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有那么多大作家,你最喜欢谁写的书?

兵传媒


在历史的星空中,无数大文豪犹如璀璨的群星闪耀着各自独特的光芒。如果说一定要从中选出最打动人心的那一颗星辰,那么我会选: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和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百年孤独》,而他瑰丽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风格不但深受读者喜爱,也对后来世界上的很多作家——包括中国作家产生深远影响,其中就包括莫言。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生笔耕不辍,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笔者最喜欢的两部作品,就是《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

百年孤独:令人沉醉不已的魔幻现实主义伟大作品

还记得2005年暑假,即将上大学的笔者第一次读《百年孤独》,就深深被书中那些仿佛充满魔力的语句,和作者构筑起来的那个光怪陆离、如梦似幻的马孔多世界迷住了。

虽然读完后对这本书具体讲了什么内容感觉似懂非懂,但当时内心那种对作者驾驭语言和想象力的惊叹和不由自主的沉醉,却一直记忆犹新。因此后来,在大学期间以及毕业后笔者都曾相继重读过这部书,神奇的是,三次阅读,虽然每一次都能得到不同的收获,但每一次也都有一种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对作者驾驭语言和想象力的惊叹和不由自主的沉醉!

其实老实讲,至今笔者也不认为自己真正读懂了《百年孤独》,但书中表达的时空观和亦真亦魔幻的叙事手法融合而成的语言系统,读起来真的太享受了。比如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开头,短短三句话,就仿佛有一种魔力般,一下子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未知的新世界中: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篱笆和芦苇盖成的屋子,沿河岸排开,湍急的河水清澈见底,河岸里暖石洁白光滑宛如史前巨蛋。世界新生伊始,许多事物还没有名字,提到的时候尚需用手指指点点。”


霍乱时期的爱情:返璞归真,写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当时作家已经年届古稀,但依然试图打破固有的写作观念与创作模式,因此这部作品完全摒弃

了《百年孤独》时期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转而运用了一种极有分寸感的、朴实无华的笔触,通过返璞归真的方式创作而成。

与《百年孤独》出场人物数不胜数不同,《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人物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全书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可以说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纽约时报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但是读者的反应却有点两极分化,有些读者奉若至宝,有些读者却觉得失望。对于笔者而言,个人还是非常喜欢作家晚年这部作品的,虽然风格真的与《百年孤独》大相径庭。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把《百年孤独》比喻为一个意气风发、张扬肆意的少年郎,那么《霍乱时期的爱情》就是一位隐忍克制、历经沧桑后归于平静淡泊的智者。

因此笔者在读《百年孤独》时,欣赏的是作者瑰丽的语言和奇幻的想象,而读《霍乱时期的爱情》,则更多受到了爱情与婚姻、爱情与时间、理智与情感等方面的启发,同样是一段美妙的阅读体验。

其实,《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只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众多作品中的两部而已,但仅仅就这两部,笔者认为已经能奠定作家在世界文坛中的位置了。因此关于在历史中有那么多大作家,你最喜欢谁写的书这个问题,笔者的回答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

那么你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的看法。浮生如梦亦如书,专注从古今中外书籍中汲取精神养分,从书籍中那些闪闪发光的人和故事中领略世间百态。


浮生如梦亦如书


论古今文人排名第一的当是:东坡先生。

1.诗文技术,和李杜不相上下。这个作品太多。

2.文章格局,上致家国情怀,下到鸡毛蒜皮都有。

3.考试成绩,科举考试本是第一。但是被主考官欧阳修自作多情认为是自己弟子曾巩的作品,为避嫌给了第2。

3.官高至礼部尚书,至少是皇帝旁边的几号人物之一。

4.落魄之低,被下被流放海南(当时对文人的最高处罚)。

5.教书育人,他的弟子有黄庭坚,秦观这样的名人不算什么。他在海南流放是可没闲着。他教出了海南第一个状元姜唐佐。

6.兄弟情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夫妻恩爱,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

8.书法绘画都擅长,有真迹为证。

9.美食家,不单会吃还会做。创作了东坡肉。

10.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无风雨,也无晴。

11.明明是文科生,却向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气度宏大,曾经被王安石打压,被流放海南,平反后,在从海南返京的途中,却主动去看望,已经下台的王安石。我相信他绝对不是去王安石面前嘚瑟的。因为2人相见后,相逢一笑泯恩仇。

“林语堂夸他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高人;李一冰誉之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第一大才子。

我的评价是“从上到下的完人”。试问有来踢馆的吗?

******各位同学,请为苏东坡点个赞吧。*****





高空风


最喜欢的作家,当属鲁迅先生,从读小学时,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影响着我。那个小小的“早”字,手捏一柄叉的闰土,引人入胜的三味书屋,窃书不为偷的孔乙己,蘸血的馒头,阿Q精神,可悲可叹的祥林嫂……

买的第一本书就是《鲁迅文集》,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先生作品的影响。

鲁迅先生用他犀利的文字,为黑暗的社会呐喊。“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初读这段文字时,我还是小小的少年,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但是,小小的心灵还是被这几句话深深的震撼。如今再拜读,更是愈加敬佩先生。





侠女禅心


我喜欢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文章,柳青的创业史,还有周立波,赵树理,马烽,李准,杜鹏程,王汶石,艾芜,等的小说。秦牧,杨朔,魏巍,朱自清,梁实秋,沈从文,曹靖华,季羡林,余秋雨等的散文。现在的小说,我喜欢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费都看了,印象不好。他的其他作品,没兴趣看。莫言的红高梁看过一遍,不怎样。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慕名看了一下他写的蛙。翻了10多页,看不下去了。我觉得,不管别人给作家什么奖,那是别人的评价。还要看我们自己的评价怎样。不能人云亦云。莫言的作品得了诺奖,有人就高兴的不得了。唯外国人的态度是从。外国人放的屁都是香的。可笑。


我发的名字不是中文吗


最爱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虽说感觉不如《人生》,但也是不错的!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并称陕西三大家!

贾平凹名气最大,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我还记得当时郭德纲推荐过他的一本书《自在独行》,我买来看过。后来看他的《废都》,看了一半发现这就是一本书小黄书。

陕西文学圈有一句话“你哪天也弄出个硬的,弄个枕头出来”这个典故就是出自陈忠实,他立志要写出一篇死了可以当枕头的作品。

路遥也是厉害,六年耗尽一生精血,写出《平凡的世界》,但是这本书有点不真实,有点理想化,为何这样说?因为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不太可能,两者的爱情有点脱离现实!

三者有个共同点,作品基本都源于文革后,改革前的中国社会形态!

现在的作家跟以前那个作家不能比了,不愿意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去深思了!



杨一道


历史有一位风流才子周邦彦有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当年的李师师是北宋有名花魁和皇帝和周邦彦都有联系,李师师和周邦彦聊的正合适的时候,宋徽宗推门进来了,周邦彦慌乱中躲到了床底下。把他听到宋徽宗和李师师的交谈写成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后来事情败露周邦彦被貶出京城,但他的诗也备受推崇



为什么这么lazy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家,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安东尼只能选择当代作家路遥。

喜欢路遥是因为他最著名的作品《平凡的世界》。记得是上大学无聊是看的这部书,看完后便深深的被吸引住了。正如书的名字,我们都是普通的人都生活在这个平凡是世界中。做为一个个体我们很难去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世界的态度。

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两人是出身贫苦的农民,但是他们没有逆来顺受!他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对面对生活!如少平只身去黄原揽工,少安带领队员搞生产责任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生活条件,同时他们也获得了内心的满足。

路遥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将自己关在宾馆房间内,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全部对于生活的渴望倾注于这部作品里。在完成这部作品后不久便去世了

我一直觉得路遥不只是一个作家,他是一座人文精神的丰碑!



三个兄弟一首诗



这个很难说,没有最喜欢,只有更喜欢。

的确,翻开浩瀚中华文学史册,有很多光芒万丈史海钩沉的文化巨子,撑得起千古大作家的美名。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想起他,都会因为其才不世出的卓然文学成就和文化观点而虔诚仰慕,顶礼膜拜。

一度很喜欢先秦文学,就开始崇拜老子,庄子,屈子,孔子等文化先贤。在诸多的文化审视回眸中,我更倾向于庄子的汪洋恣肆、纵横捭阖,那才叫上下五千年光焰永在的雄文宝卷。

后来喜欢贾谊。这个短命的才子虽然早夭,但他留下的文字余韵悠长。个人最喜欢他的《过秦论》,那才是滔滔如江河一样深广而奔泻的文字。

到了唐代,韩愈怎么说都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他的奇文妙思,他的奇崛伟岸,甚而他的诘屈聱牙,都成为了一种为之仰望的巍然存在,真的可以“文起八代之衰”。

而有宋一朝,苏子那种超然散淡、妙入毫巅的笔墨才情,不由得不主动献出臣服的膝盖,直接跪倒在他的奇文面前,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河,披襟岸帻,乱石崩云。

白话文小说到了曹雪芹的笔下,已经发挥到了人间极致的无以复加,那种巅峰之上俯瞰的崔嵬嵯峨嶙峋峥嵘,真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永远是那高山仰止的珠穆朗玛。

当然了,我列举的仅仅是历史长河中文化记忆的几个代表而已,纵是这般,已经足以让世界惊艳,让世界疯癫,并为之倾倒和礼赞。

当然也还有千古耆宿文化大家一直沉没于我们的视线,比如那些贡献了无穷智慧的开山学者,文化鼻祖。但我们却在他们留存的精神养分中获得巨大的满足和无穷的慰藉。

这里不得不提一提李杜两个千古诗才。真的就像韩愈说的那样: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唯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图片来自网络


龙吟148119260


女当萧红,男当莫言。

我对于乡土文学没有抵抗力。借助文学雕刻现实,将乡土中国的发展进程糅合进一个个微妙的故事之中,文字既优美又引人深思,个人觉得乡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路遥老爷爷是乡土文学中的代表人物,但他太慈爱了。看路遥的书,就像一位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爷爷和蔼地在给你讲故事,把现实的残酷表达的很小心翼翼,以免孩子们失去对未来的希望。

现实有多残酷?每个从苦难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人都不言自明。

而莫言,就像一个玩世不恭的倔强的小老头,带着些痞气,半戏谑半直接的将真实的世界呈现在你眼前。他的《生死疲劳》、《蛙》、《丰乳肥臀》……无不带有浓重的讽刺意味。

萧红则是一个典型的字字珠玑的才女,饱经风霜之后,毫不怜悯地告诉你这个世界的原貌。也许是时代的缘故,萧红笔下的故事、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无不冷静地牵涉到生命和死亡。

最后,以萧红的诗结尾:

“朋友和敌人,我都一样崇敬,

因为在我的灵魂上,他们都画过条纹。”



小人物Suren


我读书从无计划.以喜欢程度上说分几个层次:

读后经常翻翻的,像四大名著,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元散鉴赏。鲁迅丶巴金、矛盾、林语堂、蔡元培等民国大作家的作品。

经常找着看的,贾平凹、莫言.铁凝、马末都等人的作品。路遥\\陈忠实\\郭小川\\赵树理\\孙犁\\老舍\\王蒙\\冯骥才等人作品找到必须要看看。

以上是比较喜欢的作品和作家,另外在床头放着一本贾大山小说选,这是我家乡的知名作家的作品,每篇小说中的人物,就象我身边的人,没事就看一段,引人发笑。就象茶几上的盐水花生,没事往嘴里撤两颗,咸里带香,很是那个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