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養成小奧祕,不可忽視的投資回報率

理財養成小奧秘,不可忽視的投資回報率

你好呀,夥伴

選擇決定結果,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第一章:1萬元,利用時間來翻倍。

1萬元,很容易讓人想到30年前【萬元戶】,想當年,正常的一個教師月工資最多也就200~300塊,1萬塊相當於不吃不喝將近4年的積蓄,各位夥伴可以盡情按照自己的現有收入來腦補一下,當年的萬元戶現在是什麼水平。

1萬元,現在看來,可能只是一筆小錢,但是理財的精髓,就是【勿以財小而不理】和【拿時間換收益】。如何打理這1萬塊呢,若干年後得到的回報是不同的,當基礎比較小的時候,如果想得到豐厚的回報,那麼可以選擇高風險,高利潤的理財方式,或者是長期理財時間,只有這樣才能收益最大化。

1:最懶惰的選擇——銀行活期

目前活期利率是0.35%,那麼1萬元就這麼放在銀行裡不管它,十年之後,1*1.0035^10=1.03556,十年時間增長力355塊錢,十年的收益是3.55%

2:最簡單的選擇——銀行定期

目前一年期的定存利率大致為1.5%,那麼1萬元放在銀行,每個轉存一次一年期,十年後,1*1.015^10=1.1605萬,十年期間漲幅1650元,十年收益是16.5%,如果3年定期,利率是2.75%,每隔三年去轉存一次,九年後,漲幅2684,收益是26.84%

3:最穩健的選擇——國債

三年期國債利率是4.92%,5年期國債利率是5.32%,1萬元買2個5年期的國債,十年之後,1+1*0.0532*10=15320,收益5320,十年收益是53.2%

以上幾種都是把錢放在銀行裡,不需要自己操心去,最大的優勢是,只要銀行不倒閉,你的1萬塊,十年之後一定是可以連本帶利全部可以拿回來的,可以看的出來,即使是放在銀行裡,不同的方式儲蓄,最後的收益相差15倍,如果本金放大,那麼收益值相差可以說是天壤之別,355塊和5320收益的差距,有沒有被嚇到了?

4:購買保本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因為風險高低不同,預期的年華收益也不盡相同。網絡上有很多理財產品都是可以查詢到收益利率的,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一定要看清楚合同,自己所選擇的產品是否保本,因為年化收益只是預期,預期就是存在風險的。

保本理財年化收益在4.5%,十年之後,1*1.045^10=1.5529,收益5529元,雖然年化收益率比國債年化率要低,但是這裡有個複利的算法,這便是複利的魅力所在。

當然,如果選擇了不保本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致為6%,在每年都按預期那回本金和利息的情況下十年之後,1*1.06^10=1.7908,收益7908元,收益是79.08%,如果年化收益達到7.3%,那麼1萬塊錢十年是可以翻倍的。

5:風險匹配,選擇P2P

P2P因為最近頻繁跑路,但收益確實可觀,選擇P2P平臺切記不可盲目,目前某平臺一年期的收益是9.3%,十年之後,1*1.093^10=2.4333,收益14333,元,收益高達143%

6:膽大心細,股票和基金

如果覺得十年翻倍還不足以超越CPI,而且1萬塊錢也確實沒有更好的選擇了,不妨大膽嘗試基金或者股票。風險最高的股票為例,一個嚇人的12次漲停,1*1.1^12=3.1384% 收益21384元,收益高達200%。

在這裡有沒有發現一個奧秘,就是財富的增長,與時間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合,只有時間足夠久,財富的增長,投資的回報利率會無限的上升,這也是為什麼說明金融與傳統的投資有所不同。

理財養成小奧秘,不可忽視的投資回報率


第二章:炒股不如定投基金

基金,英文叫做Fund,廣義上說,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一筆資金,比如說信託就是一種基金,或者反過來說,基金也是一種信託,因為前提有了信任,所以客戶才放心的把錢交給你搭理,設了一個基金。就像支付寶的slogan,叫做支付寶,知託付。

基金是我們普通老百姓理財的重要工具之一

因為它的投資品種非常豐富,從高風險到中等風險再到低風險一應俱全,各種投資者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並建立自己的資產配置。而基金投資門檻又很低,從1000元起賣,自從餘額寶橫空出世,選擇許多基金門檻都降到了100塊,或者是1塊,甚至有的1分錢都可以起投。

如何選擇性價比最高的基金呢?

這裡主要是說一下,α/β/△,三者的情況,看到這個很多人都頭大了,是不是想到了初中時期在上數學課的時候?

β係數越高,市場一波動,基金的漲跌就會更漂亮

β係數,因為股票和債權的風險是負相關的,可能債權上漲2%,股票會下跌10%,β係數和這個有點相似,但它不是股票和債權之間負相關性,而是指的股市內部的,大盤走勢和具體某一個基金走勢之間的正相關性。更準確的說,是某一個基金和這個基金的業績評價基準之間的相關性。

舉個例子:如果說業績評價基準或者是大盤上漲10%,這個基金也恰好上漲10%,它們倆的走勢是100%完全吻合,那我們說的β係數不多不少正好是1,而當大盤上漲10%,這款基金上漲11%,當大盤下跌10%,基金也就下跌11%的話,那麼β係數就是1.1,反過來說,當大盤上漲10%,基金只上漲9%的話,那β係數就是0.9

α係數越高,意味著你的基金經理越NB

α係數,是因為β基金轉到的錢都是大盤本身上漲的,你這個基金漲了,人家基金也漲了,但對一個想要戰勝市場有所追求的基金經理來說,這就體現不出個人的水平,當然,如何才可以體現出經理的投資水平呢?當大盤上漲10%的時候,經理管理的基金卻上浮了15%,但卻不是因為β係數是1.5所以我才漲了15%,而是這隻基金的β係數可能只有1.這就意味著15%的收益中,只有10%是由於大盤正好上漲了10%而帶來的,屬於β收益,還有5%則屬於超額收益。

買基金也要看性價比

α係數和β係數屬於專業性的概念,對於普通投資者不需要去研究的很深,只需要知道,想要在牛市中賺錢,最好就去挑選那些α係數和β係數比較高的基金。

我們都希望投資賺到的錢越多越好,但是如果想賺的錢多,就要冒風險越大,這是任何投資市場都顛撲不破的真理,所以我們要尋找的就是冒相同的風險前提下,哪個基金能夠給我帶來相對更高的回報,或者說在給我賺回的錢一樣多的前提下,哪個基金所冒的風險相對更小。

理財養成小奧秘,不可忽視的投資回報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