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人類的力量從來都是有限的,不能像鳥兒一樣飛,不能像魚兒一樣遊,也因為如此,人類始終都想要超越自己的極限。登上世界最高的地方,就是人們孜孜以求的眾多挑戰之一。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既然說的是攀登珠峰,就先來了解了解這個世界最高峰的"前世今生"。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藏文:ཇོ་མོ་གླང་མ;尼泊爾語:सगरमाथा,薩加瑪塔峰;英語:Mount Everest,埃佛勒斯峰)。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派曾在欽天監學習過數學測量的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佔巴以及理藩院主事勝住前往對西藏進行測繪,在1719年的木版《皇輿全覽圖》中第一次標出了此峰,稱為"朱姆朗馬阿林"。

乾隆十五年(1750年)平定了珠爾默特那木札勒的叛亂後,對西藏地圖重新實測,在1770年的《乾隆十三排地圖》上首次使用"珠穆朗瑪阿林"的名稱。"阿林"是滿語,意為"山"。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北坡國際空間站照片】

國際上在1865年正式命名為埃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經負責測量喜馬拉雅山脈的英屬印度測量局局長安德魯·史考特·華歐的提議,命名為"埃佛勒斯"以紀念其老師、前任局長喬治·埃佛勒斯(埃佛勒斯擔任局長時督造了測繪喜馬拉雅山區使用的經緯儀)。雖然埃佛勒斯本人對此表示反對,但皇家地理學會還是正式採用了"埃佛勒斯峰"的名稱。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從南部航拍,位於努布策山和洛子峰後面】

1951年時,中國地理學王鞠侯提出應使用"珠穆朗瑪峰"之名。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採用其建議,將用英文"Mount Everest"音譯的"額菲爾士峰"正式改為為"珠穆朗瑪峰",這是如今珠穆朗瑪峰之名的來源。

珠穆朗瑪峰山頂最低溫度為-60°C,最低月平均溫度為-35°C,全年平均溫度為-29°C,參照北極、南極,因此也被稱為"世界第三極"。

由於地球不是完美的球形,雖然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但是它的峰頂卻不是距離地心最遠的一點,這個特殊點為南美洲的欽博拉索山。而如果以海底山腳為起點計算高度,這個條件下的最高山峰則是夏威夷的冒納凱阿火山,高度為10,203米。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自頂向下視圖,顯示頂點的位置及其三個主面、側面】


就是這樣一座看起來無法征服的高山,從1920年代開始,前往這座世界之巔的人就絡繹不絕,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800人成功登峰。

一、1921年,第一支英國登山隊在查爾斯·霍華德·伯裡中校的率領下開始攀登珠穆朗瑪峰,到達海拔7000米處。

二、1922年,第二支英國登山隊使用供氧裝置到達海拔8320米處。

三、1924年,第三支英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喬治·馬洛裡和安德魯·歐文在使用供氧裝置登頂過程中失蹤。馬洛裡的遺體於1999年在海拔8150米處被發現,由於他隨身攜帶的照相機失蹤,故無法確定他和歐文是否是登頂成功的第一人。

四、1953年5月29日,來自新西蘭的34歲英國登山隊艾德蒙·希拉里與39歲的尼泊爾嚮導丹增·諾蓋沿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是有紀錄以來第一個成功登頂的隊伍。

五、1956年5月23日,瑞士登山隊Ernst Schmied和Jürg Marmet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二次登頂成功的隊伍。

六、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成為首次登頂的中國人,此次攀登也是首次從北坡攀登成功。

七、1963年,以諾曼·迪倫弗斯為首的美國探險隊首次從西坡登頂成功。

八、1975年5月16日,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為世界首位從南坡登頂的女性。

九、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第二次登頂,其中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首位從北坡登頂的女性。

十、1978年,奧地利人彼得·哈貝爾和意大利人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首次未帶氧氣瓶登頂成功。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1924年以來歷次攀登線路】

十一、1980年,波蘭登山家剋日什托夫·維裡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

十二、1988年,中國、日本、尼泊爾三國聯合登山隊首次從南北兩側雙跨珠穆朗瑪峰成功。

十三、1994年,臺灣登山家拾方方(本名:石方芳)於5月8日17:38登上珠峰,但在下撤途中遇上暴風雪而失蹤。拾方方為第二位登頂的臺灣人,首位在珠峰登頂中過世的臺灣登山家。

十四、1996年,1996年珠穆朗瑪峰事故,包括著名登山家羅伯特·哈爾(Robert Hall)和史考特·費雪(Scott Fischer)在內的15名登山者在登頂過程中犧牲,是史上攀登珠穆朗瑪峰犧牲人數第三多的一年。

  • 1.道格·韓森(Doug Hansen,46歲)美國籍,攻頂後回程時,在希拉瑞臺階上失足摔死。
  • 2.史考特·費雪(Scott Fischer,40歲)美國籍領隊,攻頂後回程時,在希拉瑞臺階上高山症發作失溫死亡
  • 3.難波康子(Namba Yasuko,47歲)日本籍,攻頂後返回四號營地途中失溫死亡。
  • 4.安德魯·哈里斯(Andrew Harris,31歲)新西蘭籍領隊,前往救援時失蹤,推論失足摔死。
  • 5.羅伯特·哈爾(Robert Hall)新西蘭籍領隊,攻頂後回程時,受困南峰無法救援失溫死亡。
  • 6.印度登山隊Tsewang Samanla、澤旺·帕爾喬、Dorje Morup都是回程途中失溫死亡。其中澤旺·帕爾喬被認為是20年來長眠於東北脊8500米處的"綠靴子"的真實身份。

十五、1998年,美國人湯姆·惠特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登頂的殘障人士。

十六、1998年,狄斯特法努·阿森提夫成為第一個不用供氧裝置登頂的美國女性。她在回程時因無力移動而凍死,其夫"雪豹"謝爾蓋·阿森提夫在試圖救她時失足摔死。登山者稱她的遺體為"睡美人"。2007年,當年曾試圖救她的Ian Woodall專程上山埋葬了她的屍體。

十七、1998年,著名英國探險家貝爾·格里爾斯與朋友登上珠峰,成為當時最年輕登頂者。

十八、2000年,尼泊爾著名登山家巴布·奇裡從大本營出發由北坡攀登,耗時16小時56分登頂成功,創造了登頂最快紀錄。

十九、2001年,美國人維亨邁爾成為世界上首個登頂的盲人。

二十、2006年5月,19歲的英國探險家James Hooper和Rob Gauntlett從北側成功登頂,並打破紀錄成為當時最年輕登頂者。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登山者沿洛子峰攀登固定繩索】

二十一、2008年5月8日,北京奧運聖火珠峰登山隊隊員抵達珠穆朗瑪峰峰頂,並點燃火炬進行約200米火炬傳送。

二十二、2009年,臺灣登山者江秀真成為首位從南、北兩側均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女性。

二十三、2010年5月22日,英國人普伊(Lewis Gordon Pugh)在珠穆朗瑪峰上的冰湖裡遊了一公里,費時22分51秒,成為珠峰長泳的第一人。

二十四、2010年5月22日,來自美國加州13歲少年喬丹·羅麥羅從北側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成為迄今為止世界最年輕登峰者。

二十五、2012年5月19日,日本山梨縣的73歲女登山家渡邊玉枝於當地時間上午7時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成為年齡最高的女性登頂者。

二十六、

2013年5月23日,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於80歲時,第三度登上珠穆朗瑪峰,成為最年長的登頂者。

二十七、2014年4月18日尼泊爾雪崩,造成16人喪生,是人類1950年代首次登頂珠峰以來遇難人數第二多的事故。

二十八、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地震,導致18人遇難,百餘人受傷或失蹤。

二十九、2016年5月23日,32歲美國登山家瑪麗莎·阿諾特(Melissa Arnot)在不攜帶任何氧氣補給裝備的情況下,成功由西藏珠峰北側登頂,成為世界非尼泊爾裔攀登珠峰次數最多的女性(6次)。

三十、2017年5月21日,香港女教師曾燕紅,7年前為鼓勵學生許下登珠峰的承諾,兩次登峰遭遇地震、雪崩,身受重傷,第三次終於從南坡登頂。


但同時,珠峰也成了數百名登山者永久安息的長眠之所。約有近300人喪生在登峰途中。大多數喪生在8,000米以上,雪崩和意外滑落是最大的原因。

攀爬珠峰有一個必須遵守的“兩點鐘規則”,即要在下午兩點前完成登頂,否則必須回頭。美國登山家史考特·費雪(Scott Fischer,40歲)就是在第五次攀爬珠峰時意外喪生,即因為過晚登頂下山時遇大風雪喪命。

而在殞命的登山者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這位被稱為"綠靴子(Green Boots)"的登山者。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登山者所攝綠靴子照片】

這位登山者遇難的位置在東北嶺登山路線上海拔8,500米的石灰岩山洞中。

"綠靴子"的身份一直未得到官方確認,但一般認為這位遇難者是1996年攀登珠峰的28歲印度登山者澤旺·帕爾喬(Tsewang Paljor)。

帕爾喬是印度邊防警察的一名軍官,生長在在喜馬拉雅山腳下薩基村。1996年5月10日他與其他五位印度登山隊員一起攀登珠峰。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澤旺·帕爾喬】

不幸的是,登山隊遇到了罕見的風暴,隊伍被打散,帕爾喬和兩個隊友遇難。那一天是珠峰登山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南北坡共有8名登山者遇難。

帕爾喬倖存的隊友在下山時第一次發現了他的遺體,據倖存者所說,帕爾喬就蜷縮在這個石灰岩洞穴中,很可能是為了躲避風暴,不幸的是最終沒有逃過一劫。

20多年來,"綠靴子"就以這樣蜷縮的姿勢側躺在這個洞中,由於這裡是東北山脊的必經之路,幾乎所有從這條路線登頂的人都會看到他。曾7次登頂珠峰的探險家諾埃爾·漢納說:"每一個登山者,尤其是從北坡上山的人都知道"綠靴子",大約80%經過的人都會在'綠靴子'那裡停下休息一會兒,要錯過他幾乎不可能。"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紅圈處為"綠靴子"所在地】

"綠靴子"成為了攀登珠峰道路上的"警示",提醒著每一個途徑於此的登山者這趟旅途的危險。

在攀登珠峰遇難的近300位登山者中,絕大多數都留在了他們的追夢路上。除了"綠靴子",多年來因為喪生在必經之路上而成為後來登山者"警示"的遇難者還有上面提到過的北坡的“睡美人”(遇難於1998年的美國女登山者狄斯特法努·阿森提夫)以及南坡的“席地而坐者”(遇難於1979年的德國女登山者)。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睡美人"狄斯特法努·阿森提夫】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席地而坐者"】

由於處理遺體是一件涉及金錢、生命、倫理的大問題,因而導致多年以來只有極少數的遺體被運回了山下。

要想將遺體運下山,至少需要8個擅長登山、常年做嚮導的夏爾巴人來完成。由於海拔8000米以上是人類的"死亡海拔",連呼吸甚至正常思考都異常艱難,按照登山者的話說"人像喝醉酒一樣"。

而一具凍住的遺體需要從堅硬的冰封中艱難鑿出來,並且要連帶著大量的冰塊運下山,最重的遺體能達到150公斤重之多。這對於運送遺體的夏爾巴人來說同樣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因而幾乎是難以完成的艱鉅任務。

而且運送遺體價格不菲,很多遇難者家屬無力承擔這樣的費用,不得不將親人留在渺無人煙的珠穆朗瑪峰,甚至有很多遺體十幾年來都無人認領,也只能將他們留在這個他們拼了命都要去的地方。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由於氣候變暖,珠峰上的冰雪也出現了融化的現象,一些雪藏多年的登山者遺體重新暴露在荒野。"尼泊爾登山協會"前任會長昂·策爾林說,"因為氣候變暖,冰層和冰川正在快速融化。在冰雪下隱藏多年的屍體暴露出來了。我們已經把近年喪生的一些登山者的遺體運下山,但是埋了好多年的屍體現在也開始露出來了。"融化的遺體將會產生安全問題,這成了珠峰兩側國家新的棘手情況。兩側國家都已經陸陸續續運下了多位遺體,希望這些登山者們能夠找到好的歸宿。

┃雜談┃登山者不惜代價都要征服的頂點—珠穆朗瑪峰

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