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偷偷帶一根藤條回國,從此老百姓很少捱餓,郭沫若:他堪比神農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而糧食是基礎中的基礎。中國有人均耕地面積少的特點,再加上水資源缺乏、時常乾旱等客觀因素,因此尋找一種耐乾旱、高產量的糧食作物,成為中國古代人民一項重要的任務。

他偷偷帶一根藤條回國,從此老百姓很少捱餓,郭沫若:他堪比神農

古代農耕

明朝萬曆年間的百姓,處境艱難

明朝萬曆年間,百姓遇到一次罕見的自然災害,加上國家救濟不力、氣候寒冷、疾病流行等因素,此次災害演變成為持續性的饑荒。

隨著氣節推移,到了冬季,氣候愈加寒冷,百姓可以勉強資生的樹皮、野草,也難以尋覓了。此時百姓的處境更加艱難,形勢也更加嚴峻。

他偷偷帶一根藤條回國,從此老百姓很少捱餓,郭沫若:他堪比神農

萬曆皇帝畫像

有文獻記載了當時的情況:人們熬不過去,只能割下餓死饑民的皮肉,救眼下之飢餓,結果吃了幾日,眼紅心熱,依舊丟掉了性命。此情此景實是悽慘至極。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一心為國為民的有識之士展開了行動,陳振龍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是往來福建和菲律賓之間的商人,他的兒子是當時福建巡撫的幕僚。

陳振龍下定決心,一定報效祖國和人民

萬曆年間雖然福建的貿易很發達,但依然經常鬧饑荒。福建巡撫面對災荒遍野、人命關天的惡劣局面,曾四處徵求賑災的辦法,陳振龍的兒子將這件事轉述給了父親。

他偷偷帶一根藤條回國,從此老百姓很少捱餓,郭沫若:他堪比神農

萬曆皇帝劇照

陳振龍本就是個有心人,他在旅居菲律賓期間,十分注意當地的農業。在機緣巧合之下,他發現了一種高產又美味的作物,那就是甘薯。

陳振龍下定決心,一定要掌握這種作物的種植技術。他向當地人請教甘薯的栽培知識,心中時時刻刻想的就是趕緊學成回國,報效祖國人民。

遺憾的是,當時的菲律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人不允許任何人將甘薯和種植技術帶出境。

他偷偷帶一根藤條回國,從此老百姓很少捱餓,郭沫若:他堪比神農

萬曆皇帝劇照

陳振龍臨行前想到一個辦法:他將甘薯的藤條裝入了竹筒中,再將竹筒置於船舷之中。這個計策十分精妙,他出境時並沒有被西班牙人察覺。他乘坐木船,經過一番艱苦的航行,順利到達福州港。

陳振龍終於克服重重困難把薯種帶到了中國。當時的福建巡撫怕這種植物不適合中國的土壤,要求陳氏父子實地試驗。陳振龍便找來一片空地試種,結果很好。他將情況彙報給福建巡撫,至此甘薯得以在福建全省栽培。

他偷偷帶一根藤條回國,從此老百姓很少捱餓,郭沫若:他堪比神農

人人愛吃的番薯

之後陳氏的後人改行經營國內貿易,他們來往於河北、山東、河南等地,每到一地,便勸人種甘薯,還準備了招貼,四處宣傳甘薯的功效,並悉心教導當地人甘薯的種植之法,甚至連該用什麼農具,都代為設計好了。

由此可見,甘薯能夠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和陳氏家族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郭沫若曾在《滿江紅》中盛讚陳振龍引進甘薯的事蹟:“此功勳,當得比神農,人誰識?”

他偷偷帶一根藤條回國,從此老百姓很少捱餓,郭沫若:他堪比神農

郭沫若

在過去,人們以甘薯代替糧食,對抗了一次又一次的天災、饑荒,可以說,甘薯養活中國上億人;現如今,美味可口的甘薯依然備受百姓青睞,人人愛吃,許多人把它看作是美容、養生的佳品:甘薯煮熟之後有豐富的纖維,可以有效刺激腸道蠕動,對於常吃“大魚大肉”的現代人來說,甘薯有“排毒養顏”之功效。

陳振龍歷盡艱辛,偷偷將甘薯的藤條從菲律賓帶到中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了,至今我們仍受他的恩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