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防疫情,總結學習方法學好大語文

宅在家,防疫情,總結學習方法學好大語文

宅在家,積極聽從黨和政府的安排,不給社會添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我們家長怎樣利用這充裕的時間來學習我們的母語語文呢?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在潛能和積極性,進行語文學習和課外閱讀呢?我給大家一些方法和建議供參考,在現在的大語文教育背景下,本人認為要想學好語文,總結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宅在家還要規範學習習慣,做好自我約束和管理,現給大家交流一些學習語文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疫情期間線上和線下學習語文有所幫助。

一、課前預習法

預習很重要,你只有課前預習了,才能提前瞭解課文內容。

1、預習之前準備一本字典,先把生字詞過關。這樣方便朗讀課文,理解課文。

2、標自然段。

3、 熟讀課文三遍以上。

4、概述課文大致內容,瞭解中心思想。

5、課後題試著做一做,最好不用參考書,這樣能提高閱讀能力,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課後在和老師、同學一起交流、解決。


宅在家,防疫情,總結學習方法學好大語文

二、上課聽講法

聽,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學會傾聽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得到別人的讚賞,培養聽力首先從聽課開始。

1、老師講課時,不要東張西望,要集中精神這是培養聽力的第一步。

2、耳朵邊聽要邊記重點,這樣方便回家、考試前的複習(筆記最好記書上)。

3、同學回答問題時,不要插嘴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改善自己的不足。即使同學回答得不夠完美,也等同學說完再補充。


宅在家,防疫情,總結學習方法學好大語文

三、課後複習法

我個人觀點認為複習沒預習重要,你預習做好了,複習起來就自然跟著容易。

1、複習也要拿筆,第二次看要又有收穫,把第二次的收穫和看法另外寫下來。

2、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要“一目十行”,要同時記重點、生字等知識內容。

四、課外閱讀法(文言文和現代文)

閱讀是學習的重點,多閱讀能提高我們自身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1、選書。選一本好書也是一個人的能力,關鍵是能彌補自己的不足的書籍。

2、閱讀時拿一支筆,在讀的過程中把好詞好句畫出來,不一定要背下來,只要瞭解一些句型,恰當的運用到作文中去。

3、摘抄就是把你畫的那些好詞好句摘抄下來,用於作文,專門找一個本子。摘抄和閱讀又不一樣,它要更深一層。摘抄的內容,語言優美是不夠的,有時一些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也能寫下來、記下來。

4、課外積累的多,課內閱讀你自然得心應手。

下邊我把同學們認為最難學習的文言文學習方法給大家交流一下,也希望同學們能堅持一段時間再看看學習的質量,一定會有很大幫助的。


宅在家,防疫情,總結學習方法學好大語文

一、學習文言文最應該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的知識,只有積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識,才可能順利地閱讀文言文。

1、重視預習,學會自學

課前一定要藉助註釋,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當多的文言實詞是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我們要善於記憶、比較、歸納、整理,把“字詞”學“活”。

2、遵循“字不離句”的原則去理解、體會

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顯示出來的,積累文言字詞不要死記硬背,而應結合“語境”去揣摩。

3、要牢牢記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不同形式,記住形式,便於識記和理解。


宅在家,防疫情,總結學習方法學好大語文

二、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其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培養語言感悟能力。

1、藉助註釋,粗讀課文

預習時完成粗讀任務。粗讀的首要任務是疏通文字,然後在此基礎上感知課文,從整體上初步地把握課文結構。結合註釋,根據上下文讀兩三遍,再連猜帶蒙,對課文內容應該能瞭解六七成了。粗讀中要畫出疑難詞句,以備在課堂上提交討論。

2、質疑、解難、細讀課文

通過課內細讀,要能準確地正音、正形、斷句,要解決粗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要增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3、深入領會,精讀課文

精讀時要力求讀出語氣、語調和節奏。通過精讀,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體會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鑑賞評價,熟讀課文

這一步主要靠課後同學們主動進行,要熟讀成誦,要強化文言字詞的學習效果,深化對課文內容、結構的理解,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文學鑑賞、評價能力。

疫情來襲,還有許許多多的工作人員明知前路兇險,還在依舊義無反顧地“ 逆行 ”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堅守著人民生命安全的防線。對宅在家的我們學生一代,勞逸結合,用實際行動搞好線下和線上的學習,學習大語文,學好國學,發揚中國的傳統美德和精神,加油吧!


宅在家,防疫情,總結學習方法學好大語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