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肺炎接觸”,慶幸嗎?他的CT出賣了他,憤怒!可能感染別人

思考了很久,覺得有必要在此呼籲一下。

在急診科支援以來,發現了幾個病人在急診科看病時,隱瞞了自己“流行病學病史”。以為能矇混過關,要麼被檢查出賣,要麼被醫生問了出來。

在疫情期間,有流行病學病史,不一定會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是有感染的可能。

這樣的案例,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隱瞞肺炎接觸”,慶幸嗎?他的CT出賣了他,憤怒!可能感染別人

某醫院有這樣一個病人:因為“突發胸痛”來醫院就診,考慮主動脈夾層。到了急診科,先行CT掃描檢查。在詢問家屬病史的時候,特意問是否接觸湖北人,是否接觸發熱、咳嗽的人員。家屬沒有如實說。考慮到病情危重,在CT出來之前就收入到急診室過度房間。然而CT結果回報:雙肺多發磨玻璃病灶,病毒性感染,需要排除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看到這樣的CT結果,值班的醫務人員都警惕了。再次詢問家屬病史,家屬說了實話。他在工作中,去給一個發熱的客戶送了煤氣,沒有進門,直接把煤氣罐放在門口。自己在家隔離了9天,就發生了胸痛住院了。於是病人被送往隔離病房,按照疑似病例進行治療。最終結果排除了新型肺炎,但是卻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和警惕。

“隱瞞肺炎接觸”,慶幸嗎?他的CT出賣了他,憤怒!可能感染別人

想借此病例,來呼籲大家去醫院看病的時候,請如實填寫和告知自己的情況,如果接觸了湖北人或者接觸了發熱/咳嗽的病人,那麼醫護人員會有另外一道流程,而不會不收治的。起碼讓醫護人員做好更好的防護,並別做好隔離工作,避免出現交叉感染。慶幸的是,這個病人收治在獨立的房間,避免了接觸其他病人。

什麼是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史?(哪些情況需要彙報?)

1、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發病前14天內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者)有接觸史。

3、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4、聚集性發病(2周內在小範圍內如家庭、辦公室、學校班級等場所,出現2例及以上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病例)。

“隱瞞肺炎接觸”,慶幸嗎?他的CT出賣了他,憤怒!可能感染別人

看到這裡,我們知道,只要有接觸過新冠肺炎病人或者接觸疑似病人,或者接觸過疫區/有病例報告的社區、地方均應該在就診時如實填報。而這樣的情況,應該需要隔離觀察。直到排除。

“隱瞞肺炎接觸”,慶幸嗎?他的CT出賣了他,憤怒!可能感染別人

如實填報流行病學情況有什麼好處?

1、避免出現遺漏疑似病例。在全國疫情穩定的情況下,遺漏的疑似病例,會導致出現局部爆發的可能。

2、可以讓醫務人員做好工作的安排。醫院內有專門收治疑似病例的病房,避免和其他病人出現交叉感染。

3、保護好醫務人員和家屬避免出現感染可能。

“隱瞞肺炎接觸”,慶幸嗎?他的CT出賣了他,憤怒!可能感染別人

4、有利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有效控制,進一步減少病例,控制疫情。

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如果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那就沒有什麼事,但是一旦患有新冠肺炎,那麼僥倖心理不但會害人也會害己。

隱瞞會害人害己。

疫情發生以來,各地政府,各個單位,學校,企業以及社區等均實行疫情填報,健康狀況填報的制度。仍有不少人存在隱瞞的僥倖心理。覺得沒事,就可以不報,沒事就可以隱瞞。然而,隱瞞可能會導致出現大的隱患。

有過這樣的例子。株洲市荷塘區49歲的李某,家族9口人,相繼被確診患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一開始,他們自述無湖北等重點地區旅遊居住史,也均未有接觸史。那麼,他們是怎麼感染的呢?

最終的線索指向隱瞞去過湖北的表姐身上。

“隱瞞肺炎接觸”,慶幸嗎?他的CT出賣了他,憤怒!可能感染別人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表姐不隱瞞,自己做好隔離,也不至於導致這個家族9口感染。

呼籲大家,如實填報自己的健康狀況,尤其是在醫院看病的時候,因為醫院有很多病人,人群聚集。尤其要高度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