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高管降薪、蘇寧強迫員工賣貨:特殊時期,你“被降薪”了嗎?

3月9日上午,攜程CEO孫潔發佈了內部信稱,從本月開始自己和梁建章開始0薪;公司高管高層也提出自願降薪,最低半薪,直至行業恢復;其它員工暫緩漲薪;服務部一線員工可正常調漲薪資。


攜程高管降薪、蘇寧強迫員工賣貨:特殊時期,你“被降薪”了嗎?


內部信中,孫潔提到,相比整個行業來說,攜程擁有最強的資金儲備,同時我們也應該擁有最強的應變和判斷力,來迎接長期的挑戰和機遇。


短暫的韜光養晦是為了長遠的厚積薄發。相信我們大家同心協力,很快會迎來旅遊行業的再度蓬勃增長。


此消息一發出,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有稱讚攜程有擔當的;也有諷刺攜程是做樣子的;還有網友則表示,攜程這種做法是變相強迫員工自動降薪。


面對網友的質疑,攜程最新回應稱:高層外其它員工不降薪,春季校招正常開展。


疫情爆發後,旅遊業是受到衝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有數據顯示,疫情爆發後,攜程電話呼入量增長了接近二十倍,上億人次退訂,數額達到了10億量級。


攜程高管降薪、蘇寧強迫員工賣貨:特殊時期,你“被降薪”了嗎?


在許多企業紛紛變相裁員、員工統一降薪、或者直接宣佈倒閉解除勞動合同,眾多待崗在家的普通員工心驚膽戰害怕被裁員時,攜程做出這樣的舉動,且不論高層薪資多少,至少給基層的普通員工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都說疫情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人性的善惡。更有甚者說: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渡過一生。


我想,被疫情照出善惡好壞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企業。


疫情之下,大小企業都在謀生存和發展,而不管是生存,還是發展,各個企業都會採取各種措施來應對此次危機。


而也正是這些措施,讓我們能看清自己追隨許久的公司,究竟值不值得:


一. 危機當前,堅持“以人為本的公司


此次疫情,很多企業都陷入了困境。面對困境,許多公司都採取了不同的措施應對。而隨著互聯網的發達和遠程辦公軟件的普及,“遠程在線辦公“成為了許多企業的首選。


於是,穿著睡衣雲上辦公成為了全國幾億人的新體驗。


攜程高管降薪、蘇寧強迫員工賣貨:特殊時期,你“被降薪”了嗎?


一開始,大家對於這種在家“雲辦公“的模式還充滿了新鮮和好奇。但隨著時間一長,許多網友開始吐槽“雲辦公“模式了。


有網友表示:以前在公司上班好歹還是996。現在好了,因為在家辦公,工資一分沒漲甚至還降了,但辦公時間卻升級成了007,甚至達到了隨叫隨到的模式。有時候半夜11點了,還在改方案。


網絡上,吐槽“996變007“的並不在少數:本來以為在家辦公可以偶爾偷個懶,現在發現,只要超過5分鐘不在線,領導就會直接@過來。而不管是半夜12點,還是凌晨5點,老闆的消息更是說來就來。


誠然,在家辦公足不出戶,減少了通勤的麻煩。但同時,因為在家辦公,工作和時間界限往往會被模糊,無形之中,許多人的工作時間就之間變成了“007“。


攜程高管降薪、蘇寧強迫員工賣貨:特殊時期,你“被降薪”了嗎?


這個時候,公司是否以人為本就會體現出來了。


在公司辦公,工作時間是固定,不存在問題。但是在家辦公,每個人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都不一樣,最人性化的做法不是強行規定“坐班時間“,也不是直接變成“隨叫隨到“的007,而是給出一定的工作任務和截止時間,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習慣來自由安排。


這種根據每個人情況不同的“個性化工作計劃“的設定,既可以避免有人渾水摸魚、趁機偷懶,又可以避免拖延和效率低下導致的工作時間無限延長。


在日本,企業進行商業談判時,經常運用一個叫做“最後期限策略“的方法。主要就是通過向對方表明他們只有有限的時間去獲得某種好處來增加順從。


所以,在特殊時期,企業被迫選擇遠程辦公時,如果能夠根據最後期限法則,讓每個人制定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化工作計劃,不僅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還能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用心和體貼。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二. 跳出固有模式,積極開拓新的業務模式


我們都知道,在這場疫情中,像攜程這樣的文旅行業是重災區。


而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危機,攜程在經歷了保障消費者權益、幫扶產業鏈供應商為主的“戰疫”第一階段後。


已經開始了戰疫”的第二階段,聯動數百個目的地、全產業鏈資源方共同啟動了“旅遊復興V計劃”。


在任何一場危機面前,如果企業不能靈活調整策略、積極開拓新的模式,而只能通過降薪、裁員這些措施被動型面對危機。


那麼,即使能夠僥倖逃過這場危機。面對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也一定會被打垮的。


03年非典,馬雲結束了“中國黃頁“網站,建立了我國第一個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淘寶,開啟了對電商世界的新探索;


今年,疫情爆發之後不久,面對餐飲業的困境,電商平臺盒馬生鮮就宣佈,聯合大部分餐飲企業,提出“共享員工”的模式,借調對方員工臨時到盒馬上班。


攜程高管降薪、蘇寧強迫員工賣貨:特殊時期,你“被降薪”了嗎?


這一舉措,不僅緩解了盒馬暫時的人手不足問題,也幫助這些餐飲行業解決了人工成本問題,更保障了員工的基本收入。可以說是一舉三得的新模式。


相比盒馬的創新性應對,同樣是電商界的大企業,蘇寧就採取了向內的固有模式應對。


前段時間,蘇寧員工在陌陌上爆料:蘇寧現在強迫員工微信加好友建群賣貨,加微信好友最少要打2000人,賣夠3000元,同時工資打7折。


此前蘇寧也被爆出要求全員賣貨,總金額達到1000元以上,完不成恐被罰錢。


攜程高管降薪、蘇寧強迫員工賣貨:特殊時期,你“被降薪”了嗎?


現在的企業和員工的關係,早就不是一輩子負責制了。


對於員工來說,換工作、跳槽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保障員工的前提是,企業首先能正常運營。


如果一個企業,在應對危機時,沒有創新的思維和靈活的應變。那麼,即使員工逃過了當下的降薪、裁員,日後也會面臨新的挑戰與困難。


現代社會,企業創新能力已經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發展指標和管理內容了。


而這種創新,不僅僅是體現在企業的日常生產運營和管理中;更體現在面對危機和挑戰時的應變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