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别名红木香、紫金藤、紫荆皮、盘柱香、内红消等。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五味子为名贵常用中药材。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藤本,各部无毛。叶长圆状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3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或尖,基部狭楔形或宽楔形,边有疏齿,侧脉每边5-7条;上面具淡褐色透明腺点,叶柄长0.6-2.5厘米。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花单生于叶腋,雌雄异株;雄花:花被片白色或淡黄色,8-17片中轮最大1片,椭圆形,长8-13毫米,宽4-10毫米;花托椭圆体形,顶端伸长圆柱状,不凸出雄蕊群外;雄蕊群球形,直径8-9毫米,具雄蕊30-70枚,雄蕊长1-2毫米,药隔与花丝连成扁四方形,药隔顶端横长圆形,药室几与雄蕊等长,花丝极短。花梗长0.7-4.5厘米;雌花:花被片与雄花相似,雌蕊群椭圆体形或球形,直径约10毫米,具雌蕊40-60枚;花梗长3-13厘米。子房宽卵圆形,花柱具盾状心形的柱头冠,胚珠3-5叠生于腹缝线上。聚合果球形,径1.5-3.5厘米;小浆果倒卵圆形,长8-14毫米,外果皮薄革质,时显出种子。种子2颗-5颗,肾形或肾状椭圆体形,长4-6毫米,宽3-5毫米。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的繁殖方法除种子繁殖外,主要靠地下横走茎繁殖。在人工栽培中,很多人进行了扦插,压条和种子繁殖的研究。其结果扦插压条虽然也能生根发育成植株,但生根困难,处理时要求条件不易掌握,均不如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易行,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子。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选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窝风处,做好区划工作便于管理。选苗标准以根系发达,生长良好、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为主。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定植时间在4月中下旬,栽植密度一般株行为0.6mx2m。定植后第2a进行搭架、牵蔓、绑缚、去萌,完成建园的后期成型工作。栽后翌年要灌1次催芽水,结合灌水可追肥,以磷肥为主,氮磷相结合的肥。中耕除草以人工为主,一般不用化学除草剂。整形与修剪的原则是:留强壮主蔓,确保合理利用空间;去老留少;留中长枝,去短枝和基牛枝;去病弱、过密和衰老枝。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枝叶繁茂,夏季花开具有香味、秋季聚合果红色鲜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庭园和公园垂直绿化的良好树种。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的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南五味子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南五味子花开具有香味、聚合果红色鲜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

南五味子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生于海拔1 0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中。

看更多新奇动植物,关注奇文导航,我愿为你导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