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的都是火箭军,他们却从未见过导弹!


你说

你常年关注火箭军新媒体

见过那剑啸苍穹的壮丽和导弹划过天际的美焰

见过那霸气非凡的导弹号手按下发射按钮

见过气宇轩昂的一身军装何等英姿飒爽

……

我说

有这样一群火箭兵

你可能没有见过

他们常年钻深山、穿密林、趟冰河、攀绝壁

转战在荒芜人际的大山、荒漠和戈壁

甚至是生命禁区

他们靠着一双巧手和匠心智慧

在无形战场为导弹敷设信息“神经”

助力“大国神剑”浴火腾飞

你要问我

他们是谁

他们的名字叫

火箭军通信安装兵




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兵

让我们用4个关键词来走进他们



关键词一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有一种苦叫通信安装兵真的苦

2012年5月

某通信安装分队在高原执行任务

方圆数十公里荒无人烟、水源紧缺

昼夜温差相差近20度


当的都是火箭军,他们却从未见过导弹!

为了赶工期

他们轮番上阵

困了

就把解放大厢板车上的两张床铺开睡觉

饿了

就把带的干粮用柴油灶热一热

渴了

就从附近矿场拉点水

放几片消毒片处理后饮用

由于环境恶劣

分队有4名官兵出现“高反”

连续5天反复高烧

随队军医对4名官兵下了“逐客令”

但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撤离

大家坚持吃完药吸完氧

进行简单调适休息后

又进入战位



关键词二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爬别人没爬过的山

荒漠、戈壁、高山、峡谷

是他们的工作点位

在通信安装兵的字典里

哪里有任务

哪里就是战场

当的都是火箭军,他们却从未见过导弹!

2013年6月的一天

通信安装兵、四级军士长谢晓斌带队

在某山顶执行施工任务

突然天气巨变、开始打雷降雨

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无法保证

大家开始向山下撤离

雨大路滑

上士王攀脚下一滑

直直地冲着山边悬崖滚去

好在紧随其后的下士韩凯眼疾手快

一把将其抓住

这才将王攀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

这样的险情

在工区几乎常年伴随我们的官兵左右


关键词三



为什么严

因为无线通信是战时通信的应急手段

是战时军令政令畅通的“保底王牌”

因此无线通信工程安装标准要求非常高

一旦天线体与杆体装配角度不对

哪怕就差0.5度

也会对收信发信质量造成影响

当的都是火箭军,他们却从未见过导弹!

去年7月

分队在装配完天线进行自检时

发现天线体之间的油丝绳一边松、一边紧

虽然经测量得知

天线体倾斜角度正负数值

均在技术验收标准内

但他们也立即全部返工

重新进行装配调试

在场负责的工程师说

“咱干的都是打仗要用的工程

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关键词四



通信工程安装涵盖数十个工种、诸多工序

是国防通信工程施工中

技术最复杂、设备最先进

伪装难度最大、线路交越最多的一项


当的都是火箭军,他们却从未见过导弹!

今年4月

分队在执行施工任务时

碰到一节20米左右的大长陡坡

挖机每前进一步,就倒退半米

半天下来,挖机不进反退

最后大家商议

先将路面石头破碎掉

再采取S型弯方式修筑道路

最终在一天之内将这段“肠梗塞”打通


看到这里

大家是不是觉得

通信安装兵真的很了不起呢

还有一个秘密

我得告诉大家

虽然通信安装兵干的是助力导弹腾飞的活儿

却从没有一个人见过导弹

当的都是火箭军,他们却从未见过导弹!

在该分队服役13年的四级军士长张壮说

当兵十几年了

一直都在保障导弹飞天

但从未亲眼见过导弹腾飞

我一直都梦想着能见一次导弹

但是身为火箭军的一员

我们能参与进来

就已经感到很骄傲、很自豪了!”


当的都是火箭军,他们却从未见过导弹!


再给大家一组数据:

该部组建50多年

官兵先后转战全国数十个县乡

圆满完成数百项通信工程安装任务

部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

被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涌现出“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三等奖王凯

安装大拿“谢晓斌”等先进典型

最后

向你们致敬

从未见过导弹的火箭兵们!




特约记者:张鹏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