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在動物世界有很多警示色和警示紋理,尤其是兇猛的動物,如豹和虎,外表威風凜凜,無獨有偶,魚類中也有很多身披豹子和老虎的花紋,有的是魚類中的老虎,被稱為“水老虎”,有的卻很溫順,徒有兇猛的皮囊。有的魚類有著熊貓的紋樣,超萌!那到底有哪些魚類有著虎豹的花紋呢?這些紋理是怎麼產生的?魚類的虎豹紋到底有什麼作用?下面筆者列舉一些有豹子、老虎、熊貓紋樣的魚類。


一、有豹子花紋的魚類

獵豹速度快如閃電,躲在藏身地無聲無息,靜等出擊的那一刻,魚類中有些不僅外觀如獵豹,習性也一樣,有些魚類只不過是借用一下豹子的衣服穿在身上,更好的融入當地的條件保護自己而已。下面來盤點一些有豹紋的魚類。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花豹 獵豹 金錢豹


1、豹紋海鱔

海鱔科、海鱔屬魚類。分佈於臺灣地區海域,體長而側扁,非常兇猛,喜歡躲在礁石縫隙中伏擊螃蟹,有著兇悍的外型和雙層銳利的尖牙,是咬著不鬆口的傢伙,養在魚缸中非常霸氣,但喜歡夜晚逃跑,缸外要加蓋。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豹紋海鱔


2、反遊貓

這是觀賞魚中的一個另類,顧名思義可以將肚皮朝上游動,因此叫反遊貓,身上斑斑點點,眼睛大大的,很像一隻小花貓。有鬍鬚,屬於鯰科魚類,產於非洲剛果河及三湖地區。因此分為河川型和湖泊型兩大類,種類達到57種之多。喜歡在魚缸中打鬥,飼養時多設置岩石、樹枝等隱蔽物。這種觀賞魚屬於雜食性,適應能強,對水質要求不是很高,比較好餵養。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豹紋 反遊貓


3、腹吸鰍

為鯉形目,平鰭鰍科,腹吸鰍亞科魚類。我國有 8 屬38種。腹鰭展開像兩把蒲扇,外觀身體呈圓形帶著個尾巴,非常萌,身上花色多樣,野外的髮色非常漂亮,浙江、福建一帶溪流中腹吸鰍顏色漂亮,雲貴廣西地區多以麻石色豹紋為主。常見於我國南方和東南亞。喜歡吸附趴在溪流中的石頭上。尤其是麥氏擬腹吸鰍身上的花紋和豹子紋理最接近。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腹吸鰍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腹吸鰍


4、狗魚

分佈於我國新疆、蒙古、俄羅斯等地區的江河湖泊,性情兇猛,有白斑狗魚和黑斑狗魚兩種,新疆常見於額爾齊斯河。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狗魚 白斑狗魚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狗魚 白斑狗魚


5、鱖魚

我國名貴的淡水攻擊性魚類,喜歡埋伏在亂石堆攻擊過往的魚類,是很好的路亞對象魚,也是經濟養殖魚種。鱖魚種類眾多,產於湖南南部和兩廣的斑鱖有著豹子的花紋,有些鱖魚是條紋或者散點狀黑斑。鱖魚的背刺有毒,如果被其刺傷,可從鱖魚的肛門中擠出像奶一樣的乳液透明體,塗在傷口上止血止疼。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斑鱖


6、花身副麗魚

俗稱馬拉瓜慈鯛、花豹石頭魚、淡水花鱸魚、花身副麗魚,為鱸形目、慈鯛科、副體魚屬魚類,產於南美洲哥斯達黎加、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的河流及湖泊中。是受歡迎的熱帶觀賞魚,也是產地人們喜歡的食用魚,身上斑紋像豹子。生存能力極強,易於飼養。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花身副麗魚


7、尖裸鯉

為鯉科,裂腹魚亞科,尖裸鯉屬魚類,中國特有種,僅僅分佈於西藏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是高原河流中的霸主,身體呈流線型,兇猛異常,以其他魚類和水生昆蟲為食。最大個體可以達到7斤,無鱗片,有著花豹簡約紋理。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尖裸鯉


8、金鼓魚

學名叫金錢魚,典型的金錢豹紋理,多見於菲律賓、印尼海域,我國南方入海口也有分佈。可以低鹽飼養,以甲殼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受驚嚇時會發生,很受小孩的喜愛。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金鼓魚 金錢魚


9、金沙江豹魚(厚唇裸重唇魚)

學名叫厚唇裸重唇魚。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裸重唇魚屬魚類。俗稱重唇花魚、麻魚、石花魚。分佈於長江流域中上游,也是我們常說的金沙江豹魚,全身覆蓋著豹紋,樣子看起來很兇猛的樣子,其實它不吃其他的小魚,以水生昆蟲的幼蟲為食,偶爾吃些植物碎屑,肉質鮮美,是重要的經濟食用魚,但魚卵有毒不能食用。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金沙江豹魚


10、鱸鯉

鯉科,鱸鯉屬魚類。主要分佈於宜昌以上長江上游的干支流,雲南瀾滄江等水系。這魚長得像花骨魚,但比花骨魚大多了,嘴巴上有花骨魚沒有的鬍鬚。還像裂腹魚,但鱗片比裂腹魚大多了。和亞馬遜河的巨脂鯉水老虎非常像。但巨脂鯉的牙齒更兇猛,鱸鯉也是非常兇猛的肉食魚類。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鱸鯉


11、白斑貓鯊

又叫狗鯊,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度、斯里蘭卡、新加坡、泰國、越南、印尼、臺灣、菲律賓、日本及澳洲北部等。臺灣分佈於東部及南部海域。是小型適合觀賞飼養的鯊魚。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白斑貓鯊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蟲紋長鬚貓鯊


12、秦嶺細鱗鮭

中國特有高山冷水魚種,是冰封遺留下來的內陸型鮭科魚類,分佈於秦嶺地區。有著鮭魚獨特的斑紋,類似豹紋。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秦嶺細鱗鮭


13、豹紋清道夫

豹紋清道夫魚是清道夫魚的變異品種,身上有豹紋很好看。和普通清道夫魚不同的是,它不會吸附在其他魚的表面,適合當水族寵物飼養。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豹紋清道夫


14、葉爾羌高原鰍

和許多高原鰍一樣具有岩石花紋一樣的豹子紋理,這種高原鰍分佈於新疆葉爾羌河。俗稱狗頭魚,是一種進化未盡的魚類,脾氣很火爆,不適合家養。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葉爾羌高原鰍


15、似鯰高原鰍

常喜潛伏於幹流、大支流等水深湍急的礫石底質的河段,是鰍科魚種最大個的,主要產於青藏高原,身上被豹紋覆蓋。是鰍科魚中的攻擊性最強的一種,成魚像鯰魚一樣吃其他的小魚。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似鯰高原鰍


二、有虎紋的魚類

老虎是百獸之王,老虎色彩斑斕,老虎的花紋其實是為了更好的便於隱藏,斑斕的虎紋就是一個絕佳的迷彩隱身衣,和狙擊手迷彩服一樣。同時,老虎的黃、黑色搭配也是一種警告色,非常醒目,彰顯百獸之王的霸氣,在魚類中,有些魚類就喜歡剽竊老虎的行頭壯大自己隱藏自己,或者是昭示自己的攻擊力。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老虎


16、虎紋貓鯊

虎紋貓鯊屬冷溫性魚類,是貓鯊中的一種,我國有分佈,棲息在近海底層。多生活在大陸架近海處300米深度的海底。對光線極其敏感,是光線昏暗海底中最致命的捕食者之一。主要以小魚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偶爾捕食海鳥。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虎紋貓鯊


17、虎紋鴨嘴鯰

俗稱鴨嘴鯰,以魚類及甲殼類等為食,為食用魚及觀賞魚。以小魚為食,可與大型魚類混養,飼養水溫為22到28 ℃,弱酸性水質養最好。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虎紋鴨嘴鯰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虎紋鴨嘴鯰


18、灕江副沙鰍

分佈於灕江和湘江上游。體態豐厚側扁,養在魚缸裡非常好看,和江西副沙鰍非常近似。不錯的中國原生魚。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灕江副沙鰍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灕江副沙鰍


19、長薄鰍

中國的特有物種。是鰍科中的大哥,長得肥,適合養殖,同時也是不錯的適合當觀賞魚養的原生魚,個體是一般的鰍科魚能比的。是兇猛肉食性底層魚類,主要以小魚、水生昆蟲、蝦為食。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長薄鰍


三、有熊貓紋的魚類

下面是一些萌系熊貓紋的魚類。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萌萌的熊貓


20、熊貓鰍

學名叫厚唇原吸鰍,發現於廣西瑤山地區,又叫瑤山鰍,是中國的特有物種。身上的花紋非常可愛,像小型版可愛的國寶熊貓一樣招人愛。這個小傢伙還是個勤奮的小蜜蜂。是草缸工具魚哦。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熊貓鰍


21、熊貓異形魚

學名為斑馬下鉤甲鯰,是異型魚中的“網紅”,是小型異型魚中的天王級品種,黑白相間而且平直飄逸紋路,深受魚友們的追捧。熊貓異型魚是小型異型魚中身價最高的一種。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熊貓異形魚


22、胭脂魚幼體

胭脂魚幼魚期身體兩側有3條黑色寬橫紋,各鰭為淡紅色,其上分佈著大小不等的深黑色斑點,非常萌。成體為黃褐色,雄魚的顏色鮮豔,胭脂魚成體根據不同體色分別稱為黃排、血排、粉排和青胴等。


它們是魚類,卻喜歡披著猛獸的外衣 | 盤點身穿“迷彩服”的魚類

胭脂魚幼體


總結:

魚類豹紋、虎紋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作用有哪些?

除了以上的魚類以外,還有很多魚類的花紋近似豹紋,有豹紋的魚類大多以冷水魚為主,多為兇猛魚類,獨特的花紋和色彩在傳遞著兇猛,警示的信號。能更好的和周圍環境融合,便於躲藏伏擊其他魚類。在攻擊的時候豹紋就是一個密集陣,會引起被攻擊魚類的恐懼,遲滯逃跑的時間。

整體而言,身上有豹紋和虎紋的魚類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隱藏,適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如豹紋魚類多是生活在高山雪原高寒地帶,當地的環境以花崗岩為主,豹紋和花崗岩非常接近,而老虎紋的魚類是因為當地水底多為黃色砂礫鵝卵石為主,多雨,黃色土壤長期衝入河流。便於隱藏。而顏色鮮豔的魚一般是因為當地水域掠食魚類較少,或者是繁殖期出現婚姻色吸引雌性魚類。這點可以從地理分佈上可以得到證實,如南方的溪流魚普遍色彩鮮豔,而北方魚類普遍低調色彩不鮮豔。在大水面的翹嘴魚和鱤魚儘量和水色一體而不會出現鮮豔的色彩。鱖魚需要伏擊魚類躲藏在亂石堆,因此花紋為適合岩石的豹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