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是企业主动自救的强大动力

1. 企业对实现年度经营目标总体抱有信心

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只有信心坚定,企业才有可能通过主动采取科学应对措施,最终战胜当前所面对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摆脱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确保年初所确定的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得以充分实现,进而为国民经济的稳增长做出突出贡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对完成今年的年度经营计划、实现年度目标,总体上依旧抱有信心。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业大企业的担当。具体来看,有13.14%的企业对完成年度目标很有信心,有60.22%的企业对完成年度目标较有信心;二者相加,合计有将近四分之三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动作为,以及政府的积极帮扶,最终攻坚克难,顺利完成年度经营计划。不过也要注意到,亦有11.68%的企业对完成年度经营计划信心不足,有1.82%的企业表示完全没有信心;另有13.14%的企业表示,对是否能够完成今年的年度经营计划,目前尚难以判断。具体见图1。

信心是企业主动自救的强大动力

图1 企业对完成今年年度经营目标的信心

上述结果表明,面临严峻的疫情,综合评估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总体上对持续发展与完成年度经营计划抱有信心,但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

2. 企业全面采取措施积极自救发展

推动企业发展,根本动力还是在于内因,也就是企业自身的变革和创新。面对困难与挑战,必须靠企业自身主动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与变革,从而最大化激发发展活力,战胜困难与挑战,获得发展。一个在困境中不积极开展自救的企业,注定只能是走向失败的结局。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显然没有疫情所击垮,反而是展现了坚定的信心,并且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了自救,极大地缓解了疫情带给企业的不利影响。

“调整生产计划,做好后续安排,疫情结束后全力追赶生产进度”“创新服务方式、销售方式和管理方式”“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开展自救所采取的主要举措。问卷设计时为其企业设置了11种可能的自救措施,同时还设置了“其他”选项。实际调查结果显示,所设置的11种自救措施,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都有运用,并且在“其他”选项上,也有9.12%的进行了选择,这表明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在全方位地采取措施,谋求自救发展。具体见图2。

信心是企业主动自救的强大动力

图2 企业自救措施选择分布状况

从各项自救措施的使用程度看,“调整生产计划,做好后续安排,疫情结束后全力追赶生产进度”是利用得最多的自救策略,有83.58%的企业都选择了根据疫情发生后的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企业生产计划,并且已经着手做好后续工作安排,等待疫情结束后全力以赴追赶生产进度,以最大程度消化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企业自救的第二选择是“创新服务方式、销售方式和管理方式”,选择比例为76.28%。疫情使得企业成本上升,化解成本压力,显然需要在管理上进行创新,需要更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深挖成本节约潜力。疫情使得物流不畅、销售渠道受阻,这迫使企业不得不进行营销的创新;实际上,疫情期间,居家防疫的方式,显著拉动了线上销售的增长。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上门服务严重受阻,远程服务成为不二选择;对制造企业来说,必须在服务方式上积极创新,大力推广远程线上服务。事实上,对制造业企业来说,远程服务不仅可以克服疫情封城等类似不利因素的干扰,而且可以增强企业服务的及时性和降低企业服务成本。

“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开展自救的第三选择,有74.82%的企业倾向将向政府部门寻求政策与资金支持,作为企业面对疫情脱困发展的自救手段。疫情阻碍了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周转,企业资金周转必然将面临更大压力,资金支持成为企业脱困发展的关键需求之一。与此同时,政策上的倾斜,无论是针对个案企业的,还是普惠性的,都将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减少企业运营阻力,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