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出世界最大核電脊樑!打破3項世界紀錄,開創制造領域先河

核無疑是具有震懾系列的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也給這時代帶來了很多的驚喜。現在中國擁有自己的核武器,那麼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保障自身。 核反應則是核武器的關鍵所在,而讓其安全為人類提供能量的就是核電站。近日中國軋製出來世界最大無焊縫奧氏體,不鏽鋼環形鍛件成為核電站的重要脊樑而引發廣泛的關注。這個世界最大的無焊縫奧氏體不鏽鋼鍛件將作為第四代核電機組核心部分的支承環,將會承受著高達 7000噸的重量。

中國造出世界最大核電脊樑!打破3項世界紀錄,開創制造領域先河


中科院打造的150噸鋼鐵巨無霸承擔起核電站的脊樑

據瞭解,此項無焊縫奧式體不鏽鋼鍛件是濟南中科院科研人員,經過十幾年不斷研究創新出來的成果。此不鏽鋼鍛件長度在15.6米左右,而重量達到了150噸,堪稱世界鋼鐵“巨無霸”。在第四代核電站機組中,它擔當著重要的保護角色,不僅是安全屏障,還是壓力容器邊界,相當於整個堆容器的“脊樑”。它能擔當如此重要的角色主要還是由於其性能強勁、質量穩定以及強度均勻的特點。

中國造出世界最大核電脊樑!打破3項世界紀錄,開創制造領域先河


中國製造的不鏽鋼環形鍛件誕生就打破3項世界紀錄

在它剛剛被創造出來就有三項記錄被打破,首先是最重的不鏽鋼胚料,其次是它成為了世界直徑最大的鍛件,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創造了金屬構築成形技術實現200噸級金屬鋼胚分級構築成形。此項技術的核心就是以小制大,化整為零。最為可貴的是,金屬構築技術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可以建造強度大、質量優質的大鍛件,打破了以前傳統大鍛件思想。而整體無縫焊接,均質化程度高以及組織均勻性好等都是金屬構築的技術特色。傳統的大鍛件構築技術需要大鑄錠作為基礎,也就是所謂的“以大制大”。

中國造出世界最大核電脊樑!打破3項世界紀錄,開創制造領域先河


金屬構築形成的鍛件比傳統的鍛件性能更加出色

通過傳統技術來打造此不鏽鋼大鍛件至少需要澆鑄250噸級的鋼錠。而且大斷面鋼錠在整體的凝固過程中會產生“尺寸效應”,也就是凝固時間、冷卻速度都會隨著尺寸的加大而效率低下,導致鋼錠出現疏鬆、粗晶等現象,嚴重影響大鍛件整體性能。同時傳統的巨環形鍛件在製造時避免不了拼焊環節,大致有7-8條焊縫會出現成為此大鍛件的薄弱部分。而金屬構築形成技術則將這些問題統一解決,僅僅使用了200噸原料鋼坯就軋製成形。而且完全不存在焊縫,使得大鍛件整體強度均勻統一,性能穩定,安全係數高。

中國造出世界最大核電脊樑!打破3項世界紀錄,開創制造領域先河


金屬構築技術打造的鍛件開創了各大行業製造的先河

目前各大行業的大鍛件已經開始運用金屬構築成形技術製造,節省成本的同時讓大鍛件的整體性能得到全面提升。金屬構築技術在企業使用中效果還是令人滿意的。不過這項技術需要真空電子束封焊輔助,對付一些難焊、不可焊金屬就有些乏力了。但總體而言,金屬構築技術對於鋼鐵行業來說是一個新的機遇。這項技術的環保、高性能讓其可以走得更遠,未來船艦、核電、航天等核心裝備部件有望用此技術製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