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感動無數日本人的中國父親,15年"黑戶"生涯,不過含淚活著

講這個故事之初,我覺得我應當先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並不贊成這個故事的主人公,花15年的時間遠走異鄉去打黑工,可以說賠上了自己的一生;我也無法理解他女兒為何可以一邊哭著一邊享受父親的如此付出。但我尊重他,這樣一位父親值得任何人去尊重,他用自己15年的光陰詮釋了這部紀錄片的含義,人生,不過是《含淚活著》。

丁尚彪從小就倔,但可惜他沒生在一個好時代。1970年,16歲的丁尚彪響應號召,跑到農村勞作去了。每天辛苦的務農生活並沒有磨碎丁尚彪的意志,他抓緊晚上可利用的時間努力學習著英語,甚至不惜花費"巨資"買來了英文課本跟一臺收音機。

一個感動無數日本人的中國父親,15年

肯努力的人總是比旁人多一些出頭的機會,丁尚彪不久後被當地一所工廠錄用,並在此結識了位同樣跟自己一樣來自上海的姑娘,陳祈星。當時的工廠員工是人人擠破了腦袋都想端起的"鐵飯碗",雙職工家庭更是不得了。再加上丁尚彪聰明肯幹,陳祈星善良懂事,二人不僅在1981年時調回了上海,還擁有了個愛的結晶,寶貝女兒丁晽。

丁尚彪回到上海後更是打定了主意要給妻女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加上他自己又是不服輸的性格,慢慢做到了工廠的中層領導,同時還藉助工廠內補貼的補習文化技術的機會,將以前落下的那些課程全部讀了個遍。

書越讀丁尚彪的內心就越是蠢蠢欲動,他本就是個足夠倔強又有想法的人,中專的順利畢業讓他想起了在自己內心深處埋藏已久的大學夢。再加上當時正趕上出國打工熱潮,多的是人邊打工邊讀書,丁尚彪忍不住燃起了想要出去看看的念頭。

一個感動無數日本人的中國父親,15年

最終讓丁尚彪下定決心的是一封來自日本友人的信件:"日本人不要的彩色電視機、冰箱、微波爐就丟在馬路上,拾了就能用。"這對於國內連臺黑白電視機都珍惜不已的現狀來說,是多麼讓人心生嚮往。

1988年,34歲的丁尚彪準備出國留學,目的地是在上海自費留學服務中心那花5毛錢買來的招生資料上寫著的"日本北海道飛鳥學院阿寒分校"。但丁尚彪不知道的是,當時的北海道真不是什麼好去處。

跟如今的看雪勝地不一樣,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北海道還是個苦寒之地,荒無人煙。丁尚彪為了出國留學夢不僅職位被撤銷,當初免費讀的夜校也要求他將學費全部補齊,更難的是整整42萬日元(摺合人民幣3萬元)的預繳費用。

一個感動無數日本人的中國父親,15年

那個年代的3萬元是個什麼概念呢?丁尚彪兩夫妻整整不吃不喝15年,才能攢下這麼多工資。可為了可能獲得的更好的生活,二人還是拼了一把,咬牙借了這42萬日元,才讀小學的女兒丁晽跟妻子陳祈星含淚揮別丁尚彪,從此就是15年的兩地相隔。

之後的事情大家大概也都猜得到,這所謂的阿寒町本就是一個騙局。阿寒町曾經也是日本著名的煤礦區,鼎盛時期擁有好幾千煤礦職工;但隨著煤礦被廢棄,這裡漸漸失去了人煙,不甘心的阿寒町政府將廢棄中學改成語言學校,曾經的煤礦工人宿舍成為了校舍,企圖哄騙眾多中國人來到這裡帶動人氣。

比起荒涼的居住地,更讓這些中國人無法接受的是他們根本找不到工作的機會,阿寒町學校拒絕他們邊打工邊讀書。退一步說,就算同意他們打工,原本就工作崗位不夠的阿寒町,根本沒有能夠再給中國人提供打工崗位的機會。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選擇逃去東京,丁尚彪也在此列。

一個感動無數日本人的中國父親,15年

阿寒町的人無法理解為何這些中國人為了區區42萬就如此哭天搶地,他們不明白當時中日經濟差距到底有多大,丁尚彪在去阿寒町之前曾提前一個月在東京找了兩份刷碗的活,一個月就掙了十多萬日元,一天差不多相當於他在上海乾一個月的工資。

滿懷希望的丁尚彪去到了東京,以為自己能夠轉學成功,在這片日本最為繁華的土地上半工半讀,可事實卻再次給了他一巴掌,他的轉學申請被拒,他只能在阿寒町讀書,去到東京的話簽證就無法續簽。換句話來說,丁尚彪如果要在東京待著,那他就成了"黑戶"。

生存跟學習只能二選一,悲哀的是丁尚彪根本沒有做選擇的機會,家中的欠債告訴他必須得為家庭負起責任,他的大學夢在這一刻徹底破碎。但是很快他又升起了新的夢想,既然自己無法讀大學,為何不多攢些錢給女兒一個快樂學習的機會?

一個感動無數日本人的中國父親,15年

丁尚彪長達15年的黑戶生活開始了。他每天要打三份工,住的地方是一個隔出來的木板房,樓下就是房東,以至於他每天半夜下班回家時不敢有太大動作,怕一不小心吵醒房東就再也沒有這麼便宜的租房居住。

等丁尚彪每天打完三份工回家時班車早已停運,他只能靠著雙腿走回去。房間空間非常狹小,洗澡只能在隔出來的廚房中用塑料薄膜鋪著洗,吃飯也只能去超市撿剩下的菜葉,然後半夜回家做好晚飯以及第二天的便當,這個時候往往已經到了後半夜,而第二天一大早丁尚彪又有新的工作。

一個感動無數日本人的中國父親,15年

這樣的日子苦嗎?非常苦,他因語言不通曾被老闆迎面就是一個耳光,也因為過於落魄被朋友趕出家門(不知道是不是騙他去日本的那個朋友),可他始終沒有放棄生活。炒菜、刷完、工廠流水線、大街清潔工……說起來你可能不太信,一個黑戶不僅在日本就這麼生存了15年,竟還考出了5張技術資格證。

1996年,日本大富士電視臺紀錄片劇組開始跟蹤拍攝丁尚彪生活。導演張麗玲是一名日籍華人,她經朋友介紹知道了丁尚彪的事,同為在日本奮鬥之人,她也比旁人更能體會丁尚彪的不易,這部紀錄片就是後來感動了無數日本人的《含淚活著》。

一個感動無數日本人的中國父親,15年

日本這個國家生活節奏太快,資源貧乏導致人們生活壓力過大,"社畜"生活使得每年都有上萬日本人因承受不住生活的壓力而選擇自殺,《含淚活著》不僅讓丁尚彪的妻女們終於明白了這些年丁尚彪的付出到底有多麼不容易,也讓很多普通日本人哭著明白了生命的可貴,中國人如野草般堅韌不拔的生命力在丁尚彪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2004年,在日本打了15年工的"黑戶"丁尚彪終於決定回國了。這一年他不過50歲的年齡,女兒已經考入了美國一流學府,可他卻比同齡人衰老很多,牙齒都已經掉光。在離境的時候,日本海關工作人員看到丁尚彪的護照大吃一驚,站起來對他鞠了一躬。

一個感動無數日本人的中國父親,15年

這個故事講到最後,我依舊無法理解丁尚彪如此壓榨自己的付出,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讓很多人感受到了生命的重量,活著的重量。講白了這一切不過是來自於一個倔強的人心底的一些不甘,一些對於知識的渴求,以至於讓他最後付起了如此沉重的代價。

第2導師論文輔導,不需要你付出沉重代價就能滿足你對知識的渴求,真人名師一對一輔導,線上隨時隨地教學,視頻課程針對性突擊。選對了課,才是最值得的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