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房,將來收入高了,還貸的壓力相應變小了,是不是應該多貸款?

八位數花園


一個國家過度放貸的終點是金融危機,一個人過度借貸的結果則是個人實質破產。


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感覺自己收入會逐年上漲,還貸壓力會越來越小。這種想法不能說錯,但是存在兩大問題。


1、每個人收入增長是有限的,如果還貸壓力過大,一旦遇到變故就會無法支撐,尤其是工作出現變動時;

2、房貸週期往往20年以上,三十多歲後工作的穩定性有可能降低,收入還有可能降低;


就以房貸利率4.90%,貸款100萬元,20年為例,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就要每月還款6545元,全還下來本息總額高達157萬元。考慮到家庭各項支出比較多,還要為醫療、教育、養老做儲蓄,房貸支出儘量佔到家庭收入的30%左右比較好,一旦超過50%,則會極大影響到家庭消費。從這個角度講,家庭收入起碼要達到2.2萬元左右才能夠相對輕鬆的承受這麼多貸款,而一旦低於1.3萬元,生活壓力就會非常大。


影響房貸利息多少的核心因素除了利率外,就是貸款本金和貸款年限。貸的款越多,利息就越多,時間越久利息也就越多。


在經濟穩定上行,工資逐年上漲,工作好找的年代,揹負房貸看起來並不是問題。只要能撐過一開始幾年,工資上漲或者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還房貸確實會越來越輕鬆。


正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僅要往好處想,還要想想不好的地方。

1、經濟下行,工作不穩定,又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現在的公司裁員降薪怎麼辦?

2、妻子生育,長時間不能上班,失業了怎麼辦?

3、生了二胎,家庭支出增加怎麼辦?

4、萬一家人生了重病,有較大花銷怎麼辦?


銀行放貸是為了賺利息,不能及時還月供就會形成不良徵信記錄,逾期近半年銀行可能會走法律途徑收走房產並拍賣。20年的時間,誰能保證工作一直穩定,收入一直上漲?


顯然,貸款買房要量力而行,過度負債不可取。當下房價過高,三五年後才會有更好的買房時機。


財智成功


就以我自身為例解答這個問題。我是14年買的房子當時房價在4000元左右,但是收入普遍在2000多。看著一平米房子是自己兩倍的工資真心感覺買不起。但是為了結果,咬咬牙在父母的支持下湊了20萬左右拿下了一套房子,貸款25萬,每月還款1500元,你能想象一下,不到3000的工資,一半去還貸款的感覺嗎。現在房子價格漲到了8500元一平米,工資也漲了(不方便透露具體金額),1500元的房貸好像也沒有那樣重了。現在很慶幸自己當時拿下了一套房子,要不然現在買房子依然是買不起的。通過我自己的經歷,正好對上今天的話題,下面把我的感悟說一下。

第一,房子要早買。買房子這件事情一定要提早打算,一旦確定需要買房子就要早出手,因為房子不會等著你,價格每天都在變化,我現在看到的只有漲價,沒有降價,即使降價也是極個別情況,所以早買好於晚買。

第二,房貸多貸款。現在我的角度,公積金貸款利率真的很低,僅僅有3.25%,可能你一輩子也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如果你將所以資金都投入到房子中,就沒有錢搞其他的事情。即使你什麼也不做,僅僅存到銀行裡邊收益也高於這個利率水平。我現在就有些後悔沒有多貸款,這個利率水平真的不會再有了。

當然如果你是使用的商業貸款,利率會高一些,但是我認為也應該多貸款,不過也要考慮自己承受能力。千萬不要超過自己承受能力,而影響自己日常生活了。

以上是根據自己的經歷總結的兩點建議,房子早買,貸款多貸。


談財論道


題主問的是,現在買房貸款,未來收入增加了,現在是不是應該多貸款。

首先說,現在貸款還款和未來收入還不能等同。現在貸款,銀行考核的是個人現在的收入和支出,現在的負債率。能不能貸下款,貸多少款,是現在收入支出比決定的。

其次,未來收入增加,這是個主觀預期。隨著工作年限增長,通貨膨脹率增長等,收入的數字應該是逐步增長的。但是,還有一些意外出現,比如,二胎出生,家人重病,等等情況。所以,房貸支出不能佔比超出個人支出水平。

再次,買房貸款額度太高,意味著利息過多,買房成本增加。在多年之前,房價飆升,通過銀行貸款從而高槓杆提前買房,或者多買房,現在許多盈利出場的,可能給大家一個“買房肯定掙錢”的心理預期。在現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導下,房子還能一直這麼長嗎?這恐怕是個值得思考的大問題。

最後,房子如果自住還是剛需,建議早些時間買,但是注意合理負債。建議題主,家庭情況通盤考慮,合理負債,做好家庭資產配置,流動性和投資雙贏。


理財經理李玉娟


假設你目前月收入1萬,2年後翻倍,銀行根本不會買賬的,他只會根據你目前的財務狀況給你放貸,不是你想貸多少就能貸多少的。


政府也有相應政策指導,比如首套房30%,二套房70%,三套房全款,即便是你想貸款,也要符合政策的要求,不是你想貸多少就能貸多少的。


再退一步說,銀行貸款是有利息的,雖然這是你能借到的,最低利率的錢了,但是利息支出仍然是一筆非常大的費用,如果按照三十年貸款來計算,最後你的利息超過了本金,仔細想想是不是非常可怕呢?


過去10年房地產的價值在多種因素的刺激下發生暴漲,只要買房的人都賺的盆滿缽滿,好幾倍,甚至幾十倍都大有人在;目前國家實行“房住不炒”的政策,想要再靠房地產賺幾十倍的事情很難發生了,而且目前房價在高點,高價格貸款買房確實值得三思。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今後十年應該多持有現金。在保證現金流的情況下,儘量減少貸款額度,控制好負債,等待合適機會抄底。


小黑看財經


題主問的是,現在買房,將來收入高了,還貸的壓力相應變小了,是不是應該多貸款?我的觀點是,未來工資收入高了與現在買房是否可以多貸款不能相提並論:

首先,所謂的未來收入會增加,只是題主個人的主觀預期而已,在收入沒有落袋之前,誰都無法保證今後的收入會持續增加,停頓或下降的可能同樣也是存在的,從來沒有人保證過今後的收入只增不減。而從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看,並不值得樂觀,與過去相比較而言,不是增長了而是一個下行趨勢,要有心裡準備,不能過於樂觀。

其次,擺在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早期或中期,甚至在2016年之前,通過資金槓桿買房,確實比較划算,因為房價是一個持續上漲的趨勢,那麼貸的越多成本越少賺的越多,而目前的房價已經處於歷史高位,市場價格總體平穩,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房價不能以每年8%~10%的增速上漲,投資房產就會虧本,貸的越多則虧損越大。

其三、從銀行的角度來看,過度放貸會增加金融風險,對防控風險危機不會掉以輕心。過去市場高速發展期,通過放貸可以賺取更多的利息,而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房地產市場發展走向健康平穩的大環境下,不會再為賺錢冒風險,一旦次級貸款增多,房價出現下降,銀行將會面臨斷供的風險,因此今後對於房貸的審核一定會更加嚴格謹慎,購房者也不是想貸多少貸多少,受制約的因素有很多。

因此,如果現在買房,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僅不能多貸款,反而要儘量減少貸款,否則貸款越多壓力越大,家庭抵禦風險的能力越差。


抽時間來看看


貸款總是要還的,帶的越多將來的利息就越高,相對於貸款少利息就少。

關於帶多少看自己現在的狀況,如果是上班族,手機有富裕的錢那就少貸點,減少做支出的利息。

如果自己做投資或者創業那就應該多貸點,畢竟銀行的各種貸款裡面房貸是利率最低的,做生意需要有現金流。


師卓教育


第一,在信貸擴張週期裡,用槓桿可以快速獲取財富

第二,在信貸通縮週期裡,流通速度放緩,不能兌現的預期就是債務,你持有了信貸資產就等於持有債務。所以你的多貸款想法會帶來必然的信用違約。

因為當前處在經濟衰退的大週期內,真正的危機還沒有到來,建議少貸款,購房貸款就等於你成為接盤俠,相當於給你自己身上綁了一顆定時炸彈。


洞見新經濟


放在十年前,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居民的收入不斷增長,你這麼想,也不全錯。

不過現在時事變化,經濟增速放緩,將來收入的變化誰都無法預知。這個時候還是持以前的習慣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

現在誰敢保證自己的收入一定增長?不要說增長,能保住自己的工資不減少已經很好了。——現在社會上失信人人數不斷增長,其中不乏前期過度負債導致無力還貸的人。

現在多貸款,你現在就要多支付高額利息;而未來自己的收入是否能增長猶未可知,風險很大。萬一工作變化或收入變化,自己一下子就會人財兩空。

或許有些人以為將來房價上漲,這樣風險就變小了。但是在我看來,未來房價會處於滯漲階段,漲不上去也跌不下去。一旦房價不漲,那麼這種想法也會面臨風險。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財譚


如果首付壓力比較大的話,還是隻能多貸款。從長遠看,收入是不斷增長的,現在的貸款到以後是會相對壓力小。但是現在也要在自己承受能力範圍內,可以考慮以後收入增加了,再提高月還款額,以減少還款利息。

另一方面,首付少,貸款多,如果還有一些餘錢,可以留著急用,還能存些利息。但總歸存款利息比不了貸款利息高,這看個人怎麼取捨吧。


小荷鹿


我一向都建議,買房的時候能貸多少,就貸多少。


因為房貸是你人生最便宜的長期負債。


從大多數人的體驗來看,還房貸最痛苦的就是頭3-5年。之後隨著收入的上漲,大部分人都後悔了:後悔當初怎麼沒多貸點兒。

很多人覺得房貸貴,一是看到本息總額被嚇了一跳,二是用靜止的眼光看到房貸。

關於房子和現金,相信全中國人都已經達成了兩個共識,那就是:

房子會慢慢升值,現金則在不停貶值。

貨幣貶值的速度,有許多種算法。

按國家統計局的標準,是以CPI來計算通貨膨脹率,這個數值目前每年為3%左右。

民間則更習慣用“印鈔速度”(M2增速)來衡量手中的貨幣價值——M2增速-GDP增速的差值,就是咱們的真實通貨膨脹率。


因為GDP相對波動比較小,決定真實通脹率的,主要就是印鈔速度了。

按照這種算法,過去10年的通脹率大概是6.3%。也就是說,咱們的現金每年自動貶值6.3%。這個數字,應該高過大部分人的房貸利率。

在這種情況下,比起全款買房來,房貸的優勢就很明顯——


等於是用“不值錢的東西”(比如5年、10年、20年後的現金),去撬動價值更高的東西(比如20年後的你家房子)。

這樣,我們手裡就可以多留些現金。


這個現金既可應對潛在生活風險,也可以作為把握賺錢機會的籌碼——這才是更有實際價值的選項。

畢竟還貸時間最長達30年,在此期間,我們身邊可能出現一次甚至多次收益率30%、50%甚至更高的機會。一旦遇上,你還有沒有本金來把握它?

實際上,房貸是個非常划算的理財方式,等於幫你在向未來的自己借錢。


用一點利息,換取更多收益的機會空間,用好了身家幾何級增長。


所以沒能貸多少,就貸多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