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過化 文昌長泰——朱熹在長泰

紫陽過化 文昌長泰——朱熹在長泰

古縣長泰,是朱熹在漳州實施教育實踐的重要基地。在朱熹倡導下,長泰書院既發揮著教育教化功能,又成為朱子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

據《漳州府志》記載,朱文公於宋淳熙年間(1190年)出知漳州,訂下一套教育制度:“每旬之二日必領官屬下州學,視諸生,講小學,為正其義;六日下縣學,亦如之。”同時,“擇士有行義、知廉恥者,列學職,為諸生倡”。每個月逢六的三天時間,朱文公就會攜帶官員及得意弟子深入各縣講學,傳授朱子理學。

朱熹堅持身體力行,多次親臨長泰縣學巡視授課,深入淺出為學子闡述儒學經典義理,還推薦優秀弟子方壬(字若水,莆田人)、陳淳(號北溪,龍溪人)等出任長泰主簿。《長泰縣誌》記載,在朱熹指導下,長泰首開縣學,興辦書院,招收生員。朱熹要求方壬要“加意講學,勉勵職事”,總結教學經驗,而後在漳州各縣進行推廣。方壬向學生刊印《大學章句》等教材,同時延請飽學儒士入縣學講學、研討、表率。另據考證,清乾隆《四庫全書》收錄了《北溪字義》及《北溪大全集》,對陳淳擔任長泰主簿時寫的《權長泰簿喜雨呈鄭宰》《解職歸題主簿軒壁》等詩的記述,可以印證陳淳擔任長泰主簿一職的史實。陳淳兩次師從朱熹,終身致力於朱熹學說的學習、闡發與傳播,在閩南培養了一大批朱子理學學者,並最終形成以陳淳學說及其哲學思想為主的學術特色,被學界稱為“北溪學派”。

紫陽過化 文昌長泰——朱熹在長泰

長泰巖溪—崇正書院(林宗生攝)

長泰書院教育自朱熹以來開始受到重視。長泰因此民風開化,文風日昌,走上文明之路,後人譽為“紫陽過化”。長泰書院至明清時期臻於興盛。據縣誌載,清代長泰書院招收兩類生員:一是備考秀才的生童,常年入書院攻讀;二是備考鄉試的秀才,定期到書院聽課,送交論文批改。針對兩類學生特點,書院教學內容也分為兩種:對待生童,“培之以小學,灑掃、應對、進退”;對待秀才,“達之以大學,格致、誠正、修齊。”書院採取教學實踐與學術研究、學員自學與個別輔導、課堂學習與社會實踐“三結合”的教學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長泰雖為葺爾小縣,卻科第蟬聯,英才輩出,湧現出1名狀元、76名進士、396名貢生。

紫陽過化 文昌長泰——朱熹在長泰

長泰巖溪—崇正書院(肖珺攝)

長泰,千年文脈馨香永駐。翻開縣誌,文字記載的書院有泰亨書院、龍津書院、鍾馗書院、狀元書院、鶴山書院、文明書院、崇正書院、文昌書院等11所,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廢科舉後相應取消。其中,文字記載最早、影響最大的當推明代的“泰亨書院”,而至今僅保存完好的是清末“崇正書院”,位於巖溪鎮政府大院內,主體建築古香古色,一派儒雅。

泰亨書院,由長泰教諭章參(平陽人)於明洪武年間(1400年)捐資倡建,位於縣城登科山東,今中山南路“秋水魚龍”牌坊西側。歷經修繕,至嘉靖更名“文公書院”,清更名“登科書院”。據長泰邑人、明解元黃文史《泰亨書院記》載,章參督教長泰時,以“究心經籍,慨悟古道”為己責,“興書院,崇教化,踵紫陽之芳躅”,“教學所自,以文公先生為首”。書院大門高懸匾額“紫陽遺蹟”。書院同時建有文公祠,安奉文公塑像,崇祀文公,配祀東溪高登、北溪陳淳二先生。翻開封建科考名錄,自泰亨書院以來,長泰僅明朝一代就出現1名狀元、38名進士。長泰更是 “治隆俗美,庶人閭巷,莫不有學,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固自足也。”

泰亨書院,當屬長泰教育興盛的起點。元代漳府知事徐觀在《重建縣學記》提到:“縣有學宮久矣。漳居閩南絕域,自紫陽夫子過化之後,人皆知崇學校,敦詩書,風俗與中土不殊。長泰縣去郡三十里,學初建於登科旁,繼遷於祥光寺之東”,士子皆“忠信為甲冑,禮義為幹櫓”。意思是,長泰建校歷史久遠,與漳州一樣,自紫陽過化,百姓崇文重教,民俗風氣與中原沒有不同。長泰最初把學校建在登科山旁,後遷至祥光寺東,即今長泰一中、正順廟附近,與長泰縣誌記載可相互印證。

談到長泰書院,歷代辦學規模最大的明代 “鍾馗書院”是繞不開的。鍾馗書院,由理學大師唐泰於永樂年間(1418年)籌建。邑人唐泰自幼通曉經籍,深究理學周易,乃漳州朱子理學集大成者,其詩文風采為明帝朱棣所器重。唐泰後來不願沉溺京城宦海,於是辭官返鄉,開辦教育。他在長泰今天的陳巷鎮夫坊村創辦學館,修築校舍,廣納四方學子。民間傳說,當年唐泰講授易經時,神明鍾馗深覺精彩,不禁撫掌讚歎,學館因之更名“鍾馗書院”。唐泰倡導以“誠”為美、“慎思為美”、“禁止自欺”,注重啟發式教學,因材施教,誨人不倦,遠近學子紛紛慕名而來,先後培養出狀元林震、龍溪探花謝璉及進士多人

紫陽過化 文昌長泰——朱熹在長泰

長泰巖溪—崇正書院(肖珺攝)

長泰書院可圈可點的還有 “狀元書院”,創辦於明宣德六年(1431年),即林震狀元及第翌年,址在山前社(今武安鎮官山村),後遷至登科山文公祠後。“文明書院”,創辦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址在縣城羅侯山南側(今縣文廣體局、新聞中心辦公大樓)。 “文昌書院”,創辦於清光緒年間,址在枋洋圩(今枋洋鎮政府所在地)。

曾有外國教育家評價中國書院是“中國文化守護者”。誠然,自孔子始設私學以來,我們的祖先就懂得通過創辦私塾、學館、書院、國子監等各級機構培養人才,舉行州試、省試、殿試等多級考試選拔人才,這也使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得以系統傳播、傳承並發展。書院,承擔著儒家學統薪火相傳的載體角色,以一種平民可以普遍參與的文化形式,讓古今學者從中領會儒家人文氣息的魅力,感悟中華優秀文化的張力。書院,或許早已超越了它作為古蹟的價值,而更多的是為後人指引一條文化脈絡的尋根。來源:未知 作者:葉小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