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與寫作:讀《春曉》學寫作

就像這一片雪,白茫茫,什麼都沒有,卻又暗藏生機;就像這一地落花,粉豔豔,任人踐踏,卻又化作春泥護花。大自然就是這樣,看似簡單卻又韻味無窮。《春曉》一詩,初讀平淡無奇,反覆讀之,卻又“語淡而味不薄”,讓人回味無窮。

詩歌鑑賞與寫作:讀《春曉》學寫作


一、選材點要小

春夏秋冬,四時之景,是我們常寫的題材。可越是這種常見的題材,要寫出新意就越難。在面對這樣的題材時,我們不要著眼於面,而應從側面或一個點出發。

詩歌鑑賞與寫作:讀《春曉》學寫作

比如寫“春花”,選材時我們不要從“春天有什麼花”,“春花如何美”這個大的面出發,而是選擇一個小的點。我們可以把地點範圍縮小,不遍寫一國之內各地的春花,可寫“院子裡的春天”,“奶奶家的春天”等;還可以把景物變少、縮小,不遍寫百花而只寫最愛,如“一樹梨花即城春”,“春之語——逃之夭夭”等;或者從“花開放的姿態”這個點入手,著眼於“落花”或者“花骨朵”。總之,選的角度一定要小,不要求全,把一處景一個點寫好才是關鍵。

你看《春曉》就是這樣,寫春景不寫百花開放之態,而是捕捉自己晨醒時的所聽所感,從春鳥、春雨入手,讓人耳目一新。

二、調動感官,寫出畫面感

寫景狀物,要善於調動感官,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感覺等入手,寫出畫面感。

詩歌鑑賞與寫作:讀《春曉》學寫作

《春曉》一詩,詩人從聽覺角度著筆,寫春之聲。春日遲遲,好夢剛醒,耳邊聽到的是處處鳥鳴,可能是燕子低喃,可能是斑鳩回巢,可能是布穀啼叫……回想起夜間的瀟瀟風雨,嘩嘩啦啦,不禁想到那滿院落花……還有什麼呢?詩人卻“迎風戶半開”,只寫晨起時那一剎那的所聽所感,不鋪陳展開,把讀者帶入自己所創設的畫面後,就戛然而止,剩下的大片獨白,讓讀者自己去填充。而縱觀全詩,卻又有聲有色,讀者讀之,就好像站在作者旁邊,聽到了、看到了詩人的心思一般。再看一例,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裡,“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牆來”,則是從視角出發,用一枝伸出牆外的紅杏,把讀者的思緒引入牆內,讓人情不自禁地設想牆內的春光;孟浩然則是用屋外的聲音把讀者引出屋外。寥寥幾筆,便讓春景衝破屋室的空間限制,活生生地呈現在你的眼前。

寫景狀物之時,要把我們的耳朵、眼睛、鼻子充分用上,把讀者帶入我們所創設的畫面後,也可留白,讓讀者充分想象。

三、自然真實,曲折多變

孟浩然的詩作,極其自然,所寫之景都是我們所熟悉的,所用之詞也極其常見、平凡,沒有“奇”“硬”之感。

詩歌鑑賞與寫作:讀《春曉》學寫作

你看首句,在一個春天的早晨,詩人睡醒了,要知道,春天睡覺可最舒服啦,不知不覺天就亮了,是不是就像我們早起所說的一句:“啊,昨天說的可真好啊,天都這麼亮了”一樣,是不是說出了我們心裡的感覺?再看第二句“處處聞啼鳥”,起床後會怎樣啊,會發一會兒呆,發呆的時候便聽到到處都是鳥叫聲,那一聲聲“布穀、布穀……”是不是讓人心生歡喜?聽著這聲聲鳥叫,看著那半開的窗戶,不禁想起了夜間朦朧時那淅淅瀝瀝的風雨聲,那枝頭上的花朵可又怎禁得起這瀟瀟風雨,想那院中定是凋落了無數花瓣吧!是不是極其平凡的詞藻來描寫極其常見的景象?更妙的是,只有短短20個字,詩人的情思卻在不斷變化。

由喜春到惜春,愛極了才會惋惜,惜春就是愛春。

《春曉》這首詩,孩提時代我們就會背了。那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何這首詩這麼適合孩子呢?因為它打開了孩童的善良、關心之門。

詩歌鑑賞與寫作:讀《春曉》學寫作

為什麼詩人醒來想到風雨就擔憂那被打落的花兒呢?因為花兒也會疼啊!若是我們用此和孩子交流,孩子是不是也會學著去珍惜身邊的事物呢?這惜春、憐物之情,十分常見。再看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昨夜下了雨,那院裡的海棠花可還好?想來葉子定是肥了,但那花卻瘦了、凋落了,是不是就和孟浩然擁有了一樣的惋惜之情。

詩歌中藏有情思,詩歌中有愛的身影,熟讀之,我們也會變得像詩人一樣多情、博愛。

詩歌鑑賞與寫作:讀《春曉》學寫作


屋裡的小燈雖然熄滅了,但我不懼黑暗,因為,總有群星在天上。樹上的紅花都凋落了,但我並不悲傷,因為,它們化作了春泥,明年還會盛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