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編 輯 | 張旖旎


作 者 | 章舟


2019的這個豬年,很快就要成為歷史。也許是某種巧合,在這一年裡,漲的最厲害的,既不是“慢牛”的大A股,也不是“房住不炒”的房子,而是司空見慣的豬肉!據統計,2019年豬肉最高漲幅超過200%,秒殺其他一切“大類資產”。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豬肉瘋狂漲價,也深深改變了中國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記得筆者念小學,由於調皮搗蛋,沒少挨老師訓斥:“再不好好唸書,將來就去養豬吧”!現在回想起來,非常懊惱,當年沒有遵守老師當年的教誨。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但是“機會總是偏愛有準備的頭腦”:15年前,一位北大經濟系的高材生,押上所有家當,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投入養豬事業,終於發展成為大型企業,連鎖店開遍全國各大超市,並進軍網絡市場,成為全國知名的高端豬肉連鎖品牌。而他,也成為身價百億的富豪。 他的成功,甚至帶來了互聯網“獨角獸”的垂青:據《21世紀經濟報道》,就在2019年底,外賣巨頭美團宣佈,旗下產業基金龍珠資本以戰略投資的方式入股這家養豬企業,金額高達數億元。目前該交易已進入最後階段。 美團的動作,對他來說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在2019年4月,他曾試圖出資36億元與老牌果汁企業匯源合作,擬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拓展果汁飲料市場,但最終功敗垂成。 大半年後,他和美團眉來眼去,而合作的另一方匯源果汁已經陷入破產邊緣。商業,就是這麼殘酷。 他,就是“壹號土豬”品牌的創立者陳生。今天我們就來走進這位北大出身“豬肉佬”的內心世界。


陳生前史


1.陰差陽錯,憤然下海

雖然在多數人慣常的認知裡,廣東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經濟發達地區,但這其實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在“人均趕超發達國家”的珠三角光環之下,是粵東、西、北三區經濟依然亟待改善的事實。“全國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這句話一直是廣東區域發展失衡的寫照。 數據顯示,在廣東21個地市中,2018年僅有7個地市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有14個地市人均GDP低於全國水平。最低的梅州僅為全國水平的40%左右。各地的經濟“貧富懸殊”的程度,絲毫不亞於“大內鬥省”江蘇。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廣東省內“貧富差距”巨大(圖片來源:人人道)

1962年,陳生出生於湛江市遂溪縣遂城鎮官湖村一個普通農家。從上表中可以看到,湛江在全省21個地級市中排名第14,屬於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而相伴童年陳生的,沒有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更沒有3萬元月薪撐起的暑假,有的只是放學回家後,還要幫家長做農活的勞累。 1980年,高三生陳生填志願時,隨便報了個包分配的大專。不過,高考前的最後一次模考,陳生竟然考了全縣第三,校長為此親自登門幫忙改了志願。 要說陳生天生屬於發揮型選手,越是大考,越來電。一個月後的1980年高考,他居然神奇般地考了全縣第一,“稀裡糊塗”就收到了北大經濟系的錄取通知書——在那個年代,考上大學幾乎是農家子弟出頭的唯一希望。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北大燕園,承載了一代又一代學子的歲月(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在北大燕園,陳生沒有虛度光陰,4年讀了不下1000本書,就盼著畢業後能夠出人頭地,早日回報家庭。 1984年大學畢業後,陳生被分配到廣州市委辦公廳,過起了“喝白水,撒黃尿,點燈熬油寫材料”的爬格子日子。本想著離領導近,幹幾年混個一官半職,分套房子。 沒想到6年過去了,陳生還是個小科員,月薪漲了5次才80塊,“給老媽寄走50元就只剩下30元了。” 恰飯要緊,陳生尋思撈點外快。和現在的公務員兼職送外賣,開順風車不同,他的手段依舊是“爬格子”。

他熬了三個通宵,將一篇《中國遲早要進入市場經濟》的文章發表在廣州日報。不過,20元稿費還沒進兜裡捂熱乎,就被科長叫到辦公室,教育了整整一個下午,認為他“思想有問題”。 陳生很鬱悶,下班就去東街找擺攤賣衣服的大哥訴苦。哪知大哥根本沒空,“一個晚上能賺30多塊。”3個小時掙的竟然相當於半個月工資,陳生更加鬱悶。 第二天,陳生二話沒說,就遞交了辭職報告,他跟著大哥擺起了地攤,小半年攢了3000多——這是他之前工作好幾年的收入。


2.把握商機,小試牛刀

一個北大畢業生,竟然也擺攤做起了“個體戶”,這在那個年代絕對是爆炸性新聞。很快,陳生就成了當地家喻戶曉的名人。 有一天,他去湛江農村的一位親戚家玩。正好當天他的親戚抬著自己種的100多斤蘿蔔上街去賣,可是由於當時颳風下雨,天氣不佳,親戚只賣出了10斤,賺了10元錢。憤然抱怨“明年再也不幹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陳生憑著北大頭腦,靈光一現“為什麼不種植反季蔬菜?” 2個月後,陳生就在廉江承包了100畝菜地,做起了菜農“人家種瓜我種菜,人家種菜我種瓜。”

要說陳生還真撞上狗屎運了,1992年,受到厄爾尼諾的影響,廣東氣候非常反常,11月氣溫就驟降到5度。原本1毛錢一斤的大白菜,陳生賣到8毛還被眾人搶購一空,短短一週,陳生就淨賺一萬多。 此後,陳生便養成了每天看天氣預報的習慣。只要預報冷空氣要來了,陳生就趁著寒潮前的短暫增溫,大量收購其他店面的蔬菜,氣溫一降,立馬高價賣出。短短2年時間,陳生靠著老天爺的幫忙,足足淨賺60多萬,而那個時候,6萬就可以在廣州買下一套商品房。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雨雪冰災的時候,蔬菜價格經常會暴漲(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拿著賺到的第一桶金,1993年陳生開始投身於湛江的房地產業。只用了三年時間,他做到了湛江房地產市場的前三名。“賺的錢肯定上億了”。但是那個年代的房地產市場不規範,隨處充滿著法律風險。 1997年5月,一位中央領導在湛江視察,招待晚宴上用陳醋兌雪碧,結果第二天官場就開始流行。陳生從中發現了商機,跑到市面上調查了一番,發現大家都是直接用醋和雪碧在一起勾兌,卻沒有一種現成的醋飲料。

隨即,他大刀闊斧,拍板馬上生產醋飲料:他不惜重金,從山西挖來制醋名匠,並給自己的飲料起了響亮的名字——天地壹號。 2002年9月,陳生註冊成立了廣東天地壹號飲料有限公司,在江門市蓬江區建廠。2010年11月,他在蓬江又投資1億多元,創建了生產工廠。 2015年8月,天地壹號正式登陸新三板,如今已成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響噹噹”的養生飲料品牌,市值過百億,陳生的身價也隨之高漲。“2015新三板千富榜”中,陳生身價97.2億,排名第七,是非金融行業新三板第一富。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風靡全國的天地壹號蘋果醋飲料(圖片來源:網絡)

做飲料,並沒有讓骨子裡就不安分的陳生穩定下來。養豬之前,他首先養的是——雞。


3.折戟流感,雞去豬來

愛折騰的陳生,在老家湛江承包了一片地,開了一個養雞場。2004年,百年不遇的“禽流感席捲各地,原本讓他養的100萬隻土雞成了燙手山芋,如果賤價處理,“一隻賠10塊錢,就是1000多萬。”但在陳生看來,這正是一個好時機,因為競爭對手大大減少了。果然,第二年禽流感風暴過去,陳生的壹號土雞銷量暴漲,取得了鉅額利潤。 但與此同時,市場上速成雞假冒的土雞氾濫,又嚴重影響了陳生的土雞銷售,成為“劣幣驅逐良幣”的典型。在當時速成雞的泛濫也是一種無奈之舉。正如他在2013年所言: 如果養速成雞,45天就可以了,但要養土雞,就要150天左右。一斤雞肉要耗費8斤糧食,養土雞起碼要比速成雞多消耗3倍糧食。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土雞的養殖週期長,成本高(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此外,他在市場調研發現,土雞已經有一些品牌意識,比如有“湛江雞“、“走地雞”這樣的品牌名字,但是土豬肉卻幾乎沒有品牌意識。而豬肉市場的規模是雞的6到10倍,他當即決定馬上轉型改養土豬,賣土豬肉。 陳生說,他當初之所以看中土豬市場,主要出於以下原因: 瘦肉型豬養殖週期短、成本低,價格便宜,很快就將土豬趕出市場。所以在我國的大城市,很多傳統的土特產近乎消失蹤影,即便市民有消費能力,也買不到好東西了。


壹號土豬橫空出世


1.別出心裁,打開市場

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全國的豬隻有土豬,但後來,隨著產肉多,瘦肉率高的“洋豬”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原來的土豬幾無容身之地,生存空間,被壓縮到遠離繁華,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 也許是世間萬物皆有平衡,對於現代人而言,雖然享受了現代文明的高度繁華,但兒時“香飄十里”的肉香,已經成為遙遠的回憶。 以陳生所在的廣東省為例,根據他2006年的調研結果,廣州土豬豬肉僅佔1%,湛江市佔30%,縣城佔50%,而鄉鎮一級則幾乎是100%。 陳生在吃過了家鄉的土豬肉後,再吃廣州城裡的豬肉,簡直味同嚼蠟。他認為“”這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格局,相對富裕的城市人吃不到好的東西,鄉下人反而吃的是最好的”。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全身黑溜溜,才是傳統“土豬”的標配(圖片來源:致富經)

有痛點的地方,就有需求。在“禽流感”爆發的同一年,各大媒體刊登出了一則新聞“高校畢業生賣豬肉”,此人正是陳生的北大學弟陸步軒。有關他的故事,下文還會講到。 2006年,陳生將所有雞舍改為豬舍,開端養殖土豬。用他自己的話說,他要養的不是一般的豬,而是“豬中的奔馳”,要讓昔日的肉香,重現在神州大地上。

2007年,“壹號土豬”品牌在廣州橫空出世,選用土豬種、選用土辦法、土飼料養殖的土豬,打破了洋豬(即瘦肉型豬)統一天下的局勢。 為了打造品牌,陳生的策略也與眾不同,一不靠電視上打廣告,二不靠給經銷商返利,而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壹號土豬走進一個新的商場,他便牽著一頭戴大紅花、渾身烏亮、重達270多斤的大土豬在菜商場“遊街”,說是要讓城裡人見識見識“土生土長的豬是啥容貌”——當年老廠長在推廣光明牌冰淇淋時,也用過這種遊街的辦法。 雖然價格比瘦肉型豬貴了50%以上,但土豬肉靠香味留住了不少消費者。不過要想賺錢依然不是那麼簡單:從2007年1月開賣土豬一直到2008年3月才賺1萬元。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壹號土豬”為自己代言。(圖片來源:網絡)

雖然盈利很少,一個能看得非常清楚的好苗頭是,壹號土豬的營銷費用每個月都在遞減。可是跟著檔口的敏捷擴大,壹號土豬盈利水平也大幅上升,到了2008年,它在華南已經是家喻戶曉的高端豬肉,佔到超市銷售量的20%以上。 此時的陳生,正巧和一位同樣也在賣豬肉的北大學長“偶遇”,強強聯合,讓世人見識到了,什麼才是“北大水平的”賣豬肉。


2.攜手北大學長,開創“屠夫研究院”

和陳生“搭檔”的學長陸步軒,也擁有一段傳奇的經歷。和陳生是“順帶便”養養豬不同,他是走投無路。 80年代末,陸步軒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回到原籍地長安,進入柴油機廠工作,後下海經商,因種種際遇問題,從事過多種職業,在2003年被媒體曝光之前,他安定於一家“眼鏡肉店”內,以老闆的身份賣著豬肉。 和那個年代的個體豬肉經常缺斤短兩不同,陸步軒從不扣秤,久而久之,憑藉誠信和技術,在長安當地做出了名氣,一個小小的檔口,每天能銷售十幾頭豬肉,還承包了多家學校、機關以及部隊食堂的業務,堪稱奇蹟——要知道,陳生初期平均每個檔口一天賣1.2頭豬。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戴著眼鏡賣肉的陸步軒,成為當地的“一景”(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2008年4月,陳生和幾個北大中文系同學吃晚飯。有同學說,“我們系陸步軒也賣豬肉,你也賣豬肉,你們南北兩個豬肉佬要不要來個‘廣州論豬’?!”陸步軒欣然答應,於是就有了南北“豬肉佬”的“大串聯”。 常言道“一招鮮吃遍天”,陸步軒最厲害的絕活不是別的,而是極其精準的刀法。

“你把要買的重量報給他,一刀切下來,分毫不差”,由此,他賣的豬肉損耗率幾乎為0,長期積累下來,就是可觀的利潤。 而陳生,也有了新的煩惱:市場需求不斷上漲,但是合格的員工卻很難招來:”我們的土豬進入超市,從超市裡挖員工,超市說再挖他們的人就把我們趕出去。” 2010年,苦於招不到好員工的陳生和陸步軒一拍即合:“與其辛苦去招,還不如我們自己培養。”當即組建了一個專門傳授現代屠夫技能的屠夫學校,由中文系高材生陸步軒“苦戰”三個月,寫出14萬字的教材。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陳生和陸步軒“強強聯合”(圖片來源:網絡)

屠夫學校一開就是3年。招收的學員大部分有本科學歷,甚至還有海歸,還創設了“壹號土豬研究院”,儼然一家學術研究機構,為壹號土豬的迅速擴張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出了名後,兩位豬肉佬一改昔日的“髒亂差,”多次西裝革履現身於社交場合,向普羅大眾(也包括學弟學妹們)大談創業經驗。就連北大原校長許智宏,也稱讚“我北大學生賣豬肉也能賣到最好!” “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喧囂終歸只是噱頭。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的當下,與其不斷糾結於如此噱頭,不如抽絲剝繭,深入剖析,陳生的“壹號土豬”究竟為什麼這麼貴?


3. 壹號土豬,為什麼那麼貴?

陳生曾經提出一個口號:“壹號土豬不是人人都能吃的起的”,價格確實說明了這一點:在2015年普通豬肉十幾元一斤的年代裡, “壹號土豬”肉卻要三十多元一斤,貴了一倍有多。在豬肉30元一斤的2019年,“壹號土豬”的價格更是令人咂舌: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壹號土豬”的價格,是普通豬肉的兩倍(圖片來源:京東網站)


正如勞斯萊斯的價格是五菱宏光的幾百倍,但人們習以為常一樣,貴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說服消費者,這麼貴是有道理的。在2012年的一次採訪中,陳生揭開了“壹號土豬價高”的秘密。


1)生長週期長,瘦肉率低
首先,土豬的生長週期長,一般要10到12個月才能出欄,而規模化養殖的洋豬6個月就可以了,洋豬長1斤肉只需2.5斤飼料,1斤土豬肉則要3—4斤的飼料。從這一方面來說,土豬至少要比洋豬貴上2/3到一倍。 其次, 土豬瘦肉少。洋血統的白豬瘦肉率可以達到65%,而 “壹號土豬”的瘦肉率只有36%,大致只有洋豬的一半。而肥肉沒有品牌,只能煉油,因而土豬的瘦肉才會更貴。


2)住五星級豬舍,吃標準化飼料

和洋豬住的“鴿子籠”相比,土豬的豬舍可以說是達到了“五星級”的標準——甚至不亞於丁老闆養的“未央”豬。 以陳生在老家設立的養豬基地為例:一排面積為300平方米的豬舍,被分成17個豬圈,每個豬圈約為18平方米,供7—8頭土豬圈養,以保證每頭豬都有足夠的轉身和運動空間,徹底告別了“蝸居”狀態。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壹號土豬的豬舍,豬隻在自由漫步(圖片:畜禽養殖技術)

住得舒服,吃的也不能差。壹號土豬所食用的飼料主要是玉米、麩皮、米糠等常規飼料原料,同時加配粗纖維含量較高的草料,沒有洋豬常吃的工業飼料。據消費者反映“土豬肉質鮮美”,和飼料好應該密不可分。 總而言之,陳生總結了“壹號土豬”好吃的秘訣: 由於活動量大,生長速度慢,養殖時間長,所以“土豬”的肥肉多,但味道卻香甜有嚼頭。 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壹號土豬”採取“公司+農戶”的飼養方式每家農戶大約可以養500—1000頭豬,而壹號土豬每天大約賣出560頭豬,每天賣出的豬基本來自單個門戶,因而溯源相對容易,保障了豬肉的安全。 有這麼多的環節,“壹號土豬”的價格貴一些便不難理解了。但高價格不代表高利潤。據壹號土豬總裁黎小兵表示,壹號土豬的利潤率只在10%上下,而這個利潤率是維繫大企業運轉的根本。相比之下,洋豬的利潤率在15%左右。 這麼貴的豬肉,能有多少市場呢?看看陳生是怎麼回答的: 如果人人都吃土豬,我們也養殖不過來。所以,不鼓勵人人吃土豬,應該根據市場來調節。所幸的是,壹號土豬從來不缺忠實愛好者。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市場,給了陳生充分的自信(圖片來源:豬e網)

4.整合資源,跨越豬週期
以往的文章多次提到,目前中國的生豬養殖以散養農戶為主,資本少,規模有限,因而很難面對“豬週期”的挑戰,經常是在豬價高點擴大養殖,豬價低時“割肉”出局,血本無歸。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豬週期和奧運會,都是四年一次(2019反常是由於非洲豬瘟)(圖片來源:蘇說財經)


只有實現規模化養殖,才能最大程度減少“豬週期”的負面影響。對於規模化養殖,陳生認為:大企業應該做“整合者”: 大型企業更多是個整合者,具體養豬的還是農民,只不過是如何採用自動化、機械化,讓養豬的效率提升,環境也更加潔淨整齊,這樣,農民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了。 而對於非洲豬瘟對“壹號土豬”的影響,陳生不但沒有悲觀,反而信心滿滿: 8月份之前整個行業處於失望狀態。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但是8月份的時候,曙光忽然間浮現。

現在我們的規模不但沒有減縮,而且原來需要五六年光陰才幹盡成的目標,約摸在兩三年內就能達到。 信心離不開實力,而面對“非洲豬瘟的肆虐”,壹號土豬體現了很強的抗風險能力。 在土豬壹號的養殖場裡,曾有一個欄裡發生了非洲豬瘟。陳生果斷採取措施,用蚊帳、石灰等物品,把相隔150米的另一個豬欄保護了起來,成功避免了非洲豬瘟的傳播。 對於異地生豬運輸,陳生也有一套嚴密的保護措施:“我們從廣東把豬苗運到湖南、山東等養豬場,運輸車都是空調車,進去的空氣都是經過過濾的。”在嚴格防疫下,土豬壹號與溫氏、牧原等頭部養殖企業,已經從非洲豬瘟中找到了方法,脫離了出來。 此外,嚴格的環保措施,使得壹號土豬的豬場“一滴水都不外流”,對環境汙染為0,實現了經濟和生態的平衡。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位於青山綠水中的壹號土豬養豬場(圖片來源:35鬥)

然而“好酒也怕巷子深”,雖然在養豬上獨有一套,但陳生也曾經有一個“瓶頸”:主戰場在線下,線上的佈局不夠!但2016年,已經對電商思謀已久的陳生,和天貓攜手,全面進軍線上市場。

轉型電商,脫胎換骨

1.2016,攜手天貓,擁抱互聯網

應該說,作為一個傳統的企業,壹號土豬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早在2015年,壹號土豬線下已經做到了全國第一:其連鎖店遍及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已經發展到將近1000家豬肉連鎖店,並且與沃爾瑪、卜蜂蓮花、華潤萬家、家樂福等大型商超均有合作。 生意火爆已經成為常態:經常早上7點一頭整豬到店,9點多就只剩下排骨和一些肥肉,下午就全賣光了。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壹號土豬受到消費者的廣泛歡迎(圖片來源:搜狐)

但是居安思危的陳生,看到的卻不是成績,而是瓶頸:“即使開到2000家、3000家,甚至上萬家。又能怎麼樣?別指望80後、90後,再過幾年還會拎著籃子跑到農貿市場裡面去買菜。” 陳生的擔心非常有前瞻性:彼時的大型連鎖超市已經顯示出疲態——沃爾瑪淨利下滑,家樂福更是離“退出中國”只有三年,而電商,則是一片欣欣向榮景象:兩年前,馬雲的阿里在美國上市後,股價連創新高。 與其讓80後、90後革命,不如自己革自己的命。陳生經過調研,毅然進軍電商!

實際上,早在2013年,陳生就成立了“肉聯幫”試水電商業務,但一開始由於沒有經驗,虧損連連。總結經驗,陳生決定,和電商行業內最頂尖的平臺合作。 2016年,壹號土豬進駐阿里旗下天貓專營店,將“壹號土豬”市場開闢到更廣闊天地。陳生當時表示“在一定時間內,只與天貓合作”。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壹號土豬和天貓的簽約儀式(圖片來源:中國經濟網)

冷鏈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生鮮行業難以解決的發展瓶頸。生鮮中的肉類倉儲分為五個溫度區,而壹號土豬的冷鮮肉需要滿足0-4度恆溫確保品質,因而帶來高昂的建倉成本。據測算,如果在華東、華南、華北三個區域的大型倉儲自建落地,起碼需要1億左右的成本。

而隨著協議的簽署,天貓成為壹號土豬品牌線上唯一官方平臺,其官方旗艦店也登陸天貓生鮮,並聯合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幫助品牌逐步解決倉儲物流、冷鏈運輸等多方面難題,將土豬賣到全國。2018年,壹號土豬累計銷售額18億元。 三年後的今天,互聯網巨頭之一的美團,也開始進軍養豬市場,而壹號土豬,獲得其數億投資的垂青。一個“豬肉佬”,吸引到高學歷人才扎堆的互聯網巨頭合作,這恐怕也算是“賣豬肉賣出北大水平”了。


1)美團攜手壹號土豬,雙贏的選擇

今年以來,由於豬肉價格高漲,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多家龍頭企業都在不斷加碼生豬養殖,豬肉生意的火爆也吸引了不少跨界資本的關注。美團,就是其中的一家。在投資壹號土豬之前的兩年,美團就曾經投資過多家生鮮企業。 但2019年,生鮮賽道卻“壞消息”連連,無論是衝勁十足的創企,還是有錢花不完的巨頭,生鮮玩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多地傳出裁員、關門、清算的消息。生鮮行業的寒冬,已經到來。 為什麼經營者生鮮這麼難?陳生在2016年的一次採訪中道出了原委: 他們(生鮮經營者)雖然都是名校畢業的,但對於生鮮行業根本就不瞭解,但我不一樣,我是瞭解的,比如一隻雞什麼時候殺口感最好,這些我都非常清楚,因此我能夠做好。 一句話道破天機:那些高學歷的經營者要想真正“接地氣”,還得從基層做起,接受幾年的再教育。而意識到這一點美團,選擇與資深生鮮專家陳生合作,無疑是入局最快的方法,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兩家攜手的新聞。 對於此次美團的注資,陳生是有著遠大理想的:


生鮮零售的核心還是優質、高性價比的好產品。長期來看,線上與線下必然會融合,相互補充,協同發展。與美團攜手,能充分發揮雙方在產品和科技上的優勢,共同探索生鮮零售產業的升級之路,最終迭代出新的業態。 此外,已經58歲的陳生,還將這次合作視作退休前的最後一次創業。也許很快,來自清華的王興,就會與來自北大的陳生攜手,共同為中國人民的“菜籃子”添磚加瓦。


養豬,是一門技術活

陳生剛入行的時候,有人質疑“北大學生,做這麼沒技術含量的工作”,對此,陳生認為“賣肉比賣電腦更有技術含量”,並有一番獨到見解: 賣電腦就是把各種硬件進行組裝,然後賣給消費者。組裝是一門技術,只要稍加學習便可。但是對於賣豬肉而言,肥肉、瘦肉、排骨等如何去分割、如何搭配,決定了賣豬肉的贏利還是虧損,其可變性很大。而且,假如我是賣電腦的,就要面臨像聯想等這些大企業競爭,但是賣豬肉,跟競爭對手相比,我還是有優勢的。 說白了,就是現在很流行的四個字——降維打擊!

而這種高屋建瓴,直擊本質的能力,確實是體現了北大學生的思維深度。 而現代化的養豬,賣肉,更是離不開科學技術,沒有高學歷很難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更談不上做好了。注意到這一點的壹號土豬,早已走在了前面:北京的100餘名員工中,一半以上是大專、本科學歷。 陳生並不滿足。在2018年一次回母校的演講中,他結合當時北大現代農學院的成立,提出“未來農業的發展前途無量”,鼓勵更多的學弟學妹投身養豬事業。而現代農學院的院長,正是北大前校長許智宏。

拋棄“鐵飯碗”,養豬年入18億,解密北大才子的另類創業路

【圖】陳生在北大現代農學院演講(圖片來源: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

近幾個月來,隨著養殖業的大火,撲克投資家推送了好幾篇介紹養殖業巨頭的原創公司志。無論是“千億豬王”秦英林旗下的牧原股份,還是劉暢領導的“飼料一哥”新希望六和,或是這次的“壹號土豬”,它們的掌門人,無一不具有高學歷。 而高學歷進軍養殖業的成功,也從側面印證,“再不好好唸書,將來就去養豬”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未來的養殖賽道,是知識和眼光的天下。


參考文章

1. 陳生:壹號土豬,北大才子賣豬肉;碩士博士圈,2017

2. 陳生:新潮“豬肉佬”;滑明飛,環球企業家,2018

3. 覆盤大佬們10年跨界養豬路,終究難敵“豬週期”!蘇說財經,2019

4. “北大豬肉佬”聯手美團攪局5萬億生鮮市場,新快報,2020

5. 陳生:壹號土豬利潤只有10%;現代畜牧網,2014

6. 壹號土豬創始人陳生:我只算一個“中等水平”的商人;京華時報,2013

7. 北大才子陳生賣肉估值達40億 自封豬肉中的奔馳;黃秋麗,中國企業家,2013

8. “北大養豬佬”陳生:如何跨越“豬週期”;央廣網,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