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說我沒爸爸!”女兒在學校打架,回家後抱著寶媽狂哭

“同學說我沒爸爸!”女兒在學校打架,回家後抱著媽媽狂哭

兩個陌生異性結合在一起是一種緣分,能夠步入婚姻,更是對一段感情的最好交代。但總有一些婚姻是經不起考驗的,也許兩人結合之後發現並不合適,因此會選擇離婚。可許多人只考慮自己,沒考慮到離婚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舒婷是一位單親媽媽,她有一個6歲的女兒,平常女兒乖巧聽話,也非常的懂事,輕易不會給自己惹麻煩。然而有一天,老師卻告訴舒婷,她的女兒在學校裡把男孩給打了。

“同學說我沒爸爸!”女兒在學校打架,回家後抱著寶媽狂哭

聽到這話之後,舒婷一臉不相信的樣子,還以為老師是找錯了家長。因為怎麼想都覺得,自己乖巧的女兒不可能會動手打人啊。於是,舒婷立馬找到女兒並問她,你今天是不是打小朋友了?女兒也沒有過多掩飾,直接告訴媽媽,對我動手打人了。

“同學說我沒爸爸!”女兒在學校打架,回家後抱著寶媽狂哭

舒婷問女兒,為什麼要這樣做?女兒突然間哭出了聲,一臉委屈的樣子對舒婷說:同學說我沒有爸爸!舒婷聽到這番話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的女兒受到他人的辱罵之後才會動手打人,嚴格來說也怪不得自己的女兒。所以,舒婷抱著女兒安慰了一番,便讓女兒休息了。

“同學說我沒爸爸!”女兒在學校打架,回家後抱著寶媽狂哭

舒婷女兒因在學校被朋友罵沒有爸爸,所以才會動手打。為此,舒婷也沒有過多指責女兒,而是對女兒進行了安慰。其實,許多

單親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都應該做到這幾點。

第一,經常陪伴在孩子身邊

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起雙親家庭的孩子來說,要更加缺乏安全感。他們希望能夠得到監護人的陪伴,哪怕不是父母二人都在自己的身邊,其中一個能夠和自己相處的時間多一些,也能讓孩子多一份安全感。

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和在雙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是沒有本質區別的,自己也有父母,只不過不生活在一起而已。所以,為了能讓孩子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即便離婚之後也要允許另外一方探望孩子,儘量讓孩子能夠得到雙方的照顧和關愛,才能夠茁壯的成長。

“同學說我沒爸爸!”女兒在學校打架,回家後抱著寶媽狂哭

第二,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

在孩子年幼時,若雙親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不僅會錯過孩子成長的階段,也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彷彿真的像他人所說,自己沒有父母一般。時間長了,他們便會形成自卑心理,也可能會隨著年齡的長大,擁有叛逆的心理,這都不利於孩子的正常成長。

反而,會對他們的內心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在離婚之後,孩子的監護人一定要多加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一旦發現孩子不如之前活潑開朗並且有點內向,就要及時與孩子溝通,儘量保持在平等的狀態下和孩子談話,才能夠起到作用。

“同學說我沒爸爸!”女兒在學校打架,回家後抱著寶媽狂哭

第三,鼓勵孩子交朋友,並將朋友帶到家中

即便監護人再有時間,也無法保證滿足和孩子每一個年齡段所需要的親人陪伴。所以除了監護人要陪著孩子成長之外,也要鼓勵孩子在學校中交到更多同齡的朋友,並將朋友帶到家中互動

這也讓孩子感覺,自己和其他人是沒有區別的,同樣可以交朋友,同樣能夠得到家人的鼓勵,只要孩子社交範圍廣了,他們也能夠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時間長了便會忽略自己生活在單親家庭中。

“同學說我沒爸爸!”女兒在學校打架,回家後抱著寶媽狂哭

兩個成年人是否結婚離婚,雖然是由自己來決定。但有了孩子之後,切莫忘記考慮孩子的感受,一定要在對孩子減少傷害的同時,再做離婚的打算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