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挫折的關鍵是不是一點點去適應挫折?

九鯤鵬


所謂的接受,不是讓自己完全去適應它,去順從它,向它妥協。而是要在面對它的時候,能從上一次的經驗中有所反思。

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困難擺在面前,要是一直順從於它,還不如直接放棄這件事算了。

為什麼在面對挫折時,有的人能越挫越勇,越勇越戰,而有的人卻只能滿嘴抱怨,一事無成?原因就在於對挫折的態度!

接受註定會遇到坎坷的事實,但別認定這就是最後的結局,這點很重要。挫折是過程,不是結果,你對待它的態度才是關鍵!!

但很多人卻把挫折看成了結果,以至於遇到點坎坷就一蹶不振了,就會悲觀地認為這件事自己是無法成功的,自己天生就是個失敗的人。

把挫折當成是你成功路上的轉折點,遇到了挫折,心裡想著這可能是成功的拐點,戰勝它,看看結果到底是怎樣的,這才是我們在面對挫折時該有的態度!

成功路上挫折不可避免,但它並不是主角啊,挫折的存在只是為了讓我們的成功之路變得更有趣一些,更充滿希望一些。

就像玩遊戲,如果一直都是一路暢通無阻的在升級,在打怪,一點挑戰都沒有,你會不會也覺得這遊戲太小兒科,太幼稚了?很快你就會轉移注意力玩新的遊戲了。

打怪升級,越刺激越充滿挑戰,內心的那股不服輸的勁頭才會越強,最後成功的時候成就感才會越強。

把挫折當成是結果的人,怕是從來沒體會過成功的感覺吧。



筱筱雨菲


我對題主這句話的理解是接受遭到挫折的現實,因為沒有結束,所以一直被困繞。

我對一帆風順和萬事如意之類的祝福很反感,老大不少的人了,幹嘛那麼天真?你要東去,是不是不準刮西風?刮西風你就逆風而行了,告訴地球你錯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這才是人生真諦。

接受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煩心的事的現實,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從每一次不成功中看到下次成功的希望,這才是想活下去的人應該做的。

遇到挫折,不能視而不見,不能掩耳盜鈴,打個比方,你開車趕路,一棵大樹倒在路上,直接走是走不了啦,你會不會因為不能直接走,就停在那裡直到餓死?接受挫折,然後等死,這種事是不會有人做的。只要不是傻子,就應該針對客觀現實,在回頭走、繞道走、請人抬走樹和請人把車子抬過去這幾個選項中做出決擇。

無論如何選擇,都是接受遭遇挫折的現實,然後分析客觀原因,極力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通過主觀努力,化解消極因素,調動積極因素,儘可能借用各種外部力量,戰勝困難。

至於一點點適應挫折,應該換一個說法,承認每一次挫折,並繼續努力。愛迪生髮明電燈泡,用了6000多種材料,做了7000多次實驗,那次失敗不是挫折?挫折多了,習慣就好。每一次挫折都說明此路不通,要換一個方向,換著換著,就上了通天大道。



知恥567


接受挫折的關鍵我認為最好是“頓悟”。當然,時間能改變一切,如果這個過程太長了,對自己信念的傷害,包括過程中生活的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學會“放下”。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是我信奉的一句名言。人世間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得與失。如果我們吸取了這次挫折的教訓,並引以為戒,不但不是挫折,還是財富!

我國神話人物佛主的形象,都應該印象深刻吧!看看他的髮髻,像不像一個個“撞南牆”留下的包?呵呵,就是因為撞南牆撞的多了,挫折遇到的多了,總結經驗與教訓後,才能“立地成佛”!

改變從“心”開始!

沒有不過去的嚴冬,也沒有不來到的春天!



中年危機逆行者


反正我肯定不願意面對它。

也不要說什麼苦難挫折是人生的最好老師,或者是成功之母,之說。那成功之父在哪裡?!

如果說挫折一直圍繞著你,我想說:你的人生很失敗,很不如意……

我感覺筆者好像蠻幸受這個過程的,說還要適應挫折,打算準備一輩子與其奮鬥下去,戰鬥下去,壯哉偉哉兮——

精神可嘉可賀,焉其感人直至,倍感滴零……

不去用好的方法去解決,為什麼適應它呢?適應之後就是戰鬥下去,那樣只會斃敵一千,自損八百!用好的方法去解決,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為方法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真理!



一雨一森林


一點點的去接受,在心理學上叫做脫敏治療。

另外一種方法叫"暴露治療",相當於把你打到谷底,然後以後的任何一點改變都是在向好。

比如恐高,就把你放在特別特別高的山頂,放很多次,直到你不害怕為止。

所以接受挫折的方法很多[呲牙]

但是推薦你用思辨的方法來看問題。挫折、危機,都是我們認識另一個自己的好機會,是換個角度學習的好機會,流行的詞彙叫“感恩”生命中出現的所有人和事。

況且,痛苦是人生的主旋律。

推薦你看我昨天寫的文章,《人生這場宴席,請痛飲生活的滿杯》。


覃小珊心理諮詢


挫折,是指人們在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阻礙人們達成目的的障礙。心理學上指個體有目的的行為受到阻礙而產生的必然的情緒反應,會給人帶來實質性傷害,表現為失望 痛苦 沮喪不安等。挫折易使人消極妥協。挫折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挫折情境,二是挫折認知,三是挫折反應。

挫折也是每個人的必修課,如果沒有挫折我們的人生應該也是不完美的。怎麼樣去面對挫折,減少挫折對我們的負面,也是我們人格成長的一部分。下面從挫折的含義來分析:

一、挫折情境,即指對人們的有動機、目的的活動造成的內外障礙或干擾的情境狀態或條件,構成刺激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種自然、社會環境;

二、挫折認知,即指對挫折情境的知覺、認識和評價;

三、挫折的反應,指個體在挫折情境下所產生的煩惱、困惑、焦慮、憤怒等負面情緒交織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其中,挫折認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應的性質及程度,主要取決於挫折認知。

要去接受挫折,關鍵問題點怎麼改變我們的認知,消除挫折的反應。其實因為性格及處理問題的方式不同,接受挫折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慢慢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一點點的適應,另外一種就是利用方法能夠調整自己的認知,然後接受挫折。

建議:調整認知是接受挫折的一個關鍵點,遇到挫折後做以下調整:

1、情緒釋放:通過旅行、獨處、K歌、找朋友傾訴等方式進行宣洩;

2、理性面對:在情感方面,讓情緒充分宣洩後,進入面對認知及事件本身,找出失敗的原因及教訓;

3、自我肯定:分析後,找出挫折中的積極行為和因素,進行自我肯定。提高自我的成就感,來抵消內心的挫折感。


靜溢山房


有誰願意接受挫折?是事業、生活及其他的不遂人願強加給我們自己的障礙。在這個障礙面前,我們是被動的,不能選擇逃避與拒絕。只有接受。而接受挫折的關鍵,愚以為,是從挫折中總結與反思,以便再度鼓起風帆,開拓自己的人生之旅。而絕非適應,適應便是妥協。

未知對否,請君指點迷津。


山人老草


這樣也可以的。

在這個大千世界,我們每個人存活於世,都不容易。面對工作生活的壓力,總有這樣或那樣的事等待我們去解決,並不是所有的事情可以解決的完美,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接受挫折。

有挫折都是正常現象,關鍵在於如何去面對它。

一部分人會因此而喪失信心,滿滿沉淪下去,這種人我們真的很為之可惜。

一部分人,比如你。要直面挫折,要學會解決。如何解決,我們需要好好思考。

有時候,我們會在一個問題上會被阻攔很久。而這時我們要學會適應,一點點的接受它。逐漸適應它以後,我們就可以找出它的破綻,一舉消滅它。

只要我們敢於直面挫折,就會有辦法處理它。對於挫折,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正確的態度,這是關鍵。

總之,人生在世,總會有挫折,只要我們正確面對,其實很好解決,關鍵在於我們自己,戰勝自己就可以了。





櫻艾琳


第一,接受是一個承認的過程,接受挫折就是要承認挫折,而承認的關鍵是客觀,即不過分誇大,不刻意縮小,客觀面對。

第二,客觀承認挫折之後,適應是無可奈何沒法戰勝挫折時的行為。如果能戰勝,就不需要適應,你可以嘗試去改變,把挫折坎坷一點點變成坦途。

第三,適應是一種戰略妥協,不到萬不得已,不要急著適應,先承認,然後解決得試試。面對挫折,你一旦適應了,可能就順其自然,不再想解決它,那它就一直是挫折,會妨礙到你的進一步發展。



思想碎碎念


真的不是。遇到挫折最好是一鼓作氣的跨過去,而不是接受,如果你接受了這個挫折可能就會有頹廢的跡象,我不知道你問的是否有這個意思。遇到挫折的時候很多人會告訴我們挫折不可怕,只要努力就好了,但是這個其實是對某些人而言的。能夠戰勝挫折的人一定是不屈不撓的人,有時候其實生活很操蛋,你努力了不一定會有收穫,有些人卻不努力也會有收穫,挫折可能是命運扔給我們的調味劑,看你怎麼去拿捏,去為自己得生活調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