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人民幣發展知多少?

——欣奇經濟雜談之人民幣篇

談到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很多人腦海裡第一反應的就是“人民幣”。“問世間財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許”,可以說,這個世界上的萬千煩惱,其中有99%都可以用人民幣來解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人民幣。

人民幣如此重要,但我們真的瞭解它麼?


最熟悉的陌生“人”:人民幣發展知多少?

一、我國到底發行了幾套人民幣?

我國的貨幣歷史悠久,對於貨幣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至五千年以前,其在我國的貨幣文化歷史中佔有重要地位。為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我國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人民幣制作水平不斷提高。

1948年12月1日,第一套人民幣在我國發行,合計12種面額62種版別,成為我國唯一合法貨幣。

1955年3月1日,我國發行第二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在整體質量上有了顯著提高,鈔票樣式創新地採用了左右花紋對稱的新規格,除了分幣外,其他劵別均採用膠凹套印,10元紙幣還運用了接線印刷技術。

第三套人民幣在第二套的基礎上,對全部版別進行了調整、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幣中的3元紙幣,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面額硬幣,其圖案、花紋線條精細,油墨配色合理,印製工藝較當時較為先進。

第四套人民幣在印製工藝上進行了創新,鈔票主景均採用了大幅人物頭像水印,雕刻工藝複雜,將滿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應用在了鈔票紙面上,展現出明暗層次分明的線條圖景。

目前,我國流通的是第五套人民幣,其防偽技能增加到二十多種,主景人像、水印、面額數字較之前更加鮮明,便於群眾識別,克服了前幾套人民幣防偽措施簡單,缺少機讀性能,不利於人民幣反假及鈔票自動化處理的缺點。

然而,儘管人民幣的製作工藝越來越完美,但其長期質量仍存在多種問題。


最熟悉的陌生“人”:人民幣發展知多少?


二、人民幣發展面臨哪些問題?

1、人民幣流通管理工作貫徹落實不到位

當前,央行要求所有的商業銀行都要開展人民幣現金全額清分工作。但在實際生活中,仍存在未清分人民幣流出櫃面、各卷別未按要求進行機械清分等問題發生。同時,清分機具更新不及時、維修維護不到位等也是阻礙全額現金清分工作進一步開展的重要原因。部分銀行網點清分設備存在老舊,出現卡鈔、“新鈔當舊鈔”識別等問題,清分設備發生故障,後續維修也不夠及時。

2、銀行現金經營無法較好滿足人民幣管理要求

部分銀行對網點庫存實行限額管理,由於考核壓力,網點現金供應量較為有限,再加之網點轉型,減撤櫃臺等因素,部分規模較小的網點只能儘量滿足人民幣的日常備付要求,特別是在農村地區的部分銀行網點,每日的存取現金業務較多,缺少人力、物力配置,很難保證挑剔殘損人民幣等工作的完成質量。

3、全國假幣違法犯罪仍然活躍

儘管當前全國假幣形勢總體平穩可控,但反假貨幣工作形勢仍然嚴峻,潛在風險不容忽視。一方面互聯網製售假幣犯罪問題日益突出,呈現出網絡化、小面額、小型化趨勢,網絡銷售仿製、偽造、變造的人民幣及印製設備的事件時有發生,屢禁不止。另一方面,假幣對弱勢群體的危害影響增加,農村地區成為假幣犯罪的重災區,農村大多以現金交易為主,農村地區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相對較弱,尤其是老人群體深受誤收假幣危害。


最熟悉的陌生“人”:人民幣發展知多少?

三、哪些因素影響人民幣的發展?

1、人民幣制作工藝和防偽技術

人民幣制作工藝的水平直接影響人民幣的使用效率,當前我國現金總量持續增加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需要我國在人民幣生產領域研究新理論,儲備新知識、才能創新人民幣防偽技術和製作工藝,為今後發行下一代人民幣夯實基礎,從源頭出發提高人民幣質量、杜絕製假售假現象。

2、人民幣管理制度

人民幣管理制度是指導人民幣各項工作開展的核心所在,近年來,我國在調撥管理、貨幣管理、反假貨幣等方面出臺了多項制度,為人民幣質量提升明確了總方向。

3、人民幣機具設備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和金融脫媒的大環境下,我國銀行網點正在向“輕型化、智能化”轉型,櫃面業務辦理比例降低,網點櫃面工作人員減少,轉而增設智能銀行機具設備、提高自助設備業務辦理比重已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人民幣現金業務將進一步依託於非櫃面渠道,人民幣現金機具設備的應用及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最熟悉的陌生“人”:人民幣發展知多少?


四、如何推進人民幣高質量發展?

1、研究新型人民幣制作材料及工藝

我們要學習借鑑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理念,從人民幣防偽性能、耐用度等角度出發,充分考慮新型人民幣抗磨損、抗腐蝕等能力,開發難模仿易識別的防偽標識,研究塑料紙幣等在國外已有較為成熟經驗的技術可行性,為下一代人民幣發行做好技術理論儲備。

2、探索人民幣機具、清分流通等領域的先進技術

我們要進一步優化硬幣自助兌換機、小面額ATM機等新型機具功能。提高自助兌換機硬幣投入容量,提高各劵別硬幣篩選能力,完善數據聯網系統,使機具能夠智能識別各面額硬幣,降低前期人工篩選成本。

3、提高公眾保護人民幣意識

社會各界要開展多形式的宣傳愛護人民幣的活動,使公眾充分了解人民幣相關知識,增強公眾法制觀念,形成人人愛護人民幣、抵制損毀人民幣的良好氛圍。

4、持續保持反假工作高壓態勢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監管機構應聯合銀行業深入基層加強反假知識宣傳,加強與公安機關等部門的合作,為公安機關提供反假線索和專業鑑別支持,通力合作開展打擊整治假幣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營造人民幣流通良好環境。


看完文章,小夥伴們有沒有對人民幣的發展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呢?歡迎大家留言,一起來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