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最可愛的人——記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坨村共產黨員先進事蹟

“媽,您是不是覺得青坨村離不開您?村裡的事兒離開了您都幹不了?您去了,那傳染病就能都好了?”拉著兩個剛剛十個月大嗷嗷待哺的小外孫、小外孫女的小手,面對著要到工廠值班,無暇照顧家裡的女兒、女婿的詰問,青坨村婦女主任朱德香覺得,自己對於這個小家確實有些虧欠,但是能怎麼辦?疫情如火,軍令如山,看著電視上節節攀高的病例數量,村口的檢查點現在安排好了麼?村裡的外地返津的人員都登記了麼?每一個任務都像一個擔子壓在自己的心裡,這擔子上挑著的是全村一千多口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挑著的是一名共產黨員在疫情防控一線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莊嚴承諾和光榮使命。正月初一天剛矇矇亮,告別了自己還在睡夢中的女兒和外孫、外孫女,朱德香義無反顧往村裡去了。

和朱德香一樣,天天守在村子口檢查來往車輛、行人的還有村黨支部委員顧永福。可能為了減輕疼痛,患有嚴重滑膜炎和骨刺的他,走路有些跛腳,總是一瘸一拐。按照醫生的叮囑,他是最不應該多走動的,也是最怕涼的一個。而現在,偏不遵醫囑的顧永福成了走動最多的一個,也是最能抗寒的一個。從天剛矇矇亮的七點到凌晨十二點,顧永福時時刻刻,寸步不離的守在檢查點。該放行就放行,該勸返必勸返、核實身份、留存信息、測量體溫、分發傳單,一項流程都不能少,把自己挺在前邊,把疫情擋在外邊,才能把平安和健康留在村裡邊,把幸福和安寧留在老百姓的心裡邊。大家紛紛開他的玩笑:“顧永福你一瘸一拐,現在也成了守關大將了哈。”他則用一首自己編的打油詩幽默應對,此樹非我栽,此路大家開,要是傳染病,先過我這關。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是顧永福那一瘸一拐的身影還真是成了老百姓的一顆安心丸,一枚定盤星了,一天看不見都不行了。

作為村黨支部委員,李國軍年三十就開始忙活了。大家都往家走,他往外走;大家都往家裡拿東西,他往外帶東西。按照鎮黨委、政府要求,年三十當天,所有檢查點必須佈置完畢。搬運臨時集裝箱房屋、桌椅板凳、防疫設備,接通電路,設置路障等工作,他從年三十下午就開始忙活,一刻也不得閒。年夜飯不吃了,出去搭集裝箱去;春晚不看了,趕緊給各個檢查點接通電路;大過年的,不問家裡缺不缺,先問值班人員缺不缺;有的,趕緊拿著,沒有的,先從自家拿。年三十凌晨,天似穹廬,萬籟俱靜,在李國軍等村幹部的徹夜奮戰下,所有檢查點準備就緒,茫茫田野裡檢查點那幾盞如同燭火般的燈光也和青坨村的萬家燈火一同點亮,共同守護一方百姓對平安健康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希冀。

總有那麼一群人讓人感動,總有那麼一群人奮不顧身,總有那麼一群人催人振奮。揮別兒孫繞膝、天倫之樂的家人親眷到爬冰臥雪、寒風凌冽的檢查點,拋開“遵醫囑,守在家,讓自己舒服”牢記“聽指揮,衝在前,讓群眾放心”,離開家人閒坐、燈火可親的故土家鄉到疫情肆虐、人人自危的疫情防控一線。誰是最可愛的人?有一種身份叫“黨員”,有一種職責叫“志願”,有一種精神叫“奉獻”,他們都是青坨村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不畏艱險、奮不顧身,衝鋒衝鋒那是共產黨員的擔當,惟願人民康健,山河無恙,來年花開滿雍陽。

(市委宣傳部駐豆張莊鎮幫扶工作組供稿)


誰是最可愛的人——記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坨村共產黨員先進事蹟

朱德香在宣讀《致全體村民的一封信》,宣傳防疫知識


誰是最可愛的人——記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坨村共產黨員先進事蹟

顧永福對出入人員進行體溫檢測


誰是最可愛的人——記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坨村共產黨員先進事蹟

李國軍在檢查點對來往車輛人員進行登記


誰是最可愛的人——記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坨村共產黨員先進事蹟

市委宣傳部駐青坨村第一書記張增強同志,青坨村黨支部書記蔣輝同志帶領大家堅守崗位


誰是最可愛的人——記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坨村共產黨員先進事蹟

村兩委成員在主幹道旁懸掛防疫宣傳橫幅


誰是最可愛的人——記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坨村共產黨員先進事蹟

村兩委成員在幸福大院懸掛防疫宣傳橫幅


誰是最可愛的人——記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青坨村共產黨員先進事蹟

兩位書記一條心,防疫戰疫利斷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