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中醫從漫長的歷史中走來,遠在西周時期已有國家管理的體系,訖今有近三千年歷史。西周時政權體制中即設醫師、上士、下士等官職,分別管理食醫(食品安全保健)、瘍醫(主治腫廣為、潰瘍、金瘍等病)、疫病(民間流行疾病)、獸醫等職能部門及醫官。漢代設太醫令丞、藥丞。隋唐設尚藥局(藥藏局),有典御、待御醫等,有令、丞、主藥、藥園師、醫博士和醫師等職稱。宋代有太醫局和翰林醫官院,翰林醫官院設醫科:大小方脈、眼、產、口腔、腫瘤等。京師設太藥局賣藥所,全國各地亦有分支機構。宋代有醫師考試製度。元、明、清三朝都有完善的醫藥管理機構。明代還在全國設立多處中藥材市場。

中醫大夫稱謂源自官醫,民間原稱郎中。

中醫學深入研究天體運行的自然規律和人體各器官之間的關係。總結出:陰陽、五行、八綱、四診、氣血、經絡等一系列完整的中醫學體系,歷經近三千年醫療實踐和中藥典藏,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驗方。中醫除服藥外,還採用針灸、推拿、拔罐、氣功等特殊手段治療疾病。

中醫治病從病人身體的整體相互關係入手,以通痺化滯,提高人體自身免疫力、抵抗力為方法,達到治癒疾病,恢復病人健康的目的。

無論是2003年的非典病毒疫情,還是目前的冠狀病毒疫情,中醫藥的參與度極高,療效十分顯著,令世人刮目相看,中華民族的中醫學,至今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這是中華民族之福,是中華兒女千秋萬代之大幸。

傳統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一然/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