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的第六個兒子,遭到長孫無忌陷害,被唐高宗殺了

唐高祖李淵有二十二個兒子,除了唐太宗李世民之外,還有一個隱太子,外加二十位親王。李淵太原起兵之前,嫡三子李玄霸病死。李淵太原起兵的時候,庶五子李智雲被隋軍斬首。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天策上將李世民在玄武門設伏,截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李世民稱帝的時候,李淵的庶六子李元景,成了李世民活著的最大的弟弟。


李元景雖然文治武功皆非上品,但是輩分高,因此成了德高望重的皇弟。《新唐書》記載說:“貞觀初,累遷雍州牧”。

唐朝的首都長安,就在雍州的轄區之內,雍州牧的位置非常重要。唐朝的禮制,雍州牧原則上是授予皇帝嫡次子的職位。李世民在潛邸的時候,就兼任雍州牧。李元景能得到雍州牧的職位,李世民對他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李淵的第六個兒子,遭到長孫無忌陷害,被唐高宗殺了

李建成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太子李治在長孫無忌等人的擁戴之下,順理成章登基稱帝。唐高宗剛剛登基的時候,根基並不穩固,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荊王李元景是歲數最大的皇叔,宗室裡面就數他威望最高。唐高宗為了拉攏李元景,加封他為司徒。

唐高宗剛剛登基,就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事情,就是滕王李元嬰在唐太宗喪期醉酒狂歌。另一件事情就蔣王李惲貪得無厭擾亂州縣。唐高宗請皇叔李元景出面,管教滕王和蔣王。

滕王李元嬰,就是修建滕王閣的那位滕王,此君是李世民同父異母的弟弟。蔣王李惲是李世民的兒子,是唐高宗同父異母的哥哥。李元景出面,以兄長和叔父的身份,管教李元嬰和李惲。兩個跋扈王爺,礙於李元景的輩分和威望,都不敢吱聲。

李淵的第六個兒子,遭到長孫無忌陷害,被唐高宗殺了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一個輩分很高,威望也很高的宗室王爺,對於皇帝來說,是不是好事呢?對於皇帝來說,有一個德高望重的皇叔,是一件寢食難安的事情。萬一哪天皇叔登高一呼,發動一場兵變,皇帝就有大麻煩了。

許多德高望重的宗室王爺,知道自己的身份敏感,紛紛幹一些荒唐事自汙名節,以求自保。舉幾個例子,河間王李孝恭、隴西王李博乂、滕王李元嬰,就是汙名自保的高手。

河間王李孝恭,是凌煙閣第二功臣。大唐朝南邊的半壁江山,就是李孝恭打下來的。新唐書記載,李孝恭功成名就之後:“性奢豪,後房歌舞伎百餘,然寬恕退讓,無矜伐色。”

李孝恭養了一百多個美女,整天醉臥花叢,與美女行眠花宿柳之事。李孝恭對國家大事,採取了充耳不聞的態度。李世民見堂哥從一代名將,變成了好色之徒,對李孝恭非常放心。李孝恭汙名自保,因此得以富貴善終。

李淵的第六個兒子,遭到長孫無忌陷害,被唐高宗殺了

李淵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博乂是李淵的親侄兒,他的父親是李淵的親哥哥。李淵在哥哥早歿之後,承擔起了撫養李博乂的責任。李昺是李淵的親爹,被李淵追封為大唐世祖元皇帝。李博乂是大唐世祖元皇帝李昺的長孫,輩分非常高。

李淵當皇帝的時候,李博乂就是個貪財好色的混賬王爺。李世民稱帝的時候,李博乂還是個貪財好色的混賬王爺。唐高宗稱帝的時候,李博乂就是皇帝的大爺。唐高宗出於對大爺的尊崇,對李博乂委以重任。

李博乂不管國家大事,只顧吃喝玩樂。唐高宗見大爺不堪大任,只好把李博乂撤職。李博乂吃嘛嘛香,幹嘛嘛不成。唐高宗對大爺很放心,李博乂因此得以富貴善終,享年九十多歲。

李淵的第六個兒子,遭到長孫無忌陷害,被唐高宗殺了

李治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元嬰也是貪財好色的混賬王爺,《新唐書》記載了李元嬰一件 霸王硬上弓未遂反捱打的案件,原文是:“

官屬妻美者,紿為妃召,逼私之。嘗為典籤崔簡妻鄭嫚罵,以履抵元嬰面血流,乃免。元嬰慚,歷旬不視事。

李元嬰貪財好色,不僅得以富貴善終,還留下了千古名樓滕王閣。由此可見,皇帝不怕宗室王爺貪財好色,就怕宗室王爺德高望重。貪財好色的王爺,往往都能富貴善終。德高望重的王爺,結局往往是被皇帝賜死。

李元景威望太高了,他和江夏王李道宗、吳王李恪一樣,讓唐高宗和長孫無忌睡不著。唐高宗和長孫無忌,都在想辦法,除掉李元景和李道宗、李恪。

李淵的第六個兒子,遭到長孫無忌陷害,被唐高宗殺了

李恪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房遺愛謀反案。房遺愛是個喜歡沒事找事,有事卻怕事的傢伙。長孫無忌給房遺愛暗示:“只要你把謀反的同黨交出來,就算是戴罪立功,就可以不殺你。”

房遺愛以為抓到了救命稻草,就按照長孫無忌的暗示,交代李元景和李恪、李道宗參與謀反。房遺愛說:“李元景自言,曾經夢見手把日月。我以為手把日月,就是掌握乾坤的真命天子,才想擁立李元景為帝。

唐高宗和長孫無忌,以李元景謀反為由,把李元景殺了。一起被殺的人,還有吳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則是被流放,結果在半路上被逼死了。

李淵的第六個兒子,遭到長孫無忌陷害,被唐高宗殺了

長孫無忌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再後來,長孫無忌謀反案爆發。唐高宗把殺李元景、李恪、李道宗的責任,一股腦推給長孫無忌。李元景在長孫無忌死後,被追封為沈黎王。唐中宗李顯稱帝,覺得李元景死得太冤,就恢復了李元景的荊王爵位。

在我看來:“李元景之死,死於威望太高。他要是像李孝恭和李博乂、李元嬰一樣,當一個汙名自保的混賬王爺,就不會死了。只可惜,李元景沒有汙名,一念之差,就斷送了卿卿性命啊。”

本文史料來源:《資治通鑑》《新舊兩唐書》。


本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