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

(一)坐上火車去拉薩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

(這張火車票現在還保存著)



2015年3月1號晚上11點,拽著一個揹包,捏著一張硬座火車票,我坐上了從武昌開往拉薩的火車,開始了16天的西藏之旅。

第一次認識西藏,是在初二的英語課本上。一小段英文介紹,配上一張布達拉宮的插圖。

小小的插圖上,一座紅白相間,高大宏偉的宮殿,彷彿從天而降,屹立在山中。在藍到窒息的天空下,清澈的湖水倒映出,只屬於這座宮殿的聖潔氣息。

只這一眼,頭腦空白,淪陷其中。

這是什麼風水寶地?

旁邊的英文告訴我:Tibet,西藏。心裡重重的蓋上了這個神秘名字的鋼印。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

(這是這樣的一張照片)



我對她一無所知,但認定了這個地方,一定和我一樣,有不同尋常地方。

我用小刀把西藏和英文名,悄悄刻在課桌上,鬼鬼祟祟的樣子,讓我的同桌以為我在模仿魯迅,刻一個“早”字,要洗心革面,勤奮學習。

我把照片從課本上剪了下來,貼在我的私人寶藏本中,開始瘋狂的搜索一切關於西藏的信息。

“西藏,地球上最為“極致”的地方。美得極致,高得極致,神聖得極致……“搜索到信息中,皆如此類的話,像咒語一樣,盤旋在腦海中。

我當下立了決心,等攢夠了錢,我一定第一個去西藏。

於是,七年後,三月的第一天,我如願以償,一腳踏上火車,向西而行。


01



從武昌到拉薩,火車要行駛42個小時。相當於在車上要待三天兩夜。我買的硬座,還是蹲著點兒守在電腦前,一番驚險中搶到的。硬臥是八百多,不在我考慮的範圍。

搶到票時,我在宿舍興奮的差點尖叫起來。年輕人,一腔熱血,無所畏懼,為了這個嚮往已久的地方,硬坐個幾天幾夜算個什麼?就是讓我站著去,我也願意。

上了火車,放下揹包,一切重新開始。

火車從武昌出發,到達西寧站時,會換乘供氧的綠皮火車,也就是專門跑青藏線的那列火車。

但在到達西寧之前,我渾身上下已經溼透了幾回。

春節剛過,火車上人滿為患。過道里,洗漱臺,廁所邊,全是人。簡直走不動路,塞不進腳,大大小小的包裹塞滿了一切你想得到的角落。

各種讓人不舒服的氣味,瀰漫在空氣中,讓人腦殼疼。人多,火車上還開了空調,所以溫度直線上升。

上車前,我穿著棉襖毛衣加絨褲,在車站凍得囉嗦、上車後,猶如一頭栽進了火爐中,全身的毛孔,刺啦啦的在出汗,恨不得一股腦兒全脫了。

脫了外套,我面無表情,坐在位置上一動不動,身體內部,卻在進行著流汗大循環。

火車駛入深夜的黑暗中,有人開始搖頭晃腦,歪在身邊可以依靠的物件上,打起了呼嚕。

我絲毫沒有睏意,眼睛盯著窗外,放空腦袋,雖然外面什麼也看不見。

天亮前,火車陸續在沿途停靠,下去了一波人,又上來一波人,車廂內還是人滿為患。第二天傍晚,火車到達西寧站,要換乘供氧火車了。

一下車,幾股寒風襲來,我大口大口呼吸著清冷新鮮的空氣,汗溼了幾層的衣服,終於得以散下溫度。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

(當年火車上拍的沿途風景)


02



上了綠皮火車,擁擠的人瞬間沒有了。一人一座位,過道里沒有多餘的人。

我暗自高興,總算清靜了。

從西寧啟程,火車開始要往海拔四千米的雪山奔馳,鐵路路線緩慢上升,空氣中的含氧量也逐漸下降。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

(火車上可以看到海拔氧氣顯示錶)



靠在窗戶邊上小眯了一會兒,醒來之後,放在桌上的小麵包,袋子鼓得像個氣球。去洗手間洗把臉,打開洗面奶蓋子,粘稠的膏體猛地噴流出來,我趕緊用塑料袋包緊,防止悲劇進一步發生。

透過窗外,此時已經是凌晨,可以看到遠處的群山連綿,輪廓透著微微的亮光,天上有幾顆閃亮的星,任憑火車飛馳,它們紋絲不動。

天際的光一點點變得明亮起來,我看到了,那些在黑暗中帶光的輪廓,原來是一座座雪山。

火車不斷進入一個又一個的隧道,耳朵很不舒服。每出一個隧道,映入眼簾的就是高聳嚴峻的雪山,遠遠近近,讓你頓覺稀奇。彷彿進入了川端康成的《雪國》。

看慣了平原丘陵上的綠水青山,草長鶯飛,這樣只有皚皚白雪覆蓋的山,一時找不到詞形容。

太陽緩緩升起,雪山在光的照耀下,異常乾淨,美麗。我明白了是什麼地方不一樣。

平原丘陵的山,是會說話的。

無論是婉約秀美的桂林山水,是陡峭雄壯的華山泰山,你在看的時候,總覺得它們在向遊人述說,自己曾歷經的歲月,絕美或悲壯。你看到它們,也總想跟他人交流點什麼,說點什麼。

但眼前的這些雪山,不一樣。

你無需描述,也找不到合適的詞描述。

她們自帶孤傲清冷,高處不勝寒的氣質,一言不發,屹立世間。那些山頂常年不化的厚厚雪層,也許在遠古的冰川時代,就已經存在。飄落在恐龍背上的那些雪花,也曾一起落在她們的肩上。

她們如此古老,堅毅,忍受過最惡劣環境變遷。現在,已無需再向天地傾訴什麼。管你風霜雨雪,管你四季溫差,管你見還是不見,都絲毫影響不了我遺世而獨立的本性。

我就是雪山,無人可比的雪山。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

(隔著窗戶遠遠拍的)



雖然已經連續一天沒睡覺,但我一點都不困。痴痴地發呆,看著窗外的雪山,靠近,又遠去。

天空時而烏雲密佈,時而大雪紛飛,時而陽光普照,轉變只在分秒間。我默默接受著,這些來自高原雪山上,白色的洗禮和金色的撫慰。

第三天下午,火車終於到達拉薩。

下了車,又是一股寒風襲來。此時的空氣,依舊冰冷新鮮,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走出車站,也沒有想象中缺氧的感覺。

也許是我在火車上,已經被雪山征服到內心平靜了吧。

不論怎樣,西藏,我終於來了。


03



提前在網上預訂了客棧,拿著手機導航,上了一輛公交車。很快,進入了拉薩城內。

並沒有什麼高樓,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是當地特色的房屋,紅白相間,大大的窗戶下,棕色白色的飾帶隨風飛揚。

公交車駛過一個拐角。布達拉宮猛然映入眼簾。

我平靜的心立馬沸騰起來:布達拉宮!

就是那張被我從課本上剪下來的照片!一模一樣!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

(當年相機拍攝)



她靜靜地座落在拉薩城的中心,瑪布日山上。橫空出世之絕,氣貫蒼穹之勢,莊嚴聖潔之嘆。

金碧輝煌的頂,翻飛的經幡,宮牆紅、白、黃三種色彩鮮明對比,交相輝映,層層疊疊。天空如藍鏡,照映著她神秘,肅穆,無視塵世煙雲的容顏。

進了客棧,卸下揹包。休息片刻,我便出門去晃盪。

拉薩城區不大,得益於政府規劃,道路寬闊平坦,建築規整統一,街面乾淨整潔。城區主幹道上的便利店,超市,服裝店,酒店等等,和其他城市並無區別。

有區別的是所有的房屋都展露著藏族建築的特色。

三月初是旅遊淡季,藏曆新年剛過,街上也沒有什麼遊客,來來往往皆是本地藏民。年輕的姑娘小夥子,穿著時尚一些,姑娘們幾乎都是長頭髮長辮子,小夥子們則喜歡戴頂帽子。

長年累月,被高原陽光撫摸過的臉上,深膚色,高原紅,是他們統一的標誌。

年紀大一點的藏民,穿著樸素傳統,藏袍斜肩,一隻袖子搭在腰間,脖子上掛著五顏六色的珠子項鍊。手上旋轉著轉金筒,臉上溝壑縱橫,神情安然。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

(當年的藏民照片)



拉薩的夜晚,八點多天才黑下來。肚子餓了,在路邊隨便找了個小吃店,點了一碗青稞面,竟然是冷的,比熱乾麵粗,口感比熱乾麵硬,味道不咋地,我倒了點白開水進去,將就著吃完了。

華燈初上,拉薩的街燈,造型獨特優美,特別是大昭寺那邊的道路。黃色的燈光讓整座拉薩城,更添幾分安詳和朦朧美。

我四處張望,一路晃到了布達拉宮廣場。

在山間無數燈光的映襯下,夜晚的布達拉宮有了另一番味道。此刻,她氣質收斂,像待字閨中的女兒,在燈下回憶往事。

廣場中心是一汪湖水,岸邊種了柳樹,早春的嫩綠枝條垂入湖中,燈火斑斕,波光粼粼,讓你以為置身於某個蘇州園林。

整座布達拉宮,倒影在湖中,美得讓風不忍吹碎一池春水。

5年前,21歲的我,16天的西藏遊記,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

(夜晚的布達拉宮廣場)



這樣的畫面,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時刻,這樣的我。

在若干年前,心之嚮往,若干年後,久久難忘。



(未完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