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網絡考試弊端大,為什麼有些老師明知,卻還要這樣做呢?

辛勤的工程師


先明確網絡考試的弊端是指什麼,就是指學生在沒有監考老師監考的情況下,容易作弊或者輕視從而不認真對待考試。但在疫情和應試教育的情景下,網絡考試是老師無法選擇中的最好選擇。

對那些自制力強、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來說,網絡考試和學校考試沒有多大差別,他們依然會去認真考試的,所以,不能因為部分學生作弊,就不進行網絡考試,那樣的話,這些學生就虧大了。

而對於那些自制力差、容易作弊的學生來說,考了也總比不考好,那些考生即便做弊,也不至於全部試題都做弊吧,多少應該還有不作弊完成的題吧,做多做少總比不做強,總不至於讓學生的應試能力完全荒廢吧,況且,如果家長能很好的配合,學生作弊也會減少很多,這也算最大程度的降低疫情所造成的損失吧!

再說網絡考試一般都是自查性質的,只是讓學生、老師、家長了解前一段時間學習的掌握情況。即便是做弊的學生,也只是自欺欺人,自己心裡應該很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這也算達到考試的目的了。

最後補充一點,老師的絕大部分行為,對也好,錯也好,都是學校佈置要求的,希望大家不要隨隨便便就把黑帽子扣在老師頭上。

最後,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冬踏雪夏賞荷


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沒搞清楚考試的目的。考試按功能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選拔性考試,比如中考,高考;第二種是檢查性考試,就是平時的各種考試。你提到的網絡考試其實是第二種,目的是對前期學習情況的檢查,發現知識掌握情況,查漏補缺。所以考多少分並不是特別重要,主要是發現問題。大部分學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不會作弊,但是作弊的學生,問題就不是單純的學習問題了,思想意識,甚至是三觀不正,應引起家長的關注了!

話又說回來,畢竟是孩子,不一定能正確理解這個事,所以家長就得協助老師充當監考官了。教育孩子不光是學校的事,家長更應該出力不是?再說了特殊時期,大家都得特殊對待,比起那些在抗疫一線作戰的逆行英雄們這又能算什麼呢?

盼望疫情要結束,一切迴歸正常!





尹凡的禪房


非常時期特殊對待,

我們知道網絡考試弊端大

但是我們在再反過來想一想

考試弊端雖大

但是比起來不去考試

還是有好的一面的

就如同做雖然會做錯

但是還是比不做的好

我這樣說,你是不是認同呢



跳出圈子看圈子和你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白什麼是考試?其次要清楚考試的目的是什麼?

考試是對老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的檢測和水平的測定。一般分為階段考試、結業考試和升級考試(分選拔性考試和合格性考試)。所以說,“考考老師法寶,分分學生命根”是很片面的,考試不單單考學生,也在考老師。考試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環,現在出於多種原因逐漸把“考試”改為“測式”或“評估”了,其實是換湯沒換藥。

知道了什麼是考試,也就清楚了考試的目的。一是檢測教學效果,為的是讓師生更好地清楚本階段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以便查漏補缺,更好地因材施教;二是測定考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以便合理分流,達到因材施教或量才使用。

再談一下網絡考試,準確點應當叫在線考試。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智能化提升,人工智能已經應用到很多領域,並且還在迅速展開。網絡考試不僅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而且還能對部分題型及時做出評定,然後對考試成績數據進行分析並給出下一步的決策建議。這種快捷、準確、省時、省工是傳統考試所不及的。

考試不僅是考知識和技能,更是考人品。你所說的弊端應當指的是考試不嚴格,會有作弊現象,導致成績不真實。誠信是為人之本,也是立足之本。分數固然重要,但如果想以後立足社會,品格更重要。每一個老師都知道這些,所以才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品格,使其更早更快成人成才,希望同學們能夠理解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