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在馮大夫告訴我海底撈這個名字之前我原來是真的不知道海底撈是啥,尷尬。。

九月份聽說海底撈強勢入駐廊坊萬向城,從那以後我們計劃著去吃,到現在三個月過去了,昨天中午,我們終於去了。她是老主顧,我是新客,對於這個店還是有一定新鮮感。

在去之前她讓我查了查海底撈攻略,我感覺挺奇怪的:吃火鍋為什麼要做攻略?之前一直是聽說旅遊要做攻略,而且旅遊攻略是有經驗的人對於景點的有條理、有重點的介紹,能夠讓即將去那裡的人很快地瞭解目的地的大體情況,避免入坑。女朋友的話怎能不聽!乖乖提前查了一些前輩們去海底撈的視頻和文章,確實是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瞭解了一些流程、吃法還有注意事項,把這些用筆筆本本記下來,也記在了心裡。

我在體驗過之後,我覺得如果你愛海底撈並享受它的服務,那一定要做好吃這家店的攻略。自己感覺自己做的並不好,打算去的朋友一定要聽話乖乖做功課,這能讓你花更少的錢吃的更舒坦,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

等位排號

原來吃火鍋,從沒遇到過這麼火的場面,需要排號等位,我們是中午一點到的海底撈,拿到了148號,這時候正在叫97號進場用餐,店員提示我們需要等大概兩個小時,問我們是否可以接受,答案是肯定的,就是來吃它的,再久也等。

馮大夫有先見之明,我們拿了號之後就去地下一層的七鮮超市買了她想喝的幾種飲料,因為海底撈是可以外帶飲料的。(而且有免費的水和酸梅湯,可以續杯)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百香果和酸梅味道的乳酸菌汽水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維他檸檬茶(她的最愛)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長得跟藥瓶似的檸檬水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王老吉出品的檸檬水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豆奶椰汁

買完這幾款飲料之後,大概是一點四十左右,我們再次去海底撈去真正的等位。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椅子可以疊兩層放當桌子用,功能至上的極簡設計。

等位的時候可以有免費的小吃(包括各種膨化食品、青豆、爆米花)、免費的飲品(包括白來水和酸梅湯),桌子下面有跳棋,可以免去等位漫長之苦,桌子上備有溼巾,和一沓方格彩紙,彩紙是為了讓消費者疊紙鶴用的,一個紙鶴可以換五毛錢,抵扣現金,100個封頂。

女生來說等位的時候可以美甲,還有擦鞋服務,這是我當時體驗到的一些服務,可能還有,分各個地區不一樣會略有差別吧。

其實我們等位沒有很久,也就大概四十分鐘左右,這也很讓我倆奇怪,感覺沒有等多久就可以進去了,也感覺有一些比我們早到的但是引導員讓我倆先進去了,可能是我倆面相好,被照顧了,總之,我們幾乎是還沒怎麼吃小吃喝水,就被帶進去了。

進去之後,人頭攢動,人聲鼎沸,人滿為患,人民公社大食堂。。更讓我倆覺得暖心的是,引導員讓我們倆做了一個能盛五、六個人的卡座。每一個作為都會安排一個服務員服務,並不是單獨的,是那種區域負責制。稍作休息,開始點餐。

點餐

海底撈的鍋底是一個先消費比重比較大的項目,有的時候一個鍋底竟然高達上百元,這是在我之前吃火鍋所沒有遇到過的。

插一嘴:每一桌配備一個Pad,顧客點餐用。

海底撈的鍋底是方形,最小單位是方形的¼,按最小單位收費。像我們倆點了一個番茄鍋底,一個清油麻辣鍋底,另外兩個是清湯鍋底,清湯鍋底是免費的。所以,我們的鍋底是這樣嬸的。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番茄鍋底22元,清油麻辣鍋底24元,清湯鍋底0元,所以,鍋底總共花了56。其實我覺得對於我這種鍾情於清湯火鍋的人來說,下次我倆吃就可以要一個她喜歡吃的鍋底,然後三個全是清湯的。這樣就可以省下25元左右,一個菜就出來了。或者說,我覺得下次我要試試全要清湯的鍋底,這樣,鍋底就免費了。

還有一點很重要,在點鍋底的時候可以備註在鍋底裡加料。比如說在點番茄鍋底裡邊我們備註了加菌類不要蔥,在清湯裡邊我們備註了加金針菇和白蘿蔔。包括湯的濃稠與否都可以備註,只要你敢寫,他沒準就敢幹。

鍋底選好了,下邊就是菜品。海底撈的菜品可以點一份或者半份,個人建議,儘量點半份,這樣能多吃幾樣,但是,半份也不要點太多,否則吃不了浪費。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這是我們點的東西,兩個人吃,最後剩下了四分之一吧,其實感覺沒多少,但是真的是吃不下了,所以,大家在點餐的時候一定一定要注意,手下留情,少點,不夠了再要,點多了吃不了就尷尬了。

小料十元一份。這個十元可謂是物超所值,它除了麻醬、沙茶醬、辣椒醬、醬油、醋、香菜、蔥花等常規的小料以外,還有一個牛肉粒,是純正的牛肉,我簡直要哭了,良心商家,如果我臉皮夠厚,我要一份小料就能吃飽了,真的。對了,十元小料裡邊還包括小涼菜,泡椒魚皮(推薦推薦),豆腐絲,涼拌秋葵,還有一些時令水果。這樣我們在點菜品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不用點很多的涮菜,一是會浪費二是菜品是商家盈利的重點之一,不要給他們創造掙我們錢的機會,一到兩個即可。可以這樣講,小料完全可以吃飽。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飲料如果大家沒有情有獨鍾的建議大家自帶飲料,可以喝到自己喜歡,再有就是可以省錢。我們就是喝的自己買的飲料,前邊也提到啦~其實如果不是馮大夫要喝飲料的話,我是打算喝白開水的。感覺歲數大了,喜歡喝淡一些的苦一些的。

零食部分在用餐過程中服務員會詢問是否需要,是免費的。有蝦片,還有一些咔咔脆的東西,可以根據自己需要扣下。

馮大夫點了腦花,這是我第一次吃腦花。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馮大夫煮的,賣相還是不錯的,先是試探性地抿了一小口,感覺是很香很香的東西,像那種很香類食物進我嘴裡一開始都會反感一樣,我第一口腦花感覺有點難以下嚥,伴隨著火鍋底料的麻辣香味,還是可以接受的,就感覺,香香的,別的沒啥了,如果用清湯煮腦花,那我應該是吃不下去吧。

肉類這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對於喜愛牛羊肉的我來說,我很在乎肉類品質,價格多少其次,肉好就好。海底撈的牛羊肉品嚐過後起碼是正經的牛羊肉,這在當下就已經可以了,可以滿足絕大部分消費者對於肉類的要求。海底撈的半份大概是一斤左右,下次兩個人吃其實點一份肉就可以了,這樣就又省了二十多塊,其實我在覆盤這次海底撈的體驗時也是對我自己的一個經驗的積累,下次再去就可以更加從容應對。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們的點餐,看起來不多吧,但是真的是吃不下。。。

網紅吃法

上邊已經介紹過了,在去之前,馮大夫讓我查了好多海底撈攻略,其中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網紅吃法,抖音吃法。我確實查了幾種,這幾種的主要作料一個是牛肉粒一個是蝦滑

番茄牛肉飯: 番茄鍋底湯+牛肉粒+白米飯

番茄牛肉湯: 番茄牛肉湯+牛肉粒+芹菜(香菜)

牛肉粒麵筋球: 麵筋球掏空+雞蛋液+牛肉粒+蝦滑封口

蝦滑麵筋球: 麵筋球裡邊掏空+雞蛋液+蝦滑封口

蝦滑藕夾: 藕片+蝦滑+藕片

蟹棒蝦滑: 蟹棒卷打開+蝦滑牛

  • 番茄牛肉飯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 蝦滑麵筋球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原料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麵筋球掏洞,灌入蛋液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蝦滑封口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放入鍋中煮熟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蝦滑麵筋球出鍋,沾上自己搭配的牛肉粒芹菜麻醬小料,鮮美滑嫩,有爆汁的感覺(這個不宜煮時間太長)。

我們試了大概這幾種所謂的網紅吃法,個人感覺味道一般,可能是為了蹭熱度,一傳十十傳百,傳到最後就成了網紅吃法。我覺得大家還是不要迷信什麼網紅吃法,自己不急不躁,

創造自己的小料自己的吃法才是最美的。

用餐結束

這個餐廳的代入感非常強,讓顧客有沉浸式的體驗。從等位開始,每一位消費者就進去了海底撈設計的用餐環節鏈中,這得益於它本身完善的用餐制度,保證這些制度順暢進行的是海底撈人性化的服務,比如說,在顧客剛坐下的時候,服務員會給你遞上一塊白白香香熱熱的毛巾,“先生,擦擦手吧”,還有給了我們包手機的小袋子和擦眼鏡的小溼巾等等,這些動作一瞬間——起碼我會覺得暖心,我之前的用餐是沒有這種體驗的,其實在服務員服務的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心裡是會為這些服務買單的。

我們吃了大概兩小時,但是,感覺時間過得好快,我們吃完之後,負責我們這個區域的服務員湊過來跟我們聊天,問問拉拉家常,套套近乎,探探底細,其實這都是我跟人家乾的事,期間,那個小夥子問我們味道,說什麼最喜歡哪個味兒的底料,我們答番茄,後來小夥子送了我們一包火鍋底料,還幫我們把沒吃完的食材打包。

用餐結束。

感受

  • 服務

海底撈的服務真的是沒的說,這也成為了它的一個賣點和名片。海底撈總有種多擁躉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它的服務,人性化,細緻入微。這麼大的連鎖,能保證每一家店都能做到這樣標準的服務,確實難得。這便是企業培訓為服務標準做的保障。

在用餐結束的時候,我問了一下服務小夥子關於培訓的事,他說他們是統一在北京面試入職,培訓了七天,就分配到全國各地的門店,在門店工作生活,有宿舍住。其實我挺好奇海底撈的培訓的,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性格,如何保證他們入職之後的服務同一個標準呢?我還問了那個小夥子,如果遇到麻煩顧客怎麼解決?他說,找領導解決,後來他又補充了一句,一般不會遇到不講理的客人。也是,這麼細緻的服務,誰還會故意找茬?

  • 模式

海底撈的菜品還有那些肉類食物,還有小料等,從味道來說是一般的,並沒有很出彩的地方,博得消費者眼球的是他的價格和數量。

相信不只有我們倆感覺出來了,很多第一次來吃的人都會感覺,沒怎麼點,沒怎麼吃,就飽了,而且價格不菲,但是你卻覺得物超所值。

沒怎麼點沒怎麼吃就飽了,原因如下:

店裡氣氛熱烈,首先在吃飯過程中有甩面的小哥哥。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除此之外,還有服務人員不斷地詢問你需不需要這種那種免費服務,當然你沉浸在這個環境中的體驗是歡愉的,還有,品類繁多的菜品,各種吃法眼花繚亂,一樣一樣擺在你的面前,顏色各異。這些可謂是“極視聽之娛”,這些顏色、味道、形狀、氣味,衝擊著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會給人造成壓力,但是這些壓力是在你用餐的時候慢慢浸入你的身體,這些壓力也是你在點餐的時候所意料不到的,這樣便會造成你點的東西可能不多,但是,吃到最後你發現你不是你平時的水平,你分明感覺還沒怎麼吃,卻已經吃不下了。在我看來,吃這件事如果加入的感官因素多了,便會讓人產生飽腹感。更進一步說,就是,海底撈促進了你的消費,再進一步說,就是,你花錢花多了。但是,令人咂舌,事後才反應過來,你並不會覺得花錢花的多,相反你會覺得物有所值甚至感覺物超所值,那麼這就還要回到第一點,結合服務去理解。

我認為,海底撈的服務和店鋪氣氛設計絕對是它營銷方式之一,並且是一種成功的商業模式,值得體驗和思考。有了這一次的經驗,相信下一次我們會吃得更合理、吃得更划算、吃得更歡愉。

第一次去海底撈的一些體驗感受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如有雷同純屬看法一致。

我是甄豆豆,一顆善於思考的豆。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