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边关神木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边塞词出自北宋词人范仲淹之手,是当年范大人到麟州视察时,看到边塞荒凉景色,有感而作。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麟州便是今陕西神木,唐时,此处被叫做麟州,金元时期才改名为神木。

这里自古就是中原与北方民族对战的战场。那个最初把它叫做麟州的人,一定满怀美好愿望,希望瑞兽麒麟能让此地英雄辈出,保边关安宁。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这个希望并没有落空,在神木,每个时代都有英雄豪杰出世,他们时刻准备着洒血疆场,点燃神木的忠勇之魂。

忠勇杨家将


无敌杨业

古城的东北方,有一处杨家城遗址,是当年麟州刺史杨弘信的驻兵之地。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杨弘信这个名字,知之者不多,但他的儿子你一定知道,杨家将的领军人物杨业便是杨弘信长子。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从戏曲中,从影视剧中,从各种民间传说里,杨业一直是神兵天将一样的存在。

那一年,雁门关外十万辽军压阵,杨业以数千骑兵奇袭,一刀斩杀领军的辽国驸马萧咄里。自此以后,辽军畏杨业如虎,以“无敌”称之。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而杨无敌之所以如此骁勇善战,还要从他的少年时代说起。

杨家有子初长成

那是一个更加动荡的时期,父亲杨弘信自封为麟州刺史,成为一方土豪,以自家的兵力维护麟州要塞安宁。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对于自封,不少人会有疑问,还有自己封官做的?这在混乱的五代十国还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人家老杨有能力有军队,保卫着一方安宁,自封还真不算什么。

再说土豪,这也不是我说的,这是司马光说的,此处的土豪也不是现在的大金链子大手表,而是指一方豪强。

小杨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而作为长子,杨弘信更是注重对他的培养,从小学习十八般武艺,钻研兵法,并且随时可以用于实战。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那是一个大雾天,杨家父子正在城墙守卫,突然狼烟四起,契丹引兵来犯,少年杨业带一队精兵悄悄出城,把对方骑兵引到一处山涧,利用地形之便,投以礌石,击退敌兵,杨家城得以保全。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传承忠勇 生生不息

杨业成年后被送往北汉,后又效命北宋王朝,带着一家子在战场上冲杀。在一场兵力悬殊的战斗中,为保百姓撤离,杨家将坚守不退,杨业受伤被俘,在敌营绝食三日而亡。英雄殒命的噩耗传回麟州,城中百姓无不痛哭。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此后,杨家将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而他们的忠勇之风也在这里传续千年。

神木这片土地造就了骁勇善战的杨无敌,杨家将精神又在这里代代相传,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后来,神木武将辈出,明有张家将,清有赵家将,近代则诞生了革命烈士张友清。

烈士张友清

张氏四合院是古城中保留完好的古建筑之一,也是革命烈士张友清的故居。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1926年的盛夏,22岁的张友清从北京的学校返回神木,带回大量进步书刊,引导家乡的年轻人学习进步思想,成立党团组织,并组织游行,号召古城人民一起“打倒军阀”“打倒贪官劣绅”“废除不平等条约”。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自此,革命的火种播撒在了古城,共产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神木乡村。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不久后,张友清被派往西安、北平等地执行任务,此后再也没能回到神木。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我既然是一个革命党员,我的生命,自由……我的一切,就都应该交给党,党需要我怎样我就要怎样!说得明白一点,党若是需要我去死,就毫不迟疑地去死!”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这是张友清给身在家乡的大哥写的信。当时他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危险艰难,已经无从得知,但从信的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张友清作为神木男儿的铮铮铁骨,更能感受到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忠心赤胆。

1942年7月7日,张友清牺牲于太原的集中营。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鼓励身边的同志“要坚持斗争,要活下去,迎接胜利的到来”。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在那个充满理想与热血的年代里,有太多像张友清一样的神木人,甚至来不及和家人道别就血洒疆场,而那些活下来的人,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遗体,不屈不挠继续前行。

时光匆匆而过,如今,战争早已远去,但张友清的革命精神犹在,它时刻鼓舞着神木人不怕困难,勇敢前行。

治沙之战

近代以来,神木面临着新的难题,沙尘暴天气一直困扰着这座古城。

“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这是当年最真实的写照。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然而,对于神木人来说,千年的战火硝烟走过来了,又岂会轻易向风沙投降。21世纪初,神木人铆足干劲,开始和风沙做斗争。

张应龙就是其中一位,那一年他刚好回到家乡,在与村支书聊天的时候,偶然聊到风沙的事情,沙尘暴很难解决,村支书十分头疼。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可能是陕北人豪爽的性格,更是对家乡的眷恋,张应龙一口应承下治沙的任务。他以个人名义承包了42.8万亩荒沙地,开始植树造林。

但在沙漠种树,谈何容易。无数次尝试,无数次失败,看着每一次努力的痕迹都被风沙抹去,张应龙开始觉得造林这事儿是个大坑。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就这样放弃吗?不能!既然答应来治沙,就要兑现承诺,哪怕自取灭亡,就这样一条道走到黑好了。

那时的张应龙像极了一名守城的战士,他抱着绝不向黄沙低头的信念,屡败屡战,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固沙模式。

17年过去了,他承包的荒沙地,植被覆盖率由最初的3%,提高到了不可思议的70%,完成治沙面积达到50万亩。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是什么让这位归家的年轻人如此不顾一切、勇往直前?是这片滋养了无数勇士的土地,是无数先人一直秉持的忠于心、勇于行的作风。

经过古城人共同努力,这场风沙战终于打赢,到2018年底,神木各类林木保有面积达到了481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40%。昔日的荒沙已经完全被植被所覆盖,数万亩绿地郁郁葱葱,它们静静地守护着身后的古城,望着这片称之为家的地方。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从守边关的英雄,到洒热血的烈士,再到治沙的勇士,无数神木人秉承着忠勇之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挥洒着青春与热血,筑就一座忠勇之城。

更多精彩内容,今晚20:00,锁定CCTV4,一起感受神木古城的魅力


这里是神木,杨家将领军人物杨业的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