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詔安仕渡一秀才厚金救濟窮士,千古情誼永流傳

「民間故事」詔安仕渡一秀才厚金救濟窮士,千古情誼永流傳

明朝萬曆年間,詔安仕渡村,有個秀才叫沈燦,家資富足,曾二次赴省鄉試,都考不中,但他沒有氣餒,繼續認真攻讀。到了大比之年,又再赴省鄉試。這次出門,他帶了很多盤纏,路經泉州時便在旅店歇宿。這天晚上,閒來無事,他從旅店出來,信步漫遊,來到鯉江渡口,看到江邊坐著一個婦女,帶著一個女孩,望著滔滔的江水哀哭。一看,就知道她是想投江尋短見。沈燦連忙上前問個明白,那婦女嗚咽著向他訴說了滿腹苦情。

原來她是泉州秀才張瑞圖的妻子。張瑞圖青年時天資聰穎,進秀才後,因家境貧寒,無法上省參加鄉試,只好在家教書度日。只是由於妻子長期染病,延醫買藥,實在窮得鍋底朝天,整日穿一件破長衫,過著半飢半飽的日子。

張有一個堂叔父,是當地有名富翁,但歷來重富輕貧,為人不仁不義。有一天這個富翁為慶祝他的六十大壽,紛紛發帖,設筵宴請當地官紳、殷富和耆老,並請族親去陪客。張秀才雖然也接到陪客通知,但自思家境貧窮,衣衫襤褸,實在不便去陪伴官紳。況且堂叔為人不仁不義,本想不受請,卻又怕怠慢眾位族親,自己躊踏不決,一時拿不定主意,便提出來與妻子商量。經過反覆考慮,最後決定穿上妻子的一條新褲去參加。可是當時女人的褲腳都鑲上花邊,如何使得?後來,妻子想出一兩全其美的辦法,讓他穿上一雙布襪,把褲腳套進筒內,穿上長衫遮蓋,這樣就不會被人發覺了。主意已定,當晚即往赴宴。

宴席開始,富翁對所有安排去陪客的族親說,今晚用的器具,全是貴重值錢的,你們除負責斟酒外,還得負責保管,不得失落。張秀才被安排在中桌陪客。

「民間故事」詔安仕渡一秀才厚金救濟窮士,千古情誼永流傳

酒過三巡,有一個差役急忙忙地進來,找上中桌的一位官紳說,衙裡有急事和他商量,要他立即前去。此位官紳這時已有幾分酒意,被叫出門時,朦朦朧朧地把他用的一隻酒杯也隨手帶走,放在門檻頂上。這事,當時參宴的人和張秀才都沒注意。席將散時,富翁親自檢查飲具,發現中桌少了一隻金盃,當即詢問張秀才,張不知究竟,只說剛才有個官紳中途離席而去。富翁、殷商和士紳哪裡肯信,都對張秀才有懷疑,尤其懷疑被他偷藏在長衫裡。有的主張當場搜身,有的主張要由管桌的人賠償,一時議論紛紛。

張秀才因身穿其妻的褲子,怕被搜身暴露被人取笑,只好答應賠償。雙方議定價錢後,張秀才啞巴吃苦瓜,恨恨而歸。

張秀才本來家貧如洗,現又飛來橫禍,沒辦法,只好忍心將愛女賣掉賠債。當妻子的一時啼哭不休,心想無事被人逼得走投無路,活又何益?不如攜女投江自盡,一死了事。

沈燦聽了張瑞圖妻子的敘述後,既同情又氣憤。他對她安慰了一番,表示願出償還金盃之款,還要出資給張秀才做路費去參加鄉試。張秀才的妻子一聽,連忙跪下磕頭。沈燦攙扶她起來,讓她帶到張家來,只見張秀才愁眉苦臉像個呆子。他妻子隨即將恩人沈燦如何解囊相救的事告訴他。他聽了感恩不盡,兩手作排致謝,從此,兩人成為知交。沈燦除付款償還金盃外,還留下一筆資金給張妻作為家事費用。然後,兩人一道趕路上省參加鄉試,途中所有費用都由沈燦解付。

鄉試發榜,張瑞圖中了舉人,而沈燦仍名落孫山。雖然一中一失,但彼此的友情卻更加親密。後來,張瑞圖青雲直上,至天啟年間升任禮部尚書,拜相入閣。他雖官居極品,卻時刻不忘沈燦之恩。有一次,張瑞圖的門生剛好要派到福建當主考官,就囑咐他來詔安打聽沈燦下落;這時沈燦已年近半百,主考官把他“超等選拔”,後也出任浙江江山縣縣令。

後來,張瑞圖受魏忠賢奸黨案件的株連,來到詔安仕渡村沈燦家裡避難。

在避難期間,張瑞圖為仕渡村大廟門寫了“長祚玄江”的橫匾和“海不揚波黃耇喜,地雖斥鹵賢豪生”的對聯。至今雖然幾百年過去了,而這副楹聯和匾額仍保存完好,供人憑覽。

摘自《 中國民間故事集成·福建卷·詔安縣分卷》;《詔安民間故事》

講述:沈東藩

採錄:沈江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