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瑜伽教練們該如何讓自己生活的更好?

2020年新年伊始,我們被新冠疫情搞得措手不及。無數醫護人員成為時代英雄,而作為普通大眾待在家裡便是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最大貢獻。健身房、瑜伽館何時能夠開業至今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在這逐漸慢下來的一個多月裡,我回顧逝去的2019年,發現有兩個現象值得我們瑜伽人一起思考。

疫情之下,瑜伽教練們該如何讓自己生活的更好?

01:瑜伽教練該如何讓自己生活的更好?

瑜伽教練的入門門檻幾乎沒有,所以市場上有非常多的瑜伽教練。瑜伽練習者和瑜伽館雖然也在不斷的增多,可是瑜伽教練的生存空間並沒有變大,更沒有變好。

很多瑜伽教練的收入並不高,以鄭州為例:兼職瑜伽教練的會員課單節課時收入70—100元,月收入能超過6000元的已經屬於高收入了。在吃不起豬肉的年代,這樣的收入還要支付動輒過萬的進修學習費用。不少瑜伽教練以為跟著名師學習後就可以提高收入,學完後才發現依然要用原來的知識和技術一節課一節課賺錢。對於瑜伽館主來說生存也不容易,每個月高額的房租、水電費是必須要支付的,而能壓縮的開支也只有教練工資。於是當有新教練應聘,哪怕一節課時費能省10元,館主也會毫不猶豫的換那個更便宜的教練。

不知道作為瑜伽教練的你,是否有過此類經歷:刷信用卡去交學費,工資不升反降,還欠了一堆信用卡?館主為壓縮開支不斷聘用新教練,減少你的排課量?健身房閉店老闆跑路,還欠著你半年的課時費?有沒有覺得自己的辛苦付出好像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因此寒了心想要遠離這個行業,重新找工作?


02:練習瑜伽多年的瑜伽教練,自己的身體反而越來越糟糕了?

很多瑜伽教練能走到瑜伽這條路上都是從自己不太好的身體開始的,最開始自己的身體確實在變好,也正是因為此你才想從事這個職業,想去傳播健康。經歷2-3年的勤奮練習和認真上課,你發現自己的身體好像哪裡有點不對勁兒:走路的時候總能聽到髖關節、膝關節的聲響;例假的週期越來越長,量卻越來越少;呼吸變得急促和短淺,情緒也開始不受控制;每次自我練習過後再也沒有了剛開始瑜伽時的輕鬆與舒適,反而增添了更多的疼痛和急躁?腰背疼痛的時間越來越長,尤其是在練習過深度後彎後,後背的僵硬和緊張如影隨形?

瑜伽教練教授的就是自己練習時的經驗和感受,每次下課總有會員圍著你問:怎麼改善生理期問題;怎麼改善髖關節彈響;怎麼改善腰背部疼痛?怎麼改善失眠焦躁情緒......你該作何回答?一方面你確實知道瑜伽是對身體有益的,很多身體問題都會因為練習瑜伽而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你自己的身體並沒有因為練習瑜伽而變得更好。你只好對會員說:不要著急慢慢來,多上課多練習,練習的時間夠了很多問題都會解決的。你一邊心疼著自己、心疼著會員,一邊心底又升起對瑜伽又愛又恨的情緒,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繼續上課和自我練習......

疫情之下,瑜伽教練們該如何讓自己生活的更好?

因為這場疫情,很多瑜伽教練開啟了線上直播課程,甚至有些瑜伽教練培訓課程也在做在線培訓。原本瑜伽傷害隔三差五就會被翻出來炒炒,這樣一來我預計因為錯誤練習瑜伽而受傷的人也會增加的。看了很多教練們的直播後,我覺得有的教練其實是在自黑,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主播的。瑜伽的功效在於呼吸和身體的對位,在於正確的練習體式,內觀身心,鬧哄哄的集市般的體式直播,哪裡還有瑜伽的影子?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相信所有的瑜伽教練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在瑜伽上。我們同會員一起進步,在會員無助時給予鼓勵和幫助,在自己迷茫時認真練習和學習。我們在瑜伽的道路上堅持、堅守,經歷著一場疫情,我們堅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瑜伽,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期待,我們一定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0年,我們繼續加油!親愛的,如果這篇文章引起了你的共鳴,請留言分享你的經歷和思考。我們共同探討問題的解決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