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傢俱中的「龍擡頭」

中國有一套古老而又獨特的天文學,我們最常聽說的就是二十八星宿

古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了二十八組,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每方的七個星宿合體為一個大星象。

這即我們熟知的東青(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二十八星宿示意圖

位於東方的七個星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

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

在冬季 這條蒼龍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整晚都看不到它們。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晚上,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

角宿,代表龍角,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顯現,大約一個鐘頭後,亢宿,即龍的咽喉,升至地平線以上,接近子夜時分,氐宿,即龍爪也出現了。

這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紅山文化玉龍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龍形

龍紋作為中華民族特有的圖騰符號,至始至終貫穿在我們歷代器物的裝飾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習明清古典傢俱上的龍紋造型。

古典傢俱裝飾中的龍紋,可以分為常規和變體兩大類。

  • 常規龍紋就是我們絕大部分人心目中的那種龍紋,牙角鬃鬣俱全,鱗片爪尾分明,彷彿真有這樣的爬行動物。
  • 變體龍紋則比較圖案化,各部位不一定刻畫得明確完備,其形象取材於三代古銅器,傢俱上以螭龍、夔龍最為常見。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我們最常見的龍紋以明清時期為主要特徵:

龍頭飽滿寬闊,且多處有隆起,形象拙重蒼老。頭上雙角,毛髮濃密,向腦後紛披,巨顎,顎下作狀,鼻部多為如意頭形,或如獅鼻,蛇身,鱗紋,四隻巨爪,爪尖利張揚。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故宮太和殿金漆雕雲龍紋寶座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上層座透雕雙龍戲珠圖案,透孔處另以藍色地做襯底,顯得格外醒目。座上的椅圈,共有十三條金龍盤繞在六根金漆立柱上。椅背正中盤正龍一條,其餘在左右圍繞,各個昂頭奮須,張牙舞爪,足使觀者懷有幾分畏懼。

龍的形象作為傢俱上的紋飾常見還有以下幾種變化:

正龍,龍頭呈正面形象,龍身盤曲繞成環形,這種圖案稱“正面團龍”,個別也有側臉團龍;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正面團龍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側臉團龍

升龍和降龍,龍頭側面向上,龍身及尾在下的稱“升龍”;龍頭在下,龍身及尾在上的稱“降龍”;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行龍,龍頭前飾火珠,身尾隨後,四爪作行走狀的稱“行龍’或“趕珠龍”。常見於邊緣紋飾;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戲水龍,龍身呈不規則盤曲狀,並襯有海水的為“戲水龍”;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穿雲龍,襯有云紋的為“穿雲龍”;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蒼龍教子圖,有一大龍在上,或二小龍在下的稱“蒼龍教子圖”,寓意“教子昇天”;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戲珠龍,中間有一火珠,二龍相對嬉戲,這種圖案多稱“戲珠龍”或“二龍戲珠”;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明代龍紋的特點是無論龍身為何種姿態,細頸、小頭,龍發多從兩角間前聳,呈怒髮衝冠狀。張口,龍眉向上,龍爪的五指呈風車狀。

明代末期,龍身姿態無大變化,而龍發已由一綹變為三綹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入清後的康熙時期則呈披頭散髮的樣子。至乾隆時期,龍的頭頂顯出七個圓包,正中稍大,周圍略小。龍的眉毛在明萬曆以前大多眉尖朝上,萬曆以後大多朝下。

龍的爪子在清康熙以前多為風車狀,到了乾隆時期龍的爪子開始併合。乾隆以前的龍紋大多姿態優美、蒼勁有力,至清後期,龍身臃腫呆板,毫無生機。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明代龍爪多為風車狀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清乾隆時期龍的爪子開始合併

如果龍爪看上去形似雞爪的話,其時代則是民國時期,晚期的龍紋,姿態呆板,龍鼻也大起來,俗稱“腫鼻子龍”。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黃花梨龍紋鏡臺

下面我們再談變體龍紋的情況,這類紋飾在明清傢俱的傳世實物中更為常見。

螭龍

是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又名蛟龍,亦名蛟螭。

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

——漢 許慎《說文解字》

螭紋起源於春秋,盛行於戰漢,貫穿於以後其它各時代,尤其是在明式傢俱中使用較多,龍尾常作卷草狀,又稱“草龍”。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戰國龍形玉佩 英國大英博物館藏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上海明萬曆 朱守誠墓出土的紫檀瓶上的螭紋拓片

在神話傳說中,關於螭龍有兩種說法:

一說為中國傳說中的龍的來源之一。也稱蚩尾,是一種海獸,漢武帝時有人進言,說螭龍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議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建築中的鴟吻

二說是龍九子中的二子,古書中雲:“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

在明清古典傢俱紋飾的幾大門類中,螭紋是最大的一類。因螭龍屬水,可壓火災,故用在木器傢俱之上再為合適不過。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玫瑰椅靠背板螭龍捧壽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圍屏裙板上的螭龍捧壽

經過春秋戰國至兩漢,螭龍紋的發展已經十分充分,此後歷代一直有所傳續,唐代衰落。宋明風尚復古,螭龍紋又一次大為流行。

晚明期螭龍現身於硬木物件上,清早期活躍在明式傢俱主流圖案中。它貫穿清朝早、中、晚期,延綿演化,身姿每一步的異化,都映現出年代的變遷,成為年代識別的指示燈。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椅子靠背板上的各式螭龍紋

螭龍在傢俱裝飾中的特點是,龍尾及四足均變成卷草並可隨意生髮,藉以取得卷轉圓婉之勢。

所以在某件傢俱器物上,若螭龍紋不是主要圖案,也往往是輔助圖案,在絛環板、牙條乃至壼門券口上都能看到螭龍紋古樸靈動的身姿。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站牙上的螭龍紋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束腰上的螭龍紋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牙板上的螭龍紋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卡子花上的螭龍紋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擋板上的螭龍紋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圍子板上的螭龍紋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絛環板上的螭龍紋

螭龍的頭和爪已不大像龍,而是吸取了走獸的形象,身軀亦不刻鱗甲,體態有肥有瘦,尾部呈卷草型,也正是因為螭龍紋尾部卷草的裝飾,螭龍紋比龍紋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寥寥幾筆撐滿版面,充填方塊,蜷轉圓弧,皆可熨帖成章。

也正是如此,螭龍紋才成為常見的傢俱雕刻主題。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夔龍,神話中的獸名。傳說黃帝時諸侯於東海流山得奇獸,其狀如牛,蒼色無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名曰“夔”。黃帝殺之,取皮以冒鼓,聲聞五百里。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夔龍的特點是龍足、龍尾高度圖案化,轉角成方形,即所謂的“柺子”,它在填布方形空間或做成帶有直角的雕刻構件,都有便利之處。

有頭稱夔龍,無頭稱“柺子紋”。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蟠龍 / 虯龍,龍未昇天曰蟠龍,亦指龍子;另外,盤曲迴環的龍形亦稱蟠龍。虯龍亦作虯,一種有角而無足的小龍,這兩種龍紋在傢俱上使用不多。

古典傢俱中的「龍抬頭」

繡墩開光虯龍紋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