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結束後,一個日本兵和農民生活了四十年,回國後他做了什麼?

在抗戰勝利後,河南有一位老農,名叫孫邦俊,一天他在上街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名奇怪的乞丐,在向旁人乞求食物。

孫邦俊看著他可憐的身影和無助的眼神,這個善良的老農忍不住生出憐憫,動了惻隱之心。只是在一番瞭解之後才發現,這個乞丐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名被遺棄在中國的日本兵,這下卻讓孫邦俊左右為難。平心而論,在飽受了日本帝國主義慘無人寰的侵略之後,孫邦俊和所有人一樣,心理也痛恨日本侵略者,只是善良的老農還是沒有選擇無視。

抗戰結束後,一個日本兵和農民生活了四十年,回國後他做了什麼?


最終,善良的孫邦俊將包袱裡的兩個窩窩頭給了這個日本兵,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這一個舉動會影響了自己的一生。很快,孫邦俊回到家了,可是一扭身卻發現這個日本兵跟著自己回了家,經過艱難抉擇,孫邦俊夫婦決定收留日本兵。只是這一行為,卻遭到了村民的指責,他們大罵孫邦俊是漢奸、是賣國賊,說的很難聽,孫邦俊一邊自責,一邊將日本兵留下。

抗戰結束後,一個日本兵和農民生活了四十年,回國後他做了什麼?


只是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一留就是47年。起初為了給日本兵治傷就欠了不少錢,大饑荒爆發後,村裡許多人不幸餓死,日本兵依靠孫邦俊一家挖野菜、吃草根而艱難的活了下來。孫邦俊臨去世前,還特意囑咐兒子孫保傑一定要照顧好日本兵,要幫這個“老憨叔”找到在日本的家人。

抗戰結束後,一個日本兵和農民生活了四十年,回國後他做了什麼?


1992年,日本友好訪問中國,孫保傑決定帶著日本兵前去“認親”,恰好訪華團中有個人認出了日本兵,並告知眾人這個日本兵真名叫做石田東四郎,在37年,被侵華日軍強行抓來中國參加戰爭,因為忍受不了日本軍隊的殘忍血腥而逃離部隊,最終流落我國。

抗戰結束後,一個日本兵和農民生活了四十年,回國後他做了什麼?


後來,石田東四郎在親人的幫助下回到了祖國,一時間他的事蹟在日本社會各界引發極大的震動,他十分的感謝孫邦俊一家人多年來對自己的辛勤照顧,並號召社會各界人士進行募捐活動,最終將募捐來的錢用來資助孫邦俊家鄉,並在當地修建了“中日友好學校”,並幫助孫保傑的兒子和一些當地學子免費留學日本,以此來表達對孫家人的感謝。

一直到現在,國籍不同的兩家人彼此還有著聯繫,孫邦俊一家人收留日本兵幾十年的事蹟也成為了中日友好史上一段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