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有哪些?

保衛祖國靠大家


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地區有哪些呢?

發達,主要是經濟發展達到某一標準水平,並且超過這個標準。

觀點:縱觀全國來看,能稱為發達的省份,個人覺得很少,只有江浙,北上廣,港澳臺,算得上。其他地區經濟水平不敢恭維。

如果換成是發達城市,大陸地區還是有不少可以上榜的發達城市。

下面是昨天剛公佈的數據:

7月1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佈《新中國成立70週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係列報告之一》。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達到9732美元,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如果換成人民幣(按照6.8的匯率)2018年人均年收入9732美元×6.8=66177.6元。也就是說人均收入6萬多塊,每個月人均收入5514元,這個收入已經不低了。但很多普通老百姓,農民真的有這樣的收入嗎?

①接下來我們看看主要城市的GDP數據對比。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整理了近四年的主要大陸城市GDP,前四家:上海,北京,深圳,廣州。
這四個城市稱為發達城市,名副其實。

隨著時間的推移,GDP邁入萬億元的俱樂部城市越來越多了。值得欣慰!

②主要城市年末人口數據: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通過整理2014年到2017年,四年的主要城市人口變化數據,重慶,上海,成都,北京和天津。五座城市人口一直保持在一千萬以上。

石家莊人口從2017年開始掉隊了。

一座城市發不發達,跟人口也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說,單位人口越多,經濟越發達。

經濟發達,才會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更多的人才流入。像東京,紐約,倫敦等國際大都市,都是人口聚集地。

說到這裡,最後答案留給親愛的讀者們:

到底中國有哪些城市算得上發達城市呢?

歡迎各位大神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的話,點個關注,謝謝!


無言歌說數據


所謂經濟發達,那就是經濟強省,而不僅僅是經濟大省。所以河南四川這樣GDP規模名列前茅,但人均數據並不高的省份至少目前不能算作經濟發達。反而福建這樣經濟規模不及河南,名次並不出眾的省份,人均GDP比廣東還要高,那麼倒是可以稱作經濟強省。

從經濟總量和人均GDP來看,全都能夠排在國內前列的只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福建這五省,河南和四川雖然高居GDP總量第五和第六位,但是人均GDP還沒達到全國平均值,必然無法稱作經濟發達。

當然經濟不能只看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人均可支配收入代表一個地區的民眾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在這一數據方面,領先的依然是幾個經濟強省。唯一例外是經濟發展較慢,經濟規模也比較低的遼寧省,人均收入排在了山東之前。而第五和第六大省河南四川依然低於全國平均值。

除此之外,省級公共預算收入也是衡量一個省份財力的重要指標,該項排名和GDP總量排名比較接近,遙遙領先的正是GDP總量的前四名。

每一項重要排名都能夠穩居前幾的,就是廣東、江蘇、浙江,所以這三者屬於真正的經濟強省,而山東則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均GDP有點拉分,福建則是經濟總量和公共預算收入有點拉分,所以這兩者屬於準經濟強省,或者說是經濟強省當中的第二梯隊。

以綜合評分來衡量經濟發達排名的話,江蘇>廣東>浙江>山東>福建。


城市發展報告


一、2019年中國GDP總產值99.0875億元。GDP產值超3萬億元的省市排序為:1、廣東10.7671。2、江蘇9.9632。3、山東7.1068。4、浙江6.2352。5、河南5.4259。6、四川4.6616。7、湖北4.5828。8、福建4.2395。9、湖南3.9752。10、上海3.8155。△安徽3.7114(11)。北京3.5371(12)。河北3.5105(13)。陝西2.5793(14)。遼寧2.491(15)。//重慶2.3606(17)。內蒙古1.7213(20)。天津1.4104(23)。

在上述省市區中,除首都北京屬於北京、河南外,經濟發展較好較快較好的是南方地區的安徽、福建、上海、湖北、重慶、四川、浙江、廣東、湖南、江蘇10省市。而天津、山東、遼寧、內蒙古等則屬於經濟下調之省市區。

二、2019年中國人均GDP7.0777萬元。人均GDP超過7萬元的省市為:1、北京16.2926。2、上海15.7406。3、江蘇12.4182。4、浙江10.8684。5、福建10.7574。6、廣東9.4898。7、天津9.0412。8、湖北7.7452。9、重慶7.7447。10、山東7.0715。上述10省市是中國人均GDP超1萬美元的省市。除北京、山東外,其餘均為南方省市(其中湖北為中部省份。重慶為西部中央直轄市)。簡言之,北京與東部沿海省市是中國最發達的區域。

除上述10省市外,其他省市區排名依次為:內蒙古6.79(11)。陝西6.68(12)。安徽5.87(13)。湖南5.76(14)。遼寧5.71(15)。河南5.65(17)。四川5.59(18)。河北4.65(26)等8個。


知研42791366


根據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各省份的GDP數據如下,我們可以發現,廣東、江蘇GDP最高,是全國僅有的兩個“9萬億俱樂部”;而山東、浙江緊隨其後,穩居第三、第四名;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福建、安徽的GDP在3~5萬億之間,其餘省份GDP低於3萬億,其中甘肅、海南、寧夏、青海和西藏的GDP仍不足萬億。

既然提到中國經濟發達省份,當然也不能只看GDP,並非GDP越高的省份經濟就越發達,人均GDP才是衡量一個經濟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像河南、四川、湖南、河北、安徽等省份,經濟規模較高,但人均GDP卻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不能算是我國的經濟發達大省吧?從人均GDP來看,排名全國前列而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不少的省份只有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五個省份,而內蒙古、湖北人均GDP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既然是經濟發達大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其它省份應該也更高。以下是2018年全國各省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況,其中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28元,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列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不少的省份只有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四個省份,遼寧、山東、內蒙古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根據公佈的2018年中國各省區市全面小康監測結果顯示,全面小康指數超過100的省份只有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和山東五省。

綜合以上數據分析,小編認為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主要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福建五個省份。






遊戲人超超


經濟發達與否衡量的應該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因為人均可支配才是衡量居民生活條件好壞的標準,比如盧森堡人均收入排名全世界第4,但是GDP總量只排名71,但是盧森堡的經濟就很發達,再比如印度GDP總量排名世界第6,但人均收入排名144位,印度的經濟就不發達。按照世界銀行公佈的標準,人均年收入在3896美元和12055美元之間,是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按照這個標準,以下10個省份/直轄市(不包括港澳臺)的可以算經濟發達,名單如下:

1、上海市人均可支配年收入58987.96元,GDP總量排名11

2、北京市人均可支配年收入57229.83元,GDP總量排名12

3、浙江省人均可支配年收入42045.69元,GDP總量排名4

4、天津市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7022.33元,GDP總量排名19

5、江蘇省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5024.09元,GDP總量排名2

6、廣東省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3003.29元,GDP總量排名1

7、福建省人均可支配年收入30047.75元,GDP總量排名10

8、遼寧省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7835.44元,GDP總量排名14

9、山東省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6929.94元,GDP總量排名3

10、內蒙古自治區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6212.23元,GDP總量排名21


互金圈


中國大陸目前發達一點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浙江、福建,其它的要麼是中游省份要麼是欠發達省份。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就不用說了,廣東的經濟實力也是不容置疑的,GDP連續30年高居中國各省市第一。浙江雖然經濟總量排中國第四,但人均比山東和江蘇這兩個GDP大省高很多,富裕程度也高得多。福建經濟總量雖然排名不理想,只排第十位,但人均排名在全國也是前列的,特別是福建的民富實力比山東和江蘇還要強得多。山東和江蘇之所以沒有入選,是因為這兩個省的固投佔GDP的比重非常之高,大家都知道,固投佔GDP的比重越高,GDP質量就越差,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山東和江蘇GDP貌似很高但老百姓卻普遍不富裕,而且這兩個省還有好幾百萬的農民工在外省打工,山東和江蘇只能算是中游省份。


往事如風239903996


世界銀行對全球國家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劃分了低中高三個等次,其中中等遊戲分為中低和中高兩個檔次。具體劃分標準如下:

低收入: 人均國民年收入低於1,045美元

中低收入:人均國民年收入在1,046-4,125美元之間

中高收入:人均國民年收入在4,126-12,735美元之間

高收入: 人均國民年收入在12,736美元之間

按照匯率換算,2017年人均國民收入達到8.6萬元人民幣就是高收入行列了。但是請注意,數據用的是人均國民收入和不是人均居民收入,這兩者是有差距的。2017年,我國國民總收入是82.5萬億元,年末人口是13.9億人,即人均國民收入是5.94萬元,尚處在中高收入國家行列。

不過由於資源稟賦、歷史、人口等因素差異,再加上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差異。總體上是東部經濟發展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由於國民收入和地區生產總值數據很接近,一般會用人均GDP代替人均國民收入。

在大陸31個省市區中,人均GDP超過了8.6萬元的只有五個,即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連我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都還沒有達到8.6萬元。另外,港澳臺地區由於實行不同的經濟制度,並且經濟起步更早,目前都已經成為了經濟發達地區。

(香港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城市,2017年年人均GDP接近5萬美元)

即使在一個省的內部,也是由於資源稟賦的原因,經濟發展水平也並不相同。拿江蘇省來說,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是蘇南,其次蘇中,最後是蘇北地區。雖然整個江蘇省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了發達行列,但是蘇北地區卻還沒有達到。

蘇北的鹽城、連雲港、宿遷距離8.6萬的人均GDP,還有很大的差距。而蘇南地區的蘇州、無錫、常州、南京等市的人均GDP都超過了12萬元,蘇州已經達到了17萬元左右。

同理,全省整體水平還沒有達到發達行列的廣東,但其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卻早已步入了發達地區,深圳、廣州、珠海、中山、佛山等地,人均GDP均已達到10萬元甚至更高。


財經知識局


根據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各省份的GDP數據如下,我們可以發現,廣東、江蘇GDP最高,是全國僅有的兩個“9萬億俱樂部”;而山東、浙江緊隨其後,穩居第三、第四名;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福建、安徽的GDP在3~5萬億之間,其餘省份GDP低於3萬億,其中甘肅、海南、寧夏、青海和西藏的GDP仍不足萬億。

既然提到中國經濟發達省份,當然也不能只看GDP,並非GDP越高的省份經濟就越發達,人均GDP才是衡量一個經濟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像河南、四川、湖南、河北、安徽等省份,經濟規模較高,但人均GDP卻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不能算是我國的經濟發達大省吧?從人均GDP來看,排名全國前列而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不少的省份只有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和福建五個省份,而內蒙古、湖北人均GDP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既然是經濟發達大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其它省份應該也更高。以下是2018年全國各省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況,其中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228元,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列且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不少的省份只有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四個省份,遼寧、山東、內蒙古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根據公佈的2018年中國各省區市全面小康監測結果顯示,全面小康指數超過100的省份只有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和山東五省。

綜合以上數據分析,小編認為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主要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福建五個省份。


錦繡中源


人口越多給省份帶來的負擔越重,廣東的稅收民富沒人懷疑,珠三角強的離譜,某些人均低了點並不能掩蓋廣東的強大,江蘇在全國來看是唯一一個能和廣東扳扳手腕的省份,江蘇的工業人文醫療教育基建在全國來說屬於頂級行列,浙江是中國民富最強省,以五千多萬人口擠身四大省份行列足以說明他的強大,山東是唯一一個在工業種類方面能比肩江蘇的省份,唯一的瑕疵就是居民生活水平比上面三個低了點,遼寧不太瞭解,但也要說一下他的人均存款,僅次於全國第一的浙江高於第三的江蘇,剩下的省份中規中矩,總結一下,浙江發達程度第一,江蘇第二,廣東因為兩極分化太嚴重排第三,山東第四,基本喝人類發展指數差不多。


1243718399


如果以發達作為標準,而不是以經濟總量作為標準,那麼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我認為是湖北、遼寧、江蘇幾個。

發達的標準,有國際公認的標準,也就是以工業化、專業化、城市化來衡量。更不是以首要人均指標高低來衡量。

其實發達不等於富裕,落後也不等於貧困。舉個反例,比如西亞的石油國家,或者中國的鄂爾多斯、慶陽、大慶等城市,其實他們城市化、產業化、技術都很落後,但是他們很富裕。挖煤的,一剷剷出來的幾乎直接都是錢。像西亞國家,連完完整整擁有石化產業的國家都沒有幾個,只能賣原油。

像湖北、遼寧、江蘇幾個省,典型就是中國城市化水平最高、工業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幾個省。

比如湖北,擁有世界第一大城市武漢,還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鋼鐵、汽車、光學、現代建築、半導體、通信等產業和科教中心,其它的裝備、石化、商貿流通、交通物流等等也舉世聞名。湖北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都是國內領先。尤其可貴的是,湖北是中國內陸唯一一座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省。

類似的情況遼寧和江蘇也是這種,各自有自己的城市群和產業集群,城市化程度和產業化程度也是國內領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