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敢退出北約嗎?

臨沂牆藝斌哥


美國不是敢不敢退出北約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退出北約的問題,以及退出北約的目的是什麼的問題!



美國願不願意退出北約呢?北約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區域性安全協防組織,對任何一個北約成員國發起軍事打擊,其它北約成員國則無條件提供軍事援助,並視同對其它北約成員國的攻擊,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相互協防,而到具體事件則另當別論。實際上北約成立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引用共同協防條款,尋求其它北約國家協助出兵的先例,大多數時候北約總是以群體性軍事威懾,迫使對手在考慮動武時懸崖勒馬。



這樣的軍事組織,美國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美國當然有存在的必要,北約雖然內部已經呈現多派分裂化,但至少名義上還是一個相互有軍事義務的組織,在組隊欺負弱小的時候,可以起到群起而攻之的效果,那麼,美國有什麼理由退出北約呢?



美國的軍事能力在世界上處於絕對優勢,基本上不會擔心有其它國家敢於主動向美國攻擊,而美國在全球縱橫時,也需要一些地區的小國戰略支持,美國並沒有指望這些國家能替美國衝鋒陷陣,但作為遊騎兵或者斥候,還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美國根本就沒有退出北約的需要和動機。



當然北約繼續發展下去,不排除美國退出北約的可能,即當歐盟框架下的歐洲軍隊在歐洲取得安全主導權後,美國在北約中的絕對領導地位被削弱甚,至區域性的成為歐洲軍隊的僕從或者跟班,又或者美歐戰略性對抗和分歧大於彼此之間的共同利益時,美國會選擇退出北約組織,但美國即使退出北約,也不會徹底放棄對歐洲部分地區的控制權,即美國會在歐洲尋求新的盟友成立新的以美國為主的地區協防組織。


涇水書生


前段時間北約各個國家在英國召開峰會的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北約這個組織是二戰時期的產物,華約已經解體了,北約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性。

現在北約確實找不到方向,因為在蘇聯解體以後北約的針對目標沒有了,俄羅斯的體制又是民主體制,在西方多年的經濟制裁之下完全沒有能力和美國相抗衡,現在的俄羅斯和歐洲的關係還算不錯,合作也越來越多,所以北約內部現在出現了動盪,前段時間馬克龍表示北約已經腦死亡,北約成員國土耳其居然買了俄羅斯的s-400,在這種情況下北約的團結一致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美國現在一直以來都是在搞美國優先,所以美國退出了很多的群,目的在於美國退出之後,這些群群龍無首會自行解散,那麼美國是不是敢退出北約?

如果歐洲建立了自己的防衛體系,美國完全可以退出北約,然後另起爐灶建設一個新北約,馬克龍一直想建立歐洲自己的防衛體系,當然默克爾表示馬克龍的想法太激進,默克爾認為北約維持了歐洲70年的和平,所以北約這個組織還是比較重要的。而且德國還會在2035年把本月的軍費提高到GDP的2%,可以說德國終於向美國做出了妥協。在這種情況之下世界各國都在遵從美國的意願,美國現在沒有必要退出北約。但是美國絕對有這個膽量退出北約,如果英國沒有脫離歐盟,歐盟實現了防衛一體化,那麼美國十有八九會退出北約,然後讓北約這個組織自行解散,再建立一個更加強悍的軍事組織。

現在美國已經和加拿大和墨西哥達成了一份新的貿易協議,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美國主導的任何組織裡,美國可以隨便推翻這個組織自己再搞一遍,在北約內部,從歐盟和美國博弈的具體情況來看還是歐盟輸了,因為歐盟的老大德國最終同意交2%的軍費。而這次會議中,法國總統馬克龍和美國共同把北約的戰略目標確定為反恐,這等於說是什麼都沒說,因為恐怖主義是一個全世界性的問題,馬克龍為北約找了一個虛無空洞的目標,可以說這個目標永遠也完成不了,然後這樣也是保證北約永遠存在的一個方式。從這一點來看法國還是離不開北約。


四十五度歷史


特朗普敢退出北約,但美國不會!


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出現?一則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退群”成癮,目前已經退出TPP、巴黎協定、伊核協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人權理事會、萬國郵政聯盟、中導條約等10多個國際組織,眼下還在揚言要退出WTO甚至聯合國。二則現今北約內鬥不止,特朗普不勝其煩,也一直恫嚇要“退出北約”。

然而切記:特朗普不是美國,美國總統和美國並不能完全劃等號

在“朕即國家”的國度,最高統治者口含天憲生殺予奪。現金的俄羅斯、土耳其雖然也是三權分立體制國家,可議會成了籠子耳朵——擺設,基本上就是普京和埃爾多安說了算,這樣的國家你完全可以把最高領導人和國家看作一體。

可是美國就不同了,因為美國真正確立了“三權分立”原則,即總統掌握行政權,國會掌握立法權,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權,三者互相制約。美國國會是美國總統和行政機構行使權力的最主要的體制障礙。《美國憲法》規定,國會與總統分享權力,國會擁有立法權。雖然總統可以提出立法要求,也可以否定國會的立法,但絕不可以剝奪或取代國會的權力。

具體到美國退出北約這個問題,美國製約特朗普的除了國會的制衡作用,還有新聞媒體、朝野民意等因素,也就是說貴為總統的特朗普說了不一定算數。

美國已有法律確保美國不應特朗普的“任性”而退出北約


正是考慮到特朗普的任性而為,美國參眾兩院力圖以立法的形式確保美國不會退出北約。2019年初,美國國會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357人支持和22人反對)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美國總統特朗普讓美國退出北約。該法案的起草人,美國國會民主黨議員吉姆·帕內塔在聲明中指出,這一部“支持北約”法案規定“拒絕總統退出北約的任何企圖,並禁止使用預算資金來實施這一舉措”。此外,該倡議支持讓北約成員國在國防上的支出至少佔本國GDP的2%,並默示會將大量資金分配給所謂的“歐洲遏制舉措”,以對抗“來自俄羅斯的侵略”。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於12月11日全票通過一項法案,意在阻止美國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項法案由美國兩黨議員聯手力推。該法案規定,總統若想退出北約,必須徵求國會參議院意見、獲得參議院同意;總統採取任何可能導致美國退出北約的措施、劃撥任何這類資金,都必須告知國會。

這樣,美國就靠法律把特朗普想“退出北約”的權力關進了制度的籠子裡。

據估計,特朗普屢屢大嘴說要“退出北約”,實質是逼迫盟友加大國防費用的“曲線救國”之計,實際他並沒有真正打算退出北約。同時更重要的是,隨著美國大選的來臨,特朗普連任心切,自然也不會愚蠢到公然否決國會法案,實質是大巧若拙。

美國需要北約正如同北約需要美國一樣

特朗普只是美國政策演進的一朵小浪花,美國和盟友有信心確保同盟的繼續。

一則歷經多年的磨合歷練,目前的北約共同利益還是大於分歧。20世紀,正是依靠北約的強大,生生拖垮了不可一世的蘇聯帝國,以華約的消亡而宣告北約的勝利。21世紀,經過南聯盟戰爭、阿富汗戰爭,北約又一次團結起來,使歐洲復歸和平,打敗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削弱了基地組織。北約也找到了新的目標和存在理由,那就是聯合起來抗擊肆虐全球的恐怖主義。

二則北約和美國有相同的價值觀與宗教信仰。這是確保美歐聯繫更加緊密,北約更加牢不可破的基石。須知,就在吵吵鬧鬧的北約紀念70週年成立會議上,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歐洲光靠自己無法自衛”,必須緊靠北美盟友,所以維護好北約非常關鍵。同時針對外界關於北約分化、分裂和分歧的傳言,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有分歧很正常,但優勢在於始終能夠克服困難。北約是唯一一個每天都能將歐洲和北美(國家)召集在一起的平臺,以解決我們共同安全的關鍵問題。我們是29個盟友,每個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和政黨。因此,對有時候我們有不同意見不該感到驚訝。但是北約的優勢在於我們始終能夠克服分歧。”斯托爾滕貝格強調稱,“北美和歐洲站在一起,代表著世界一半的經濟實力和一半的軍事實力”。北約“大有作為,也大有可為”。



三則即便特朗普任性到底,但美國的體制保證了美國總統的到時按點換人。試想,假如美國也像俄羅斯普京和梅德韋傑夫“二人轉”一演二十年,老是那個人長期執政換湯不換藥,不光美國人沒信心,美國的北約盟友更不用提了。這樣美國的政策就有轉機,人家還有什麼怕的呢?

所以,美國退出北約只是一個噱頭,我們千萬不可麻痺大意,自娛自樂,只看對手的笑話。

實踐證明,很多時候我們喜歡看別人的笑話,可最終往往笑話了我們自己。


今古達觀


北約是二戰後由美國主導建立的軍事集團組織,美國是北約的大哥,如果美國不想繼續留在北約內部,那麼美國也不會允許北約繼續存在。所以,如果美國想退出北約,首先就會解散北約。

北約的誕生是特殊時代的產物,二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對抗而成立北約,然後蘇聯牽頭成立了華約。在冷戰時期,北約與華約進行了長期的冷戰對抗,直到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華約也隨之灰飛煙滅。北約在失去敵對目標以後,本應該解散,但是美國不想北約就這樣解散了,而是繼續主導北約運行。

戰後美國建立北約可以達到兩方面的目的:一是藉助北約控制歐洲的防務體系,進而影響歐洲的對外政策,使歐洲國家跟隨美國,服從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二是通過北約與蘇聯對抗,在蘇聯解體以後,美國繼續借助北約圍堵俄羅斯。美國的這兩個目的在今天依然有效,所以美國不會退出北約,也不會解散北約。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不是美國敢不敢退出北約的問題,而是退出北約是否符合美國的利益。如果退出北約符合美國的利益,那麼美國當然會退出北約;但如果退出北約不符合美國的利益,那麼美國自然不會退出北約。目前北約還有可以利用的價值,美國是不會退出北約的。如果有一天美國認為北約沒用了,那麼美國會解散北約,不會讓北約繼續存在。


銘蘇先生


美國就是北約董事會的董事長,最大股東和出資人。應該說,如果美國退出北約。那麼這個組織就不在了。而北約一旦解體受最大傷害的應該是美國而不是歐洲,現在歐洲有意擺脫美國的束縛。但美國卻死死控制住歐洲不願意放手。應該說,北約解體就是美國衰落之日。北約無疑是冷戰產物。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以美國為首與西歐國家為實現自身安全,防止蘇聯勢力擴張而建立的國際軍事集團組織。他目前是國際上最強大的國際軍事組織,也是美國作為超級的大國的標誌。

但自冷戰結束以後,尤其是特朗普上臺以後,美國實力不可逆轉衰落情況下,大統領特朗普在北約峰會上接連放炮,表達了他對北約歐洲盟國的不滿。指責這些國家就想佔美國的便宜,不願意承擔義務,所以大統領要求歐洲盟國大幅度提高軍費。實際上也難怪大統領特朗普不高興,在北約的軍費開支中,在2017年美國承擔了北約大約72%的經費。就是說當年29個成員國軍費開支總額為9587億美元,美國開支6860億美元。英,法,德三國合計1300多億。特朗普要求在歐洲國家把軍費提高到2%是根本達不到的,包括德法等主要國家基本維持在1.0%左右,而且近年也沒有上漲的打算,美國不得不掏出了北約開支的絕大部分。

在2018年美國承擔了北約71%的國防經費。所以美國政府希望歐洲把軍費提高到2%。但被英法德嚴詞拒絕。特朗普多次以“退群”相威脅,但英,法,德不為所動,讓特朗普頗感不滿。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說道:歐洲國家要準備適應一個“沒有美國的北約”。特朗普認為,美國為北約成員國提供安全保障還要出錢,北約成員國是坐享其成,美國太吃虧不划算。從這個角度說,特朗普完全可能退出北約

以至於情急之下特朗普大罵,說德國是俄羅斯的俘虜,說法國是德國的殖民地。德國反唇相譏,請美國珍惜你的盟友,因為這已經不多了”。從外表來看,美國和歐洲不過是為了誰多掏幾兩銀子,實際上就是都想搭便車,多佔便宜少但責任。美國實在有心無力,無法負擔高額的軍費,而歐洲也厭惡了美國的指手畫腳,歐洲為了美國的利益去背書,自己卻遭受損失。所以在美國在北約這個組織的影響力也在不斷下降,歐洲也有獨立單幹成立歐洲軍團意思。

但無論美國和歐洲如何吵架,人家畢竟是“夫妻”。他們的利益遠遠大於他們的分歧。但隨著美國衰落他的盟友會越來越少,如此以來,美國必然會越發把把北約控制在手裡。只能是說,美國在北約的影響力在下降。但不會退出北約。畢竟這是美國最後的依仗。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近年來,美國退群成癮。那麼,作為美國一手主導建立的北約,美國是否敢退出、會退出呢?答案是否定的。


(北約總部)

美國之前退出的國際組織基本上都不太重要,而且多數還是要盡義務多一些、權利享受少一點的組織,也就是說加入組織投資多回報少。美國是個很現實的國家,這種賠本的買賣它一般不願去幹、不會去幹。

北約和美國退出的那些組織不一樣,雖然美國為這個組織要花很多的錢,可這個組織維護的是美國實實在在的利益。美國雖然推行全球戰略,但歐洲卻一直是美國的戰略重點。歐洲既有眾多的戰略伙伴,也有頭號戰略對手俄羅斯。美國主導建立北約原本是對抗蘇聯的,但現在的俄羅斯實力仍然不容小覷。如果美國退出北約,由於距離歐洲遙遠,就失去了制衡俄羅斯的依靠和基礎。這反而會促進俄羅斯和歐洲各方面的廣泛合作,有利於這二者的發展,美國更加沒機會重返歐洲了。



沒有了北約,美國不僅在歐洲的影響會大大削弱,如果在世界其它熱點地區發起軍事行動,就不會像以前那樣出現很多的支持者。美國雖然很強大,如果憑一己之力,再想在世界上橫行無忌,就真的很難了。

有人說,失去了北約,美國還可以再重新建立一個軍事組織呀。但問題是,除了歐洲國家那麼集中,經濟上那麼發達,可以給美國軍事、經濟上的強力支持外,世界其它地區還有像歐洲在思想、文化、價值觀等和美國保持高度一致的地區嗎?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美國再想糾集建立像北約這麼強大一致的軍事組織,不是困難與否的問題,而是根本不可能。






明知北約對自己這麼重要,又無法重新建立一個類似的組織,除非美國人傻才會退出來。可以說,在當前形勢下,美國就是退出聯合國,也不會退出自己有真正主導權的北約。這不是美國敢不敢退出北約的問題,而是美國根本不能從北約退出來。


高山流水116820061


北約成員國到時候都會解散,世界上恐怖分子到時候也沒有,全世界有核武器的國家,在聯合國全部都會消毀核武器,美國在各國軍事基地都會撤回。

我說恐怖分子的下場,在聯合國的領導下,多國反恐怖軍事人員組成反恐怖大軍,將恐怖分子圍住,全世界所有的恐怖分子集中在一個國家,反恐怖大軍將恐怖分子,從縣城趕到一個鎮裡和村裡,最後恐怖分子被困在山裡,其中在圍剿恐怖分子有很多恐怖分子被打死,有的投降,恐怖分子圍在山中,堅持不了多久,恐怖分子的食物和水都沒有,有的自殺,有走出投降,圍住恐怖分子多國反恐怖大軍,換班休息,防止恐怖分子反撲,投降的恐怖分子有的是沒有辦法,給他重新做人的機會,在這個世界誰願意當恐怖分子,只要有工作,有房子住,恐怖分子下場就是這樣快了,到時候世界上再沒有恐怖分子,也沒有邪惡勢力,人類社會迎來真正的和平,太平盛世。


程衛明1



美國是否退出北約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對於強大的美國來說,即便是退出了北約,也沒有誰能夠欺負它。但是,美國也將失去“領導和稱霸世界”的基石和跳板。只要美國還有做“世界老大”之心,它就不會退出北約。

美國有五大戰略板塊,即美洲板塊,歐洲板塊,亞太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中東板塊(可以輻射非洲)。美洲是美國的“後院”,所以一直以來都不許其他人染指,即便是能夠容忍幾個和它唱對臺戲的美洲國家,但美國卻一直堅定其“底線”,那就是不能有域外國家在其後院設立軍事基地,美國首先是確保其國家安全。在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中,肯尼迪擺出一副“拼命”的架勢就是佐證。


歐洲是美國人的宗主國,除了戰略利益外,它們之間有著割捨不斷的歷史淵源。儘管美國的建國史只有243年,但也並非說美國就沒有自己的文明和文化“起源”,而這個“起源”就是歐洲的歷史,文明和文化。確切的說,美國是歐洲文明和文化的“改良版”。也正因其對歐洲文明和文化的“改良”,才鑄就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所以,不管在何時,美國都不可能“拋棄和割裂”與歐洲的關係。

如果說美洲是美國的安全戰略“基石”的話,那歐洲就是美國的戰略“基石加跳板”。而北約恰恰是“涵蓋”了美洲和歐洲的一個軍事集團組織。其之於美國的重要性也自然是不言自明。提到北約,在不少人的下意識中會蹦出“歐洲”兩個字,往往會忽略了美洲。其實,從北約的名稱上就已經反應了“北約”的區域性和對於美國的重要性。成立於1949年8月15日的北約,其全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歐洲方面,成員包括英,法,德等老歐洲國家,以及後來加入的波蘭等東歐國家。在美洲方向,包括美國和加拿大這兩個成員國以及巴西,哥倫比亞等“合作性質”的美洲國家。所以,其涵蓋的不僅僅是歐洲。


從北約組織的性質來說,它是一個標準的“軍事集團”,其原則是“集體防禦”,策略是“區域性遏制”。“集體防禦”雖然用詞突出的是“防禦”,但正如“導彈防禦系統”那樣,同時也具有“進攻”的功能。比如在北約的條款中就有“一旦確定成員國被‘侵略性攻擊’,其他成員國必須視其為自己遭到侵略並做出反應”。因此,才有不少自認為軍事力量不足以“自保”的歐洲國家“擠破頭皮”的謀求加入。而北約的“區域性遏制”策略又同時賦予了美國的戰略意義。蘇聯和華沙集團解體和解散後,北約的“區域性遏制”策略成為了美國賴以維持北約存在的某種“法理性”說辭。

隨著蘇聯的解體和華沙集團的解散,北約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成為了“爭議話題”。一種觀點認為,蘇聯解體了,華沙集團也解散了,北約也就沒有了對手和威脅,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了。另一種觀點認為,儘管蘇聯解體了,但蘇聯的主體繼承國俄羅斯仍然有足以橫掃歐洲的軍事力量(特別是龐大的核武庫),仍然在威脅歐洲的安全,所以,北約仍然有存在的現實意義和必要性(部分老歐洲及東歐國家存在這種觀念)。其實,還有第三種觀點,即美國人自己的“真實觀點”。那就是:“俄羅斯雖然是個威脅,但在被經濟制裁和政治孤立下,俄羅斯已經沒有對歐洲構成致命性威脅的能力。但北約之於美國的‘跳板’作用仍然具有現實戰略意義。所以,北約必須存在。”


對於美國來說,北約的“跳板”作用意義何在呢?有兩個方面。一是利用北約徹底“打壓”俄羅斯,使俄羅斯在若干年內無法提升整體實力,無法對美國構成實質性的威脅。這也是美國堅決反對“北溪2”項目的根本原因。本月20號,美國出爐了《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在此法案中,美國明確了將對“北溪2號工程”的相關企業和個人制裁。有評論將美國的制裁“用意”片面的理解為了“美國為佔領歐洲能源市場”,這顯然是不辯證的。其實,“戰略利益”才是美國不惜以立法的形式制裁“北溪2”項目的根本原因。試想,假如“北溪2”順利完工和運營的話,德國,法國,意大利等老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依存度”就會增強,能源是安全戰略的一種表現形式,那麼,能源安全對俄羅斯的“依存度”增強後,自然就會相對削弱這些國家對北約的“依靠度”。久而久之,這些國家就會將北約視為“可有可無”。而這些國家又是北約的重要成員,隨之,北約就會鬆散,甚至會走上“解散”之路,北約如果解散了,美國也就自然失去了繼續待在歐洲的法理依據。所以,美國必須延緩,阻礙,甚至是“廢掉”北溪2號線。

北約之於美國的“跳板”作用不止於針對俄羅斯的威脅,其通過北約而輻射到美國全球戰略的意義同樣重大。美國通過北約而穩固自己的安全基石後,才能將自己的全球戰略意圖“輻射”到亞太,印度洋和中東板塊。大家可以很清晰的感覺到,不管是伊拉克問題,還是伊朗問題,亦或是敘利亞問題,美國總是以北約的由頭來“軟磨硬泡”的迫使歐洲國家跟進。比如美國的亞太戰略,美國之所以緊緊“抓住”日本,澳大利亞和韓國不放,其實就是美國將其看作了北約在亞太地區的“延續”。因此,有人將美國與這幾個國家的關係比作了“小北約”,其用意自然也是不言自明。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說,沒有北約的存在,美國就無法建立二戰後的體系。它的全球戰略就會變成“無根”之舉。所以說,如果美國退出了北約,美國將失去“領導和稱霸世界”的“基石和跳板”。

當然,如果美國退出北約,迴歸北美大陸的話,它可能依然會過得很滋潤。二戰前的體系足以說明這一點。但顯然,那不是美國的價值觀,自然也不符合美國的戰略謀劃。從奧巴馬的“美國仍然要領導世界一百年”的說法來解讀,顯然,美國不可能放棄“稱霸世界”的戰略。那它就不可能放棄美洲和歐洲,自然也就不可能放棄北約。從美國竭力反對的法國的“組建歐洲軍”提議,嘲諷馬克龍的“北約腦死亡”論,立法制裁“北溪2”項目來看,美國會繼續以“安全”為由,強化北約存在的必要性。另外,從美國對“北溪2”項目的重視程度來看,顯然,美國已經將其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因為美國看到了“北溪2”項目是北約“鬆動”的開始。可以預見,圍繞著“北溪2”,美國與俄羅斯以及部分歐洲國家“離心趨勢”的博弈才剛剛開始。再者,退一步來說,假如美國退出北約的話,也就意味著世界體系將可能會重現二戰前的場景。


卞競婉


美國不敢也沒有理由退出北約,退出北約對美國百害而無一利!北約作為美國政治和軍事的延伸,其間接幫助美國侵入了以德國和法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的防務體系和政治體系,讓北約各國尤其是歐洲國家始終處於美國的眼皮子底下,這樣美國才能實現對北約各國的全面掌控,讓北約變成美國手中的一副牌而不是燙手山芋!

北約全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美國於1949年組織並主導建立的軍事組織。說白了就是美國在二戰後以自己強大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實力收編的一群小弟,為美國衝鋒戰爭打天下!而且正是得益於二戰後各國的元氣大傷,美國以提供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為由一舉侵入這些國家的國家經濟的發展和走向!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美國也從來沒有打過什麼好心思。美國扶持歐洲各國助其發現無非就是要利用北約各國,踩著各國的肩膀完成自己爭霸全球的野心!而北約的第一戰就是面對當時的紅色帝國,蘇聯。美國和蘇聯的冷戰中,北約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歐洲作為抵抗蘇聯的前線,一直是北約集團中的關鍵,美國在歐洲建立的大量的軍事基地並且部署了數量可觀的軍隊和戰略核彈。


冷戰結束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且在後面的一段時間不斷的利用北約參與一些戰爭和地區爭端鞏固了美國的霸權主義,至於當初的軍事部署,除了防範俄羅斯外,現在完全成為懸在歐洲頭上的一把刀!


近幾年來,美國長臂管轄的行為越發突出,不斷的干涉他國內政和製造地區混亂,導致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國不滿!美國雖然強大,但樹立的敵人實在太多了,更何況歐盟和一些國家不再甘心當小弟,不再甘心被美國噬無忌憚的吸血和打壓,紛紛尋求擺脫美國的機會!一旦美國退出或解散北約絕對會導致美國對國際的把控力和影響力大打折扣,到時候牆倒眾人推,雖然不會給美國帶來國家安全的威脅,但絕對會給美國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政治軍事損失!所以,美國不僅不會退出北約,還會不斷加強對北約的控制!


李氏縱橫


沒有北約軍事同盟做為美國的後盾,美國在世界就不可能成為超級霸主,也許很多迷信美國強大的美粉都不喜歡聽這句話,但二戰後的許多戰例可以證明筆者所說的話,二戰以後,幾次規模較大的戰爭可以證明筆者的說法。朝鮮戰爭,美國為對付朝鮮出動了聯合國軍隊,數十個國家的軍隊進入朝鮮戰場,竟然被小米加步槍的東方軍隊打敗,越南戰爭也是被老對手打敗,無須做更多的解讀,之後的利比亞伊拉克阿富汗戰爭,表面上看,美國顛覆了原來的政權,可以說是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在對峙階段花費鉅額資金,傷亡了千萬美國士兵,也沒有能夠控制整個被佔國家的局勢,反而讓反美武裝力量重新掌控權力,美國和北約軍事同盟徹底失敗,值得安慰的就那麼一丁點,讓美國的利益集團軍火商大賣武器裝備,賺上了一大筆血腥錢,而美國付出代價就是現在背上二十三萬億的債務,利比亞伊拉克阿富汗戰爭,每一場軍事活動都有數十個北約軍事同盟國軍隊參戰,用慘勝慘敗來形容這三場中等級的戰爭應該不為過。後來,美國也在攪亂委內瑞拉和伊朗的局勢,美國政客在北約軍事同盟中反覆遊說,想拉更多的北約盟友站在美國的一邊,用武力解決委內瑞拉和伊朗政權,千呼萬喚卻只得到北約軍事同盟國的口頭支持,當知道美國如果用軍事手段來掠奪委內瑞拉和伊朗的石油資源,只能自己孤軍作戰時,秒慫,這種說法不是不認可美國軍事力量的強大,而是想說美國承擔不起戰爭給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增加的負擔,如陷入阿富汗戰爭的泥潭,讓美國痛苦萬分。從這些事件說明,沒有北約軍事同盟國的支持,美國的世界霸權獨裁野心將會破碎,美國想維持世界霸主地位就需要北約軍事同盟,美國不可能退出北約軍事同盟,也不會讓北約軍事同盟解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