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自人类社会步入正轨以来,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更新与进步。尤其是商品经济逐渐成熟以后,货币也随之出现。

由此,货币逐渐成为经济制度的主要承载物,并对社会与人类的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汉代币制改革为例,小小一枚钱币,曾经掀起过一次叛乱,也曾成为汉武帝手中的中兴利器。

一、汉初币改与七国之乱

汉朝刚建立时,各种物资是极度匮乏的。一方面,秦朝建国三十多年,便在一朝之间崩灭,各地的百姓饱受战乱多年,还没进入到休养生息的生活,又迎来了战乱。

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秦代半两钱

而另一方面,社会刚刚过渡到封建制,汉朝统治者也在摸索阶段。

总而言之,汉朝前期的经济是非常落后的。那时候有多穷呢?不妨来看这两个例子:

其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当时的物资极为匮乏,皇帝外出游行时乘坐马车,竟都找不到四匹颜色相同的马。至于丞相、将军这样的高级官吏,一般都坐牛车出行。

其二,汉朝廷为了"敛财",不得不想出各种奇葩的主意。例如捐官制度,后世卖官鬻爵的风气,便是源自于此。

班固《汉书》记载:"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一些有余粮的地主,为了获取政治地位上的提高,便会向朝廷捐献一定粮食,以换取当官的机会。

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班固《汉书》

更奇葩的是,汉代官员犯了错,还能缴纳一笔"保释金",从而免除自己的罪过。例如公孙敖,曾在与匈奴的作战中连续失利,最终向朝廷缴纳了一定钱币,才将性命保住。贵族阶级尚且如此,更别提民间百姓了。

秦朝不是没有货币,只是它所遗存下来的,是一枚枚高达12铢的半两钱。因其面值太高,无法适应汉初的低经济生活,于是汉高祖刘邦在即位当年便下诏,允许民间私自铸造重量减轻的半两钱。刘邦的本意是好的,但他没有想到,私自铸币会被他人利用。

这个"不肖子孙",叫做刘濞。作为七国之乱的始作俑者,刘濞很有底气,因为他有铸币之权,不仅能满足自己所需的军费,更能以此吸引其他诸侯来效忠自己。

好在,公子哥周亚夫横空出世,先后将七国平定,一直提心吊胆的汉景帝,也总算松了口气,开始专心处理国家大事。

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七国之乱插图

二、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变革

文景之治,使得西汉经济逐渐回暖,这位汉武帝的雄途霸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过,吴王刘濞与七国之乱的例子,使得汉武帝警惕性颇高。于是他在即位后不久,便以种种理由将铸币权收归朝廷,并对钱币进行了数次改革。

《汉书》说汉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功利",是极为公允的论述。对外,汉武帝多次向匈奴、朝鲜等地进军;对内,汉武帝也任用桑弘羊等人,进行一些列的社会变革。

如此种种,又有哪一项是不需要花钱的呢?

迫于强大的经济压力,汉武帝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最终才确立了五铢钱在两汉魏晋时期货币中的主体地位。

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汉武帝剧照

(一)先后六次进行币制改革

汉武帝首次对钱币进行改革,是在建元元年(前140年)。当时流通的半两钱,虽然号称有四铢重,但它的实际重量却小于等于三铢。

在此基础上,汉武帝下诏,令朝廷直接铸造名副其实的三铢钱。谁知这条诏令出来之后,不少百姓的利益却因此而贬值,甚至还出现了私自铸币的现象。无奈之下,汉武帝在五年之后只好取消了三铢钱,依然使用名不副实的四铢半两钱。

四铢半两钱恢复之后,汉武帝又命人在它的技术上进行革新。第二次币制改革,主要是半两钱的边缘处,加上了一个"外郭"。

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四铢半两钱

此举不仅能避免钱币在流通中的损耗,更能防止有心人将铜钱边郭磨损下来的铜屑收集起来重新铸币。自此,古代钱币在技术上实现了一个突破。

元狩四年(前119年),西汉加强对匈奴的征战,导致国库消耗严重。酷吏张汤向汉武帝建议,铸造"白金三品"。

《汉书·食货志》记载:"又造银锡为。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撱之,其文龟,直三百。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文如其重。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

由此可见,汉武帝发行"白鹿皮币",是为了更好地增加国库收入。

一年之后,汉武帝又进行了第四次币制改革。他彻底废除四铢半两钱,准许各地郡国铸造一种以"五铢"为文的新式铜币。正因如此,这种钱币又被称为"郡国五铢"。

自此之后,五铢钱逐渐成为古代主流货币。

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五铢钱

到了元鼎二年(前115年),由于各地郡国五铢钱的尺寸、大小都不尽相同。导致不少别有用心的商贩在暗中私自铸造钱币,使得朝廷损失颇多。为了打击盗版,汉武帝又将郡国铸币的权力给收回,改由朝廷统一发行。

这次一统的铜币,叫做"赤仄五铢钱"。为大力推行它的流通,汉代朝廷还规定,一枚"赤仄五铢钱",可换取五枚之前的郡国五铢钱。而且民众在进行缴纳赋税这样的交易时,也只能使用"赤仄五铢钱"。如此一来,五铢钱很快便在民间流通,并成为了百姓最经常使用的货币。

两年之后,五铢钱逐渐适应了汉代经济,不在需要朝廷干预。于是汉武帝又下诏,将"赤仄五铢钱"与群国五铢钱的兑换比例取消,并废除了之前的所有钱币。同时规定,只有专门的机构"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才能得到朝廷认可。

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

经过以上六次币制改革,五铢钱在古代大行于世,并一直延续到隋朝末年。这中间739多年的历史,也让它成为我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五铢钱的使用与流通,同样对汉代经济的稳定与复兴,提供了必要保障。

(二)五铢钱对丝绸之路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五铢钱不仅为汉武中兴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它还同样影响到了丝绸之路。从现存史料与考古发现可知,五铢钱成为了汉代丝绸之路中的主要流通货币。

其本身所具有的文明与工艺性,不仅宣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更是成为中南亚地区国家货币的"榜样",从而对西域诸国进行币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

三、币制改革的延续——汉末枭雄的敛财工具

上述可见,小小一枚铜币,竟然能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与外交,当真是不容小觑。可需要指出的是,当社会出现剧烈动荡之时,以五铢钱为代表的钱币,反而会成为一些枭雄的"敛财工具"。

东汉末年,枭雄董卓当政。他为人粗暴好杀,又贪图享乐,不顾百姓忧苦,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敛财,用以支撑他的军事行动。当他打算迁都时,先是将洛阳城内的贵重物品洗劫一空,随后又搜刮了新都长安城内的各种铜具。

随后,董卓命人将旧的五铢钱与新搜刮的铜制品一起熔化掉,将其铸造成了新的五铢钱。与旧五铢钱相比,新五铢钱不仅样式粗糙、文字模糊,更是极大减轻了分量。

如此一来,长安城百姓的积蓄,就这么被搜刮一空。二十多年以后,刘备进入成都,为了凑足军费,也在铸币上动了心思。

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刘备剧照

《三国志·刘巴传》记载:"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可以看到,刘备发行的这种直百钱,其一枚可当一百枚旧五铢钱使用。

蜀汉朝廷发布这种直百钱,显然成本很低,但是成都百姓想要将其换取,则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随着直百钱的不断发行,其实际价值逐渐贬值,这就导致成都百姓的财富,流入到了蜀汉国库当中。

公元236年,远在江东的孙权也铸造了类似的新氏钱币,叫做"大泉五百",其敛财原理基本与刘备的直百钱相似。

汉代的币制改革:汉武帝中兴与五铢钱有哪些关联?

大泉五百

尽管这些枭雄通过币制改革,掠夺了大批财富;但这种随意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却使得吴蜀两国内部的物价都快速飞涨。这不仅使得市场交易遭到严重破坏,更是损害了两国官府的信用。

相较而言,曹操反而最为厚道,他不仅没有借币制改革敛财,反而恢复了传统的汉代五铢钱,使得北方百姓的生活,提前进入了安居乐业的状态。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