅吃飯你一家人不多兩千塊錢一個月要用吧,你不去打工這每個月兩千塊錢去哪裡要?

兒子兒媳婦說:媽媽你為什麼非要我們出去打工呢?你們都這麼大把年紀了,就不可以讓我們在家照顧你們嗎?兒子也已經到了需要正確引導的年齡,你們還有這個精力代我們教育孩子嗎?

就這樣夫妻倆馬上行動,租了些零散坡地,加上自家東拼西湊的土地,終於種下了一千棵砂糖桔,要知道砂糖桔是要三年才有收益的,這三年時間裡不僅沒有收益還要支出農藥化肥,僅僅生活費這三年時間起碼也得要五到六萬吧,我們村是真的沒有任何收益的,除了吃米自家種,其它收益就只有種桔子和羅漢果。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夫妻倆終於熬過了三年,去年砂糖橘開始可以有收成了,但偏偏去年橘子價格跌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到目前為止還沒把投資的錢賺回來,所幸的是,夫妻倆不怕苦,種桔子也有清閒的時候,他們就老公在家管理果園,妻子和我一起上就近的公司短期上班賺點快速收益以解眼前急需。


如果順利的話,今年冬天將這幾年的投資可以全部收回了,這四年的苦那也只有嘗試過的人才明白。我是果農肖大姐,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瑤鄉肖大姐


不外打工,在家種地肯定能過日子。以前沒有打工一說,農民專務農,一天天都過了,不過過的困難,過艱苦,有吃沒喝,幾年穿一件衣服,在地攤買故衣來穿,特別孩子穿的不象樣,上不起學,有的從小未進學校門,有的念個小學,上中學,高中的也少,上大學的更是少的可憐,這是事實,農村人是靠外出打工才改變了生活,有吃有穿有用,多數住上了新房,開上了車。三個強壯勞力在農村種地的收入還沒有一個人搭工收入多。不信就去農村調查吧!


一生平安0522


或許往後退10年的話,可以勉強夠過日子吧!

農村人種了一輩子地,他們更喜歡他們勞動的地方,生活的土地,很多人都是不捨得的!畢竟有的人半輩子都在地裡。

小時候我們都有“忙假”,每到莊稼成熟的季節,學校就放10天假,回家幫父母收莊稼,曬糧食等,那時候我們都是大晚上的在麥垛裡面躲貓貓,家家戶戶農忙時候基本都是在“大場”裡,晚上大人們坐在一起聊天,孩子們都在玩耍。一年的糧食基本夠家裡的開銷,吃飽不講究吃好,穿暖就好。一年下來還能有兩個閒錢!

可是,現在不行了,弄錯修路,退耕還林等政策,家家戶戶基本沒有多少地了,而且糧食的價格不比當年,根本賣不了幾個錢,吃飯都成問題,哪裡還能談得上生活!

現在都講究,吃好,穿好。就是用於吃穿都不夠,如果家裡🈶小孩,這個費用更是可怕,一個孩子一個月少說也要花費2500,這些數字賣了全部糧食可能都達不到(有的地方可能不同,地多糧食多,我們這兒基本每家不超過2畝地)!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句話現在只能存在於書本和影視劇了,現實可能已經沒有了!

為了生活,農民只能進城裡打工,雖然工資可能不高,可是總比種地多!至少吃了住了一年到頭手頭還能拿出一些錢來,如果種地估計都要欠賬了!

不是農民都不喜歡種地,實在是種地根本不夠生活!

老陝看生活,帶你走進農村生活。點個關注唄


老陝鄉村


說下我們老家,我們村平均一戶也就二、三畝地,能有五畝以上的就少見。我們家今年種了三畝半地的麥子,其中一畝半是別人不種,我媽撿來種的,三畝半地的麥子留了五袋(大概400斤左右)自己吃,剩下的全部賣掉,一共收入3800元。等到了收完玉米把玉米賣掉大概能有3500元左右的收入。加起來一共7300元,這還是我媽種了一塊別人家的地的收入,還不算成本。如果扣去成本一年靠莊稼收入也就5500元左右。這些錢甚至不夠一年的開銷,光靠種地怎麼能過日子。


兩隻兔兔伴我行


種地,先種的是錢,再種的是知識和經驗,然後是辛苦了。成本是越來越高了。

記得下鄉那會,我們挖了個大坑,和個小湖似的,是直徑五十多米的大坑,廁所排水溝直接排往坑裡排,水從井直接挖溝到廁所,值班輪換沖廁所,男的一個人,女的兩個人。這個設計是我乾的,還因此弄了_回先進知青噹噹。秋天就割草嘔肥。那時侯坑灰都是當肥的。現在全是化肥了,成了種地的一個大花項。

別把種地想當然了。不是什麼腦子都能種地的。就是相當一部分農民都種不好地。我們知青種的地比大多數農民種的好,他們說我們肥料多,上水足,這也是事實。我們人多力量大,腦子也不笨。我們也去公社縣裡學習,也不是光會耍嘴皮子。我們養豬養兔子也不差。

凡是涉及到錢的事,沒有想當然的事,種地也得說要佔天時地利人和。還是要看運氣的。碰上不對付的天氣,到時侯還真是沒辦法。我們果園眼看耍豐收了,偏偏就來了耍命的大風。還是凌晨。真慘。沒辦法,生桃子杏的不捨得扔,我們包餃子了。哈哈,你肯定沒聽說過,但這是真的。

生活就是亂七八糟的,雞毛蒜皮,人生你可以弄成藝術。活著就是動物兇猛,就是戰鬥,這不是雞湯。唯有勇敢,唯有高貴,你才能贏。但老了可以放下,可以任性,可以攻略流浪遠方了……


秋歌988


現在如果農民不外出打工,在家務農能不能過現在農村普通人生活水平,我的回答肯定不行,可能還達不到土地承包前生活水平,一因為現在農村人口比承包地前增加30%,地沒增加,二,現在農資產品全部漲價300一480%比如原來尿素20元一包,現在尿素漲價100元一包,原來複合肥30元一包,現在150至160元一包,農藥原來223藥5元一瓶1公斤現在樂果,15元一瓶半市斤,敵殺死,原來8元一瓶一市斤,現在2兩一瓶12元,種子漲價11倍原來3至5元一市斤,現在30至60一市斤耕地費原來2o一畝現在100元,糧食價原來穀子8角斤,包穀6角,菜子1元斤,現在穀子1.20元一斤包穀8角至9角一斤,菜子2.2至2.5元一斤,你們領導說如果農民工全部回農村種地,我看連交幼兒園費用都交不起更不要說學生讀書,養父母,生病藥費,零用開支,那可能回到舊社會生活水平了,所以說現在全部農民不外出打工是行不通的,如果少數農民回農村種地還是可以的。因為可以多種點地,累點但收入也要高些,但還需政府派技術員下農村指導,科學種稙,規模化種地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