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为什么会选择招安来结束梁山落草生活

金圣叹独恶宋江,亦是歼厥渠魁之意,真有犬彘不食之恨。更甚至于把《水浒》一书腰斩,只留下七十回,什么招安打方腊全部删除。

毛主席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作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并批判宋江的投降路线。

李逵曾在书中叫道,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

武松也嚷道,今日招安,明日招安,却冷弟兄们的心。

宋江为什么会选择招安来结束梁山落草生活


由此可见宋江的招安在梁山上并不得弟兄们的心,后来历史对他的招安评价也贬的。

他是怎么想的,放着落草梁山自由自在强盗生活这过,非要招安到朝庭做官,为了自己的顶戴花翎,而让弟兄们血去染红,这应该有,但不是全部,他有没有苦衷,他有没有困境,不招安梁山的出路有那就没有了吗,带着这疑问,我们去看看当年在梁山的境况。

先看他的困境

宋江为什么会选择招安来结束梁山落草生活


粮草问题。

俗语讲得好,兵马末行,粮草先行。在过去粮草是战争中胜利和关键因素之一。梁山有多少人马呢,柴进推荐林冲上山时,山上王伦有七八百人。到宋江带清风山的人过去时,再加上晃盖招募已经有三五千人马,还有不断的人加入,二龙山,少华山,桃花山等等已经上万人,前后几次大胜仗又俘虏宋朝官兵几万人,到燕青对洪太尉说法是,梁山泊已有十万之众。而宋朝有多少军队呢,宋神宗时内外禁军五十九万之众,宋徵宗为减少财政支出,裁军十几万,还有四十万。一名宋朝的军士每年需要花费50贯,合现在人民币13850元。宋徵宗一年的军费开支在几十亿之上,那可是全国的财力支撑的。梁山十几万之众,这个费用又该多少呢。可以说,宋江在梁山从坐上老大的位置每天就为粮草忙活。梁山的经费来源,以前主要靠抢道,劫生辰纲,还有入伙交的头名状。可是不够花的,宋江开始打祝家庄,曾头市,打高唐州,青州,凌州,大名府,都是为钱粮,小部分为了报仇,自己去惹事。一家开门七件事,油米酱盐柴醋茶,梁山还多两样,酒肉。数十万之众多少张嘴,宋江的责任重大,一天吃不上饭,估计这些好汉就要骂娘了。

八百里水泊梁山,不种青苗不种麻,可见粮草不能自产,全部要靠抢,近处已经没有大户人家可抢,都能远袭北京大名府。宋江的日子不好过呀。

宋江为什么会选择招安来结束梁山落草生活


团结问题

梁山起家非一把子人一直干起来的,是后来不断有人加入,不断扩大形成的,就像现在的企业兼并重组一样,怎么管理这些人,可是大学问。梁山主要分“一大”“四小”“嫡系”派。

一大,主要是前以王伦剩下的人马与晃盖带去的合在一起,包括,宋万,杜迁,朱贵,阮氏兄弟,吴用,公孙胜,刘唐等,他们也分两小派。

四小,指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少华山四大归顺的人马,主要包括,鲁智深,杨志,武松,曹正,施恩,张青,孙二娘,史进等。

宋江嫡系派,主要包括,李逵,戴宗,花荣,张顺,李俊等。

林冲是谁都不服,那派都不属于,倾向于二龙山。还有后上山卢俊义,燕青。投降的宋朝官兵也自成一派,秦明,呼延灼,徐宁等。

宋江为什么会选择招安来结束梁山落草生活


所有宋江为了整合各种关系,费尽心血,怎么才能减少派系斗争,真是摁下一个葫芦起一个瓢,在梁山上讲理,笑话,谁和拳头硬就是理。宋江弄个替天行道的旗帜,就被李逵用斧子砍了,这谣言谁传给李逵的,谁在找事,可见梁山没有平静一天,宋江的老大并那么平稳。为了减少内部斗争,只有对外战争才能化解矛盾。梁山每天都是战争状态。宋江方可指挥这些亡命之徒。特别招安之事,更是困难重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是缺少凝聚力的匪徒,团结是个大问题。

宋江为什么会选择招安来结束梁山落草生活


养老问题

这个也是个关键所在,因为水浒里全是爷们的戏,山上的女人很少。书上有名就三个,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典型的狼多肉少。因为女人少,繁衍后人就少,人不可能从石头里蹦出来,更不能拔根毛变吧。

宋江为什么会选择招安来结束梁山落草生活

宋朝人的平均寿命不超五十岁,这是学者根据宋朝皇帝的平均寿命算的,而缺衣少食的老百姓寿命会更短。宋江闹革命时已经三十多岁了,又在梁山奋斗了几年,马上就要奔四了。所以他就发现梁山正逐步进入到老龄化,只有去外面俘虏更多的人来弥补伤亡人员。招的人越多负担越重,梁山还有一些退居二线的老干部,要求长工资,让宋江很头疼呀。梁山没有其它的生财之道,不能像现在一样开发旅游业卖门票,只能靠杀人越货。老龄化的问题已经摆在宋江的跟前,再过几年真的没有人能冲锋打仗了。再有一个盖棺定论的问题,宋江毕竟是受过教育的人,是押司出身,不像梁山有的人出身底,无所谓什么匪,官的。可是宋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马上到了人生暮年,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了。死了落个匪名,这宋江最不愿意看到的。他要招安,他要把匪名去掉,他要带弟兄们去正名。他即使死在朝庭里也是心甘情愿的,这样他就可以盖棺定论了。

宋江为什么会选择招安来结束梁山落草生活


假如宋江不走招安这条路,会有什么结局。

一是,被朝庭剿灭。这种可能性是有,因为宋江所处的年代是北宋末年,宋朝主要的敌人是辽,金等外部势力。而官府与百姓的关系算得上缓和,而宋江只是一隅之乱,没有能产生广大的影响,不像隋末狼烟四起的样子,宋江还缺少群众基础,宋徵宗并没有举全力进行歼灭,如果再闹腾下去,那就是不好说,因为宋朝还有几十万的军队呢,到时候,宋江他们可真的死无葬身之地了。

二是,内斗分裂。随着时间的推移,内部问题已经呈现,有酒有肉是兄弟,无米无衣是仇家。只要梁山一天吃不饭,就会有内斗,他们就会相互的抱怨,相互的指责,然后火并。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没有最高理想,不知道为了什么去战斗,仅仅为了个人的肚皮,还有广大的人群众没有解决土地,温饱。也没有制定出政策法规,到处扰民,没有安民良策,更没有宣传,最终会内乱而终。

以上问题,宋江都想到了,要不然他不会贸然行动,他充分的分析后,得出结果投靠朝庭是最靠谱的选择,不仅这几项问题都能解决,还能自己得到一官半职实现人生的抱负。他太累了,梁山那么兄弟需要吃饭,他太难了,梁山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整改。他的最终答案就是招安,这是唯一的答案,也是他渴望的答案。

宋江为什么会选择招安来结束梁山落草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