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要提高

2020年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对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有何影响呢?


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要提高


事业单位改革

改革背景

有统计称,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因此国家要进行事业单位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要提高


改革中与中小学教师相关的内容

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

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要提高


对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影响

事业单位改革后,全国事业单位将会大大减少。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会转为行政机构,不再属于事业单位,比如城管监察、环境监测、土地监察,公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管理,文物管理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转为企业,自负盈亏,如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开发类科研,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商业性地质勘查,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宾馆,招待所,部门文印机构,物资、图书、仪器设备供应,非时政类报刊,一般文艺院团,影剧院,影视音像制作销售,新闻媒体的印刷广告发行传输等经营部分,电影制片厂及其他各类公司等。

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要提高


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将更加明显。中、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没有任何收入,属财政全供单位,一定会划归公益一类,当事业单位的总量缩小以后,等于国家丢掉了很大的包袱,让事业单位更纯粹,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也意味着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得到提升的可能性很大。

小编相信,中小学教师必将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受益者,你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