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在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中,有一個地標性建築,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代表中國燦爛文化的標誌性資源,享譽世界,為中外遊人所仰慕,這就是西安古城牆。它是一本無字的史書,記載著自隋唐以來這座城市的發展演變史和上千年的中國歷史,成為人文西安、古都西安特色的一個重要品牌和西安通向世界的一張特色名片。

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永寧門(南門)

西安古城牆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廣義的西安城牆包括西安唐城牆和西安明城牆,狹義的西安城牆特指西安明城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西安城牆是指後者。西安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永寧門(南門)箭樓

西安明城牆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隋大興城、唐長安城皇城的基礎上向東、北面擴建而成的,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西安城牆是為軍事防禦而設置的,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牆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輪廓呈封閉的長方形,周長13.74公里。如果你騎上自行車在城牆上環繞一週,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城牆內人們習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公里,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於古城區中心。

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長樂門(東門)正樓及翁城

西安城牆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牆、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牆外有城壕,城牆四個拐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臺。除西南角是圓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轉角原狀外,其它三個角臺都是方形。角臺上修有較敵臺更為高大的角樓,其作用是輔助城門,觀察和防禦四面外來之敵。整個城牆外側,每隔120米有一座馬面(也叫敵臺),共有馬面98座,每個馬面寬20米,從城牆向外伸出12米,頂與城牆面平,敵臺之間距離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內,便於從側面射殺攻城的敵人。每個馬面上建有可供駐守軍隊的卡房(也叫敵樓)3間。城牆上外側築有雉堞,又稱垛牆,共有垛口5984個,使城牆外側呈鋸齒形,既能藏身又能瞭望、射擊。內側矮牆稱為女牆,無垛口,以防兵士往來行走時跌下。

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城牆頂部

冷兵器時代武器落後,城門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這裡是軍事防禦的重點。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四座城門分別有閘樓、箭樓和正樓三重城樓。閘樓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橋;箭樓居中,正面和兩側設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樓在最裡,高32米,長40米,為歇山頂式,四角翹起,三層重簷,底層有迴廊環繞,古色古香,巍峨壯觀,樓下是城的正門。箭樓與正樓之間用圍牆連接,叫翁城,是屯兵的地方。翁城中還有通向城頭的馬道,緩上無臺階,便於戰馬上下運送物資。全城還建有馬道11處。

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城牆上的馬面(敵臺及敵樓)

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居民出入古城區,先後開闢了多座城門,至今已有城門18座。其中,南城牆有7座門:永寧門(俗稱南門,是西安城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建於隋初)、朱雀門、勿幕門(俗稱小南門,以辛亥革命中陝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的名字命名)、含光門、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西城牆有2座門:安定門(俗稱西門)、玉祥門(以馮玉祥將軍的名字命名);北城牆有6座門:尚武門、安遠門(俗稱北門)、尚德門、解放門、尚儉門、尚勤門;東城牆有3座門:朝陽門、中山門(俗稱小東門,以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的名字命名)、長樂門(俗稱東門)。

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城牆角樓

西安城牆的防禦性很強,城外的護城河為第一道防線。河上設有吊橋,古時是進出的唯一通道,用於控制人員進出。城門外有閘樓(也叫譙樓),用以打更和報警,為第二道防線。閘樓後面是箭樓,高30餘米,外面牆體筆直,箭孔密佈,便於瞭望和射擊,這是第三道防線。箭樓和正樓之間是翁城,面積9348平方米,其作用是圍殲攻進此處的敵人,形成“甕中捉鱉”之勢,這是第四道防線。第五道防線就是城牆正門了。

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登城馬道

進入20世紀以後至新中國建立之前,西安古城牆經歷過幾次炮火洗禮。特別是在1926年的西安保衛戰(也稱二虎守長安)中,這座古城牆在抗擊軍閥劉震華所部圍城中為保護古城內的軍民發揮了重要作用,充分顯示了西安城牆“深溝高壘”的防守優勢。是年春,北洋軍閥吳佩孚的走狗河南軍閥劉震華率部12萬人馬圍攻由陝西國民軍隊控制的西安城。城內督辦李虎臣和二師師長楊虎城的部隊總數不足3萬人,全城40萬人被圍困長達8個月之久。“二虎”動員全體士兵和全城百姓以城牆為屏障頑強抵抗,城內居民凍餓戰死達4萬多人,直到10月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軍援陝,擊敗劉震華所部後,西安才得以解圍。民國十七年(1928年),在炮火打開的城牆豁口上修建的西城牆最北的一道城門,為紀念馮玉祥將軍由此率部入城的歷史功績,取名為玉祥門。

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城牆外側

雄偉壯觀的西安城牆今天不僅成為城內外居民每日健身、休閒、遊樂的重要活動場所,而且也成為市區最吸引人的觀光勝地之一,每年都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遊人站在西安城牆上可以一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風采。遊人可在城牆上步行、租車或乘坐觀光車環遊,實際感受古城與眾不同的神韻。沿城牆根外側已建成環城公園,花壇、草坪、景觀樹遍佈城牆之下,護城河兩岸形成環城林帶,並建有各類健身場地及器材,成為市民休閒、健身、遊樂的絕佳活動場所。環繞城牆的護城河河水清澈,魚鴨暢遊,遊人可乘坐小船遊覽。從西門到東門的環城公園裡,已先後建成松園、牡丹園、石榴園、櫻花園、吉備真園、含光閣、迷宮、元梯、吊橋、南門月城等旅遊點,遊人置身其間,能夠直接感受到古城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的魅力。

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從南門城牆上俯視南大街

西安城牆已經成為這座古城對外展示的一張文化名片。近年來這座古城每年春節期間都要在城牆上舉辦主題燈展和新年祈福活動,並已作為西安民間重要的迎新年慶祝儀式固定下來。此外,每年都要在此舉行多個大型文化旅遊活動。自1993年11月份開始的西安城牆國際馬拉松賽,每年都在這座古老城市如期舉行,吸引了來自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馬拉松愛好者參賽。在永寧門(南門)裡,不時有身著唐代士兵服的巡邏隊在城門上下巡遊,週末定時向遊客表演的仿唐迎接八方賓客儀式,都能夠讓遊人真切體悟盛唐文化的韻味。每逢迎接外賓時,在永寧門外廣場上舉行的《醉長安——大唐迎賓盛禮》,對到訪的外賓都產生了極大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歷史文化名城的地標性景觀——西安城牆

城牆夜景

西安城牆也已經成為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遺存和文化符號。在城牆含光門處,建有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比較全面地展示了西安古城牆的歷史演變,成為遊客瞭解西安城牆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西安地鐵標識以城牆為主要符號,以中國紅和白色為主色調,將西安城牆這一標誌性建築與地鐵隧道的元素有機結合起來,其形象類似於一枚方方正正的“城牆章”,彰顯著這座城牆的一種文化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