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好的大學在中國也許就是個排名靠後的985高校

被印度人稱作“科研皇冠上的瑰寶”的印度理工學院創建於1951年,是印度最頂尖的大學,旨在為國家培養科學家和工程師,地位相當於中國的清華北大。在印度有一句流行語,一流學生進印度理工學院,二流學生念美國名校。以它不到2%的錄取率來看,確實可以藐視美國名校。那麼印度人眼中的"科學皇冠上的瑰寶"真的如此耀眼嗎?

印度最好的大學在中國也許就是個排名靠後的985高校

印度理工學院校徽

印度人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印度理工學院是印度政府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模板創建的。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將校址選在了卡哈拉格普爾的一座監獄的廢墟上,選址在這裡是希望印度人永遠記住:人才是印度的富強之本。為了把印度理工學院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印度政府一開始就舉全國之力,把大部分教育資源集中在這所承載國家使命的學校上,每年的經費補助相當於印度其他幾千所理工學院補助總和的30倍。甚至專門制定《印度理工學院法》,立法規定不允許任何機構和個人干涉理工學院獨立行使治校的權利,絕對禁止與商業有任何牽連。可想而知印度政府對印度理工學院抱有多大的希望了。

印度最好的大學在中國也許就是個排名靠後的985高校

麻省理工學院

除了國家層面的重視,更少不了印度普通民眾的積極參與。和中國的家長一樣,印度理工學院是無數印度父母望子成龍的夢想之地,尤其是許多貧困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家長灌輸要考印度理工學院的思想。一旦實現,他們的階層、背景、社會關係將不再重要,僅憑一張畢業證就能在印度社會立足了。它不僅成為印度窮人翻身的跳板,也是富人彰顯身份的金字標籤。如此一來,印度理工學院的錄取率絕對堪稱殘酷,每年都會有50萬左右的考生報考印度理工學院,招收名額卻只有不到一萬人,錄取率只有2%。

印度最好的大學在中國也許就是個排名靠後的985高校

印度理工學院

相比於中國的大學,印度理工學院有著更多嚴苛的校規。課程安排異常繁重,每天上課時間從上午7:30到下午5:30,每學期都要修完6門理工課程、2到3門實驗課程。畢業前必須要修滿180個學分,其中必須要有20個基礎學科學分。每五個星期,學校要組織一次大型考試,考試成績要全校排名。所有在校生要在學校的安排下去至少一家企業實習。這裡的每一位學生都是百裡挑一的,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

印度最好的大學在中國也許就是個排名靠後的985高校

還有一點和中國大學也不太一樣。任何一位印度理工學院院系教授都有資格參選擁有崇高的地位的院長,任期固定為五年,但是最終由國家任命。院長卸任之後將回所在院系繼續任教,僅是個純粹的教授了。因此在印度理工學院,院長是暫時的教授才是終身的。

2000年前後印度理工學院在亞洲的實力還是可圈可點的。但是現如今這所印度最頂尖的高校,在亞洲來看只能算是二流學校,在全球來看也許只能算三流學校了。從ESI國際被引用論文排行榜來看,印度理工學院在過去十年的排名已經大幅下滑了,全球高校排名更是在400名開外了。放到中國,和清華北大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和我們一些排名靠後的985、211高校差不多。唯一的優勢,也許就是學生們不用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學習英語上,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