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如果說世界上有哪種食物集結了鮮美與劇毒(還有萌死人不償命的模樣),河豚必定榜上有名。對河豚稍微有些瞭解的人都知道,河豚體內含有劇毒,僅0.5毫克就能致人於死地,毒性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都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但我覺得,第一個吃含劇毒的河豚的人才是真英雄,或許這第一個人就是日本人。

日本食用河豚的歷史淵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至約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日本考古學家從當時的貝冢裡發掘出河豚科魚類的骨頭。到了約6000年前的繩文時代,考古學家又從各地的遺蹟中出土了許多河豚的齒骨,從這時起,河豚已根植日本的飲食文化。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產生疑問:難道當時的人吃河豚不會中毒嗎?有一種說法認為舊石器時代和繩文時代的河豚沒有毒或者毒量極少,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按照這種說法的話,以當時人類的烹飪技術而言,的確是比較合理的解釋。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如此萌物竟含劇毒,可偏偏它又如此美味,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至於河豚體內之毒的來龍去脈在此不作深究,總之,日本人愛上了這道美味,即使冒著身死的危險也要一嘗河豚的鮮美,欲罷不能。按理說,吃不吃河豚屬個人自由,後果嘛,個人承擔就好,但對於一類人來說,河豚卻成了禁忌的美味。

事發1592年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之際。武士們在靠近朝鮮的九州地區(也有說是在山口縣的下關)集結,他們把捉到的野生河豚當成普通的魚類煮了吃,結果不少武士在吃了河豚之後中毒而死。豐臣秀吉大怒,遂向全國下達了禁食河豚的命令。在日本武士的世界,戰死或為保護主公而死才是武士的至高榮譽,因吃河豚中毒而死簡直不可理喻,也不可接受。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日本武士雖然社會地位高,但是在食用河豚這一點,還真不如平民百姓。


這項禁令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進入明治中期才得以解禁。這個解禁的關鍵人物就是日本第一代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

話說1887年年末的一天,伊藤博文在他命名的一家料亭——春帆樓——小住。這家料亭位於下關,經營者是一對夫妻,與伊藤頗有交情。這天用餐時間到了,伊藤向料亭的女主人提出想嘗一嘗下關最美味的魚料理的請求,女主人一時之間犯難了。如果是平時她會很高興的應承下來,但偏偏當時海上狂風大作,無法出海捕魚。思前想後,女主人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雖說當時全國禁止販賣和食用河豚,但下關人捨棄不了這個美味,私下裡仍繼續食用河豚。想來女主人也私下在品嚐這個美味,故而她將河豚端上了伊藤的餐桌。伊藤嘗後讚不絕口,當問到女主人這是何料理時,女主人也毫不隱晦的說明真相,伊藤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說這樣的美味不應該遭到禁止。第二年,他就命令當時的山口縣知事原保太郎先在山口縣內解除河豚禁令。同時,春帆樓成為第一家公家允許出售河豚料理的料亭。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明治時期的春帆樓庭院,左起第二位是伊藤博文。


之後,日本其他地方也陸續解除河豚禁令,太平洋戰爭結束後才全部解除。春帆樓也趁勢將分店開到了全國各地,進駐各大百貨商店、酒店,名氣越來越大,提到河豚,日本民眾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下關的春帆樓。但你們有所不知,現在,日本全國打撈的河豚,約6成都進了大阪人的肚子。

大阪靠近西日本歷史文化悠久的京都,其作為西日本最大的城市也構築了自身特有的文化,比如飲食文化。

大阪有“天下廚房”的美譽,得益於瀕臨瀨戶內海的優越地理位置,這裡彙集了全國各種食材,是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傳統日本料理的發祥地,比如涮涮鍋、懷石料理、大阪壽司等,此外還有各種深受大眾喜愛的當地小吃,烤章魚、日式煎餅、串烤等。不過,河豚料理也是大阪的一大飲食文化。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源於日本大阪的涮涮鍋。


在日本,最貴的河豚品種是一種稱為“虎河豚”的河豚,在以東京為首的關東地區,吃一頓虎河豚的門檻可不低,價格難以被普通百姓接受。但是,要說到虎河豚消費量最高的地區,當屬大阪,而且,大阪還佔了全國河豚消費量的6成左右!大阪當地有一名十分有名的諺語:吃到破產!生動地反映出他們的飲食態度。

如前所述,說到吃河豚的地方,山口縣的下關最為有名。以下關為首,西日本是河豚產地的中心,由於西日本自古盛產河豚,因而自古以來,河豚作為便宜又美味的魚類也一直受到大阪百姓的喜愛。現在,除了野生河豚,人工養殖的河豚也多了起來,而且大部分人工養殖的河豚也集中在西日本。相對東京,大阪的河豚價格自然要親民許多,這也是大阪能夠取得虎河豚消費量排名第一的一個重要理由。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部分河豚種類示意圖。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虎河豚”。


當你走上大阪梅田、心齋橋、阿倍野等的繁華街頭,就能看到許多主打河豚料理的餐館,為了吸引食客,這些餐館的招牌上都會有萌死人的河豚畫像。特別是到了吃河豚的季節,在許多其他不以河豚為招牌菜的餐館也能吃到河豚天婦羅、河豚雜燴粥等菜餚。大阪以外的地方,河豚都給人以高級料理的印象,但在這裡,許多吃河豚的地方更接近於便宜的居酒屋,隨便什麼人都能點一瓶酒,再佐以下酒菜的各類河豚菜譜。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大阪街頭上巨大的河豚招牌十分的吸引眼球。


雖說價格親民是大阪大量消費河豚的主要原因,此外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都知道,在享受河豚之前必須要先處理乾淨其體內的劇毒,不同產地、不同季節、不同性別、不同品種的河豚的不同部位毒性都不同,雖然人工養殖已實現了低毒或無毒的河豚,但並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無毒。目前,日本允許食用的河豚有22種。因而,在日本國內販賣營業河豚需要取得資格證。這是為了防止中毒,安心品嚐美味河豚必不可缺的制度。不過,處理河豚的資格並不是像廚師證那種國家承認的資格,而是由都道府縣自行制定條規條例。因此,各地資格證稱呼也不同,什麼河豚處理師證、河豚廚師證等。大阪府在1948年制定了日本首個“河豚經營管理條例”,規定只要是取得資格的人就能夠經營河豚。此後,大阪的各大餐館率先在菜單中列入了當時價格並不高的河豚,這個舉動,讓河豚的美味迅速在廣大民眾之中傳開了。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上)正在學習如何處理河豚的學員。不學不行,搞不好就出人命。(下)一隻被分解的虎河豚。左邊一盤是可食用部分,右邊是含劇毒部分。


此外,取得經營河豚資格的難易程度因都道府縣的不同而不同。以東京都為例,若想取得經營河豚的資格證,必須要有“廚師證”和“經獲得東京都知事許可的河豚處理師的指導下積累兩年以上的經驗”,此外還必須在相關理論考試和河豚的鑑別及處理的“實務考試”中取得合格的成績。2017年度該考試的合格率為54.6%。可以說,在東京想取得與河豚相關的資格證並不太容易。但在大阪就不一樣了,既不需要廚師證也不需要實際經驗。只需要學習“學科講習”和“實際講習”(兩樣只有3小時)兩個科目即可取得“河豚處理登陸者”的資格。因為資格獲取的門檻低,所以大阪的許多人都持有經營河豚的資格證,這樣結果便是主打河豚料理的餐館相當多,大阪人可以很方便的享用到美味的河豚,消費量自然也水漲船高了。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在大阪,只要有這兩樣證書就可以經營河豚了。


現在正是冬令時節,每到此時,大阪人必定會吃河豚火鍋和河豚壽司。河豚火鍋是以河豚骨、肉、蔬菜與日式高湯一起燉煮,吃完肉以後,不要以為就完了,身為吃貨的大阪人還會在湯中加入米飯,再煮煮,又成了一鍋美味的雜燴粥。河豚壽司就更絕了,刀工精絕的廚人會將河豚肉切成晶瑩剔透的薄片,拼成孔雀、仙鶴、菊花等福壽吉祥的圖案,只需醮一點醋,就能品嚐到河豚肉獨特的味道和口感(不喜歡的人說是海鮮口香糖)。

與死神相伴的至尊美食:日本人吃河豚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河豚壽司和河豚火鍋。看了真是令人垂涎三尺。想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吃貨?河豚是不錯的試金石。


當然,河豚的吃法不止這兩種,看餓了?想知道?可以去大阪轉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