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美食:八大件和兩摻面,真是太好吃了

可愛的旬陽不僅風景好,還有很多的特色美食小吃,有攬飯、臘肉乾、麵筋皮子、鍋巴米飯、八大件、兩摻面、米兒豆腐、油包饃等。今天主要說一說最有名的旬陽美食:八大件和兩摻面。

旬陽美食:八大件和兩摻面,真是太好吃了


美食:八大件

旬陽蜀河鎮居漢水之濱,西北接秦川,東南通鄂渚,在歷史上是漢江沿岸著名的商貿、文化古鎮,為唐代後期形成。千年古鎮,歷史悠久深邃、文化燦爛多姿。同其源遠流長的歷史一樣,蜀河特色飲食“八大件”成為漢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蜀河八大件全套菜品為八涼八熱,八葷八素,外加八座碗,過去講究用四方八仙桌,每桌坐八人,寓意接待四面八方的客人,相聚一起便是八大仙共享人間美味,所以稱之為“八大件”。

旬陽美食:八大件和兩摻面,真是太好吃了


八大件開席為八個涼菜,中間置一拌涼菜的大盤,將涼菜適量放入中間空盤,再將調好的拌菜汁子澆上,攪拌均勻便可食用,稱之為“和菜”,取“和美”之意。也有講究的主家在吃涼菜之前,盛一盤油炸“面花”,讓客人先“墊墊肚子”。

四葷四素的涼菜多取農家常見的原料精心製作而成,四素一般以時令菜蔬搭配,或青、或黃、或綠、或白,顏色較清爽,四葷多以牛肉、動物肝臟等雜碎入品,顏色較為深沉。四素與四葷交相呼應,開席便注重色調的搭配,體現出色香味俱全的別具與特色。

旬陽美食:八大件和兩摻面,真是太好吃了


熱菜共八道,也是四葷四素,但有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八個四葷四素的熱菜分為四湯四蒸炒,也就是有四道以湯為主(湯必須是用骨頭或雞熬製的高湯,用大碗盛之),四道以蒸炒菜為主(用盤子盛),先上碗、再上盤,間隔而上,講求程序。蜀河“八大件”的第一道熱菜均為湯,並大多為雞絲墨魚粉絲湯,此道菜香濃無比,為開胃之湯。其它湯菜為當地特色的丸子湯、肉糕湯、土雞湯、蛋卷湯、燉羊肉等,蒸炒菜為基本上為紅燒漢江全魚、粉蒸肉、蒸羊肉、蒸酒米、炒肚片、炒菜蔬等等,主要根據廚師預備的原料和個人喜好決定,並無定法。最後上小吃及小座碗(亦為四暈四素,多為一菜兩碗)。

旬陽美食:八大件和兩摻面,真是太好吃了


旬陽面王:兩摻面

在位於秦巴之地、漢水之濱的陝西省旬陽縣,氣候溫潤,特產豐富,民間美食眾多。而有一種傳承了近千年的,被人們稱之為“兩摻面”的食物,尤為當地人所喜愛,在旬陽當屬面中之王了。

旬陽美食:八大件和兩摻面,真是太好吃了


所謂“兩摻面”,就是用小麥面和豌豆麵兩種面摻合在一起而製作的麵食。小麥人們普遍都認知,豌豆屬豆科植物,在秦巴山區普遍種植。豌豆富含纖維素、維生素C,營養豐富,通便利腸,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在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話“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可見多食豆類食物具有很多好處。“兩摻面”稱得上是雜糧巧作、粗糧細作,也是一種健康有益的食品。

旬陽美食:八大件和兩摻面,真是太好吃了


“兩摻面”製作方法比較簡單,但也有一定的講究:

一是“合面”:將兩種面按一定的比例摻合在一起,具體比例按其口味下,一般是小麥面多於豌豆麵。將兩種面放入土法燒製的瓦盒中,逐步加入涼水,經過充分攪拌後,使其揉合在一起,麵糰水份不能太大,要求稍硬一點兒。醒一至兩個小時,期間還要揉捏兩到三次,至面光、盒光、手光。

旬陽美食:八大件和兩摻面,真是太好吃了


二是“擀麵”:當地一直沿有手工製作,將合好、醒好的麵糰用木擀杖、木案板人工擀制,擀制的面要求薄厚均勻,然後按照食者的要求切成寬條或細條、或片狀均可。

三是“下面”:將擀好、切好的面下入沸騰的水中,猛火燒開一至兩道,撈入碗中,加入做好的噪子,配上自制的各種辣子和蒜苗、香菜、大蒜等佐料即可。調製好的“兩摻面”,豆香、酸香味撲鼻,入口柔韌筋道、酸辣可口,令人食慾大振。

旬陽美食:八大件和兩摻面,真是太好吃了


這種麵食必須用酸菜漿水作噪子,別的菜無法代替,這也是兩摻面的獨到之處了。漿水酸菜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中所發明的,盛行在漢江沿岸的許多地方。

其實,旬陽的美食太多,都是吃了令人難忘加舌尖美味。如果你有機會來旬陽,品一品旬陽的美食小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