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超前教育、填鸭式教育,分清了再让孩子学习

现在的小学生比大学生累多了!

除了做不完的家庭作业,还有上不完的培训课。

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然而孩子真的适合你们安排的这一切吗?

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方式,也能赢在终点吗?

小杰是一个二年级小学生,每天除了背着沉重的书包以外外,下课后几乎都待在补习班里,连周末也没有时间和同学去打打篮球、做做游戏,因此也没有什么朋友。

好不容易放长假的时候,他妈妈也总在他耳边唠叨:"不准看电视……不准玩手机游戏……你可是未来要考名牌大学的,别整那些没用的!"

一旦小杰成绩有一点点退步,小杰妈妈就会骂小杰,"我都把我所有积蓄都给你报最好的补习班了,你还考成这个样子!怎么回事啊?"高压状态下的小杰没有同龄人该有的活泼开朗的性格

,反而像一个高中生一样,每天都灰头土脸的,一脸沉重的样子。

早期教育、超前教育、填鸭式教育,分清了再让孩子学习

我相信一定有不少孩子像小杰一样,早早地就被父母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吧?哪怕才上小学二年级,父母却连上什么大学都被安排好了。

生活中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父母的意思去做。可是作为父母,我们不要忘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在什么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情。

· 聆听孩子的心声,抛弃你的填鸭式教育

一味的灌输性教育,孩子到底能学进去多少呢?只怕这样盲目地让孩子学,只会让孩子更加不爱学习,报再多的补习班也只是浪费钱而已。

与其这样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有什么优势,而不是一味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还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我们在工作中一样,有些同事上班不喜欢思考,总是做着机械化的工作,老板交代什么,他就做什么,从来不会变通,

一根筋地思考问题,盲目服从、死板操作,这不就是填鸭式教育带来的后果吗?

孩子终究还是孩子,不要用大人的思维方式来苛求孩子。灌输性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表面上看来孩子接受了家长安排好的人生模式,避免了很多人生弯路,但是同时孩子的判断能力也在慢慢消失,最终因为过于依赖父母而无法独立生活。

早期教育、超前教育、填鸭式教育,分清了再让孩子学习

· 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相处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仅如此,父母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启蒙家。你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你的孩子吗?

贝贝是个2岁的孩子,父母平时工作很忙,就把孩子放在早教机构里,到点去接孩子回家。

早教的老师会针对表现优秀的孩子进行奖励,一人奖励一朵小红花,攒够5个小红花,就可以领到一个玩具。有天贝贝在早教班没有领到小红花,父母来接她回家,她一直不肯回家,还去抢其他得奖的小朋友手上的小红花,父母当场尴尬极了,立刻就批评了贝贝。

最后还是早教班的老师得知情况后,补给了贝贝一朵小红花。

早期教育、超前教育、填鸭式教育,分清了再让孩子学习

孩子做错事情也是常有的事儿,但我们一定要先和孩子好好沟通。

因为孩子太小,对与错在他们眼里是没有概念的,经常打骂孩子,孩子也会模仿父母这种暴力行为,一言不合就通过暴力解决问题,比如伤害其他的小朋友,而且性格也会变得容易暴躁。

家长越是打,孩子越是不听,一直处于叛逆现象,和家长对着干。做错一件事情就被打骂,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总有一个错误的认知:"不管我做什么都是错的,自己是不是不如其他人?",久而久之,孩子容易自卑。

所以家长们何不尝试把孩子当作是朋友,像朋友一样沟通聊天。谁都是第一次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不是一出生就什么都会,还不是慢慢学习,慢慢成长的。

当你生气的时候,把孩子当作你的朋友,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自己能不能接受,自己都不能接受的事情,就不要强迫孩子接受。

早期教育、超前教育、填鸭式教育,分清了再让孩子学习

· 不要质疑孩子的能力,孩子你本来就很棒

格塞尔儿童发展研究所有一个叫阿诺德·格塞尔的耶鲁大学的博士,他在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多有的超前教育,都是在浪费时间。

很多家长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他们学习认字,认为孩子得从小培养起,3岁开始就认字,7岁开始学英语,都要趁早学

。其实,不管孩子几岁学,如果孩子脑部发育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学的东西都是暂时性的,甚至是无用的。

孩子提前认字和晚认字,大脑储存量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记忆力的问题。死记硬背过后,就是完全不记得了。

孩子小的时候,会背三字经,父母都以为是神童,到处去炫耀。到了后来孩子上学时,发现自己成绩越来越不好了,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再是神童了。怎么变笨了,小时侯不是很聪明的吗?这样的自我怀疑,正是父母的错误教育导致的。

早期教育、超前教育、填鸭式教育,分清了再让孩子学习

有多少父母会这样鼓励孩子:"孩子,请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你是最棒的。请保持的天性,你是最可爱的。

孩子,没有人一出生就全部都会,只要努力去学习,就会成功"。

有多少父母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把孩子当成朋友呢?有多少父母问过孩子真正喜欢什么吗?那些培训班,补习班,是孩子自愿去学的吗?我们不妨认真思考一下,你所谓的超速教育孩子接受吗?

希望家长们能够多陪陪孩子,全面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最想要和最擅长的是什么,不要总催促孩子飞得有多高,而忽略了孩子飞得有多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