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醫生界的李佳琦",他是被醫生耽誤的"文案鬼才"

最近在廣告圈有一位"硬核"醫生火得一塌糊塗,上完熱搜還刷屏!!

他就是張文宏醫生,說話一針見血,張嘴就是妙語連珠。

人稱"寶藏醫生"、"醫生界的李佳琦",甚至有人說他是一個被醫生耽誤的文案鬼才。

人稱

聽見了嗎?

從前是防閨蜜,現在要防同事。

好了,回過神來,進入正式話題。

人稱

人稱

我們來捋一捋,張醫生在疫情期間講過的段子。

句句有理,句句入腦入心。


大道至簡才是硬道理

張醫生這兩句簡單直白的文案——無論是"防火防盜",還是"討價還價",都是來自大家已熟知的句子。比如前者,來自"防火防盜防閨蜜"。

人稱

人稱

人稱

簡直是抓住文案的精髓啊!

沒有故作高深,也沒有拐彎抹角,通俗易懂,簡單有力,讀起來朗朗上口,更容易被不同的群體認可,直戳內心。

人稱


"土味情話"與"詩意",一個不能少

張醫生講起"土味情話"來,還真是手到擒來。

就連大家熟知的"歲月靜好"也被貼上了土味標籤。

人稱


敢自嘲,懂自黑

為了奉勸大家,把運動當成一種休息方式。

張醫生不惜拿自己的槽點開刀,說沒有鍾南山院士的perfet身材,只能沉迷於"不動腦筋"的劇情。

人稱

別人問他,如何看待現在自己成為新晉網紅現象時,他不僅沒有流露到一絲自豪,還毫不避諱地調侃道…

人稱


用數據說話

張醫生曾把流感肺炎和SARS的相關數據拿來對比,一下子就發揮了溫馨提示的作用。

用數據說話,不僅勝過千言萬語的醫學知識,還提升了每個人對疫情現狀的感知度和信任度。

人稱

關於摘口罩的時間,張醫生也按照月份給大家劃重點,明確指出1-2個月;

用直觀的溝通方式,提振每個人的抗疫信心。

人稱

所以說,與其自說自話,不如擺數字增強事實感知,畢竟數據都是非常有說服力。

人稱


說好聽的話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被表揚。

張醫生的文案裡,我們會發現他喜歡夸人。

即使是看似在後援支援的護士,宅家的普通市民,還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張醫生對於不同社會角色,都給予了不同的肯定和認可。

人稱

人稱

人稱


講好故事,才是最接地氣的營銷

如何區分流行性感冒和感冒,是當下很多人的知識盲點。

由於專業問題,我們也會缺乏精準的判斷力。

於是張醫生將流行性感冒跟感冒擬人化…

人稱

人稱


換位思考

張醫生化身為老師角色,把自己融入學生的場景,跟他們做朋友,用同齡化的語言溝通;而不是站在高高在上的醫生視角,強行的輸出防疫知識。

人稱

對於愛情和親情孰輕孰重的歷史難題,進行了一場靈魂的拷問。

人稱

張醫生其實也是真性情,說話有血有肉。

人稱

不僅如此,還善用關聯句式傳遞樸實的道理。

人稱

人稱

看完張醫生的金句盤點,原來…

張醫生是一位被醫生耽誤的"文案鬼才"啊!

所以,千萬不要讓醫生寫文案,不然你真的會後悔的!

人稱

你被哪句金句圈粉了呢?

評論區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