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盡善盡美,只要想做到更好,終會更進一步

世上沒有盡善盡美,只要想做到更好,終會更進一步

學會滿足,給內心留一點空間,世界會給你裝滿幸福

世上沒有盡善盡美,只要想做到更好,終會更進一步

  有一次在聽一個講課時,授課的老師是某高校的教授,同時也是省某廳某處的處長。他說:“人這一生不要對自己期望太高,比如說我,學問不要太高,教授就夠了;官不要太大,處長就夠了。”他說完這句話,在場的人全都笑了,聽課的都是來自各大媒體的人,當然都知道他說的是一個笑話。因為就他擁有的這兩項,有很多人在其中一個領域,就算窮其一生,都無法達到,但是他卻擁有了兩個。

  這位先生講課時也講了一些人的幸福話題,說到人要懂得滿足,也要懂得捨棄,要懂得寬容,學會滿足。他所說的滿足,是指對自己的每一步都有足夠的成就感。他說,做事要有一定的限度,留一定的餘地,留下的餘地越大,自己所能馳騁的空間就越大。

世上沒有盡善盡美,只要想做到更好,終會更進一步

  這樣的觀點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凡事不必做盡,留點空間,得理不必爭盡,留點寬容。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是要求太高了,凡事都追求一個盡善盡美,其實世上根本就沒有什麼盡善盡美,只要你想做到更好,始終會有自己更進一步的機會。所以就要求我們,做事時少一些極盡所能,多一點遊刃有餘;少一些爭強好勝,多一點相互學習;少一些苛責挑剔,多一些自省自覺。總之就是給自己一點餘地,這點餘地就是自己前進時永遠存在的上升空間。

  那位先生到了教授、處長的位置,在很多人眼中是可望不可及的,但是在他的位置上看,依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他卻覺得已經滿足了,因為這種滿足,他也能自嘲地在大庭廣眾之下談笑風生。

世上沒有盡善盡美,只要想做到更好,終會更進一步

​  學會滿足和留有餘地,本來就是相互映襯的兩個存在,懂得滿足的人,就懂得給自己留有餘地,而給自己留有餘地的人,就懂得享受幸福。因為幸福就是一種內心的富足,只有內心富足的人,才會感覺到世界的美好。與人為善者,他人也會善待與他;給人鋪路搭橋的人,別人也會給他留一條路;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他人也會善待他。這些看起來是禪理的概念,對於做人而言,也是一個道理,給自己內心留一點空間,世界就會給你裝滿幸福。

世上沒有盡善盡美,只要想做到更好,終會更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