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為什麼要兩人?今天來說說


盜墓,可以說是中國自古至今廣為流傳的現象。盜墓賊則是一種十分古老的職業,往上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國賊”董卓以及梟雄曹操,都是中國古代盜墓的“先驅”。

盜墓為什麼要兩人?今天來說說

我國古代的盜墓賊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像董卓、曹操包括後來的孫殿英一樣的挖墳團體,他們都是軍閥出身,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他們不稱自己的行為為“盜墓”,而是“清塚取寶”。這一類人的盜墓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比如董卓行軍到哪裡,就挖墳到哪裡。民國的孫殿英,則藉以軍演為名,炸開了東陵慈禧墓,盜走大量稀世珍寶,還鞭毀了慈禧的屍體。

然而,歷史上的盜墓賊大多是民間個人或者小團體,偷偷摸摸的掘墳盜寶,像董卓、孫殿英那樣的武裝盜墓僅存在於亂世之中,由於中國固有的墓葬文化,這一類人還是極少的。據文物局的歷史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是我國盜墓最猖獗的時期,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時候。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是自改革開放後迅速升起的金錢物慾促使不少人鋌而走險,有些地方甚至流傳著“想要富,先盜墓”的俗語;其次,國家缺乏相關的懲治文物犯罪的法律法規,讓他們鑽到了空子。

相比於現代的盜墓份子使用各種高科技工具作案,古代的盜墓賊們則顯得比較“悲催”。由於缺乏探測工具,他們只能找到露出墓碑以及散落墓磚碎片的地方,才能挖墳盜寶。此外,那個時代的盜墓賊大多是兩個人一組聯合盜墓,多人組成的盜墓團體較少,單人盜墓就更少了。之所以是兩個人,主要是因為可以相互配合,一個進洞找寶,一個在洞口放繩拉寶和拉人上來,順便放風。人一多首先行動不方便,另外碰到大批量或者名貴的寶藏,極易引起分贓不均而衝突不斷。

此外,古代盜墓組合基本是親戚,以兄弟居多。理由則是人的本性使

盜墓為什麼要兩人?今天來說說

然,當洞內的人找上來極其珍貴的寶物時,極有可能會引發洞口拉寶人的邪惡念頭,此時他只要把繩子收掉再將土壘把洞口封住,裡面的人必死無疑。因此,兩人只有是親戚,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慘劇的發生!盜墓一般要兩個人,比如打一個洞,其中一人下去取珠寶玉器,另一人上面用繩子繫上來,但一開始,經常發生了拉繩人見財起異拋棄下面同夥而去的事。於是演變為盜墓團伙以父子居多,但也發生了兒子扔下墓裡親爹的事。最後行成行規:兒子下去取貨,老子上面拉繩子,就再沒出現過把人落在墓坑的事。可以看出為了錢財什麼人倫都可以不顧。

盜墓為什麼要兩人?今天來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