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100多人够资格评高级教师,近40人上台述职,最后争夺五个名额!你怎么看?

福尔马林宏珊军


关于职称评审



职称是每个中小学教师绕不过的坎。在现行教师薪酬体制中,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工龄越长,职称越高,工资越高。每一次试教师工资调整的标准都跟职称有关。 所以每到职称评季节,可以所谓的几家欢喜几家愁。

每年职称评审的季节,当地的人事主管部门根据现有教师编制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各类职级的指标。根据学校的人数的比例,分给各个学校。学校分到指标以后,根据职称评审条件,对符合条件的人进行初步筛选。



正像题主所说,学校有100名符合职称评审条件的教师,分配给学校的名额只有五个。最后经过学校的初评,只要40个人符合条件。 这40个人同分别上台述职来夺着五个名额。

的确让老师们平常的同事关系变成了,有你没我的敌人。平时融洽的同事关系变成了,对里面。这只是中小学教师评审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也恰恰反映了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的很多弊端。让中小学教师为职称而心痛。

其实看到题主说的这些情况,我更关心的是台上这时陆续上台的40人的命运掌握在谁手里,台下更有几个人有表决权,是全部教师呢,还是学校的教师代表?台下有表决权的人,是否处于公平公正的目的来打分,或者已经提前有某种倾向,这可能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我总在想这样的评审方式,谁掌握的大局。谁左右了结果等等一系列疑问,让人值得深思。



其实台上的职称之争,更多的是评审成功以后利益之争。在利益面前,可能没有人会轻轻松松的去认输,肯定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达到一定的目的,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很多明白人,这种方式更多拼的不是你的业务能力,述职稿如何的优秀,更多是你懂多少人情世故, 最终结果早已成了定局,可能你再努力也无法改变,这正是中小学教师评审心痛所在。

结束语:希望各级人事主管部门,加大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力度,降低人为干扰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真真正正以职称评审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汇智坊


所谓的“述职”就是走形式,背后的肮脏行为才是真刀实枪:有送钱的,价格从20000一路狂涨到将近10万;还有献了“青春”,甚至献了胃,我学校即有一个女教师,无色可献,亦不舍财,在“述职”时说到辛酸处,泪洒当场,去年又两次住进病房,今年退休年龄已到,只能黯然离场……

而只有几个确实凭真才实学,埋头苦干评上的。

我属于既无才又无色,只不过评了3次后,在第3年赶上末班车了。否则,以现在学校上下没有几个良善的环境下,我也只能~



小七的姥姥


记得前20多年的时候,我们评选小学高级教师,够资格的,共计五人,争夺一个名额。我也是其中之一了。

那时候也是要述职的。听了他们的述职报告,真的让我目瞪口呆了。一个普通的教师,怎么一评职称,就那么的有了雄才大略,那么多大公无私,那么的忠于职守,那么的富于才华了呢?我想如果上台让我那么说,我肯定会心惊肉跳,面红耳赤的呢!

那种大话,我真的说不出口,只好临时做了决定,退出评选。当然,我的举动引起了一片哗然。

后来,评职称实行了分数制。也就是把你的工作成绩量化了。然后根据你所得的分值,再决定让不让你参评,就在那一年,我顺利的进入了小学高级职称。

你们学校评职称,40多名老师争夺五个指标,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一不小心就会被挤了下来。如果一个勤奋扎实苦干的教师,被淘汰下来,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打击很大的,所以这种评职称的办法,也是不太科学的。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看到评职称这个话题,小七一声长叹!

6年前,我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准备参加职评,结果至今没评过一次。

今年学校又通知:今年学校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指数全部是负的,一个指标都没有了。谁也评不了职称了。

所以,100多人争5个名额,这真的已经算不错的了。至少还有5个名额啊,比我们强多了!

这就是教师评职称的现实情况。

排长队等指标。

我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教师教学年限够了、工作量够了、教学成果也足够了、论文和各种竞赛奖项也都拿够了,也就是说什么条件都达到了,却不能直接评职称,非要限制名额?

但是,我看得清清楚楚:大批教师压在那里评不了职称。就以我们学校为例吧,我6年前就达到评中级的要求了,一切准备就绪,但是前面排了40多人,轮不到我。今年好不容易差不多轮到我,又没有指标了……

我们学校现在有56位教师等着评高级,去年和今年都是一个指标都没有!很多人已经放弃评职称的想法了……


好像只有教师评职称需要指标。

我朋友在南方某城市做公务员,过年时跟他聊起我评不了职称的问题。他很不理解。他问了我一系列的问题:

①你缺什么材料?

答:不缺,什么材料都准备好了。

②你有什么条件达不到吗?

答:没有。我的条件够评学科带头人了!

③那你怎么评不上职称?

答:不是评不上,而是没机会评。没有指标。

④指标?什么意思?不是到年限就可以晋升吗还是需要考试?

答:如果可以考试,那我就谢天谢地了!

教师评职称,就是这么难。

题主问:学校100多人够资格评高级职称,40多人上台述职,最后争夺5个名额,你怎么看?

小七想说:我很羡慕他们,一下子就有5个名额,太奢侈了!我们四五十号人眼巴巴地望着,结果连一个名额也没有……



结束语:

当教师,眼界要放开,不要在职称这棵树上吊死。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至于职称嘛,佛系对待吧,各位同仁。看淡职称,有益于身心健康!

我是小七,乐于为您解疑答惑。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给我一个关注吧。

墨公子说教育


说说我的观点!作为一名教师,职称之痛令人难忘!91年专科学校毕业,中二定级本该94年,结果县里97年才给定级,直接影响后来中一职称顺利评选!2010年几个同学已经评上高级职称。自己才评上中一,十九年历程,经历了多少次参评。那份心情无人可以理解,2018年!全县不到3000名教师,评高级职称指标只有24名,我们单位正式在编职工120人,给了两个指标2个,期盼已久机会来临,因为评高级职称条件一直在变,够资格只有三个人,很幸运排名第一,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终于顺利通过!

可以说每个评上中一教师,都在努力工作,为准备评高级职称做准备,

100名,五个指标,竞争太厉害,每个单位都有评委会,目前形势严峻,来不得半点虚假,大家把自己材料和各种所需证件交到单位,评委会按照细则排名!然后公示,积分从高到低!这样比较公平,拉开积分主要是年度考核优秀,和教师节优秀(这个有省级有市级县级),工龄并不占多大优势,每次评高级职称,几家欢乐几家忧,僧多粥少的局面,

高级职称不仅仅是工资提高,更重要是一份荣誉,

积极参评,无论结果如何?






卡萨布兰卡lsy


我们单位四百多教职工 高级职称只有不到七十人 每年高级和中级各有八个名额 我是2006年上班 2013年才晋级二级职称 到现在2019年了依然看不到晋级中级的希望 面前最少三十人 我估计到四十岁能晋级到中级职称都是万幸了 高级到退休能混上就行 不像两千年左右了 我爸也是教师 35岁就晋级高级职称了 我现在34了 还是二级 真够搞笑的


纵有花好月圆


该准备的资料还是要准备的,不然真到自己有机会评了又拿不齐所需的资料。我是2O18年10月份报名参评的,同年参评的老师中高有1O人中级的有七人,全部通过,2019年1O月份已经聘上并加了工资。结果2O19年同事去报名参评竟然没有名额了。但是我知道很多老师都在为以后的参评在做准备。




77O521芬芳


题目中说的“学校100多人够资格评高级教师,近40人上台述职,最后争夺5个名额”,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很好的。

我本人是1993年评上中学高级教师的副高职称,那时我们安徽省评定中学高级教师有具体的规定,只要符合所有的条件,就会从中学一级教师晋升到中学高级教师。 (上面的图片是我本人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证书)

而现在不同了,题目中说的这100教师肯定是中学一级教师,结果有40人争夺5个名额,这5个名额给谁呢!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唯一的好办法上台述职演说,看谁的教育教学工作做的很好,这个名额会自然获得。

例如,上台述职的中学一级教师可以这样作述职演说:

第一,作为一名中学一级教师,我早已超过5年的工年限,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已任,把成为学者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任现职以来,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

特别是在每届高考中,我所带的班级,高考成绩在平行班中,我教的学生的都比别人高,如果在座的校领导和我的同事可以到校教导处去核查。

第二,我当任现职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教学最新的改革趋势,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备课活动,与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共同开发教学研究专题。任现职5年来主动承担校级公开课教学,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的好评。

国家级学术论文一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杂志上,如果在座的同仁不相信,我现在可以拿出来,给大家当面审核。 第三,多年来,我认真履行中学一级教师职责,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有事有病先请假。本人认为我符合中学高级教师的任职资格。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前面的路还很远,如果能够评上中学高级教师,那么我一直还像以前一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请各位领导和相关工作部门接受我的职称评定的申请。

因此,上台作个人的述职演说,这样的话,能够从100人中脱颖而出,从一级中学教师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大家肯定认为合情、合法、合理。即使没有评上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老师,也无话可说,因为你的述职演说拼不过别人的。如果这样做,即使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的职称,那也不会在背后出现流言蜚语。


百花亭雜談


最高级的玩法,莫过于人玩人,我原来不相信职称会牵扯到这么多老师的利益,现在我这么相信了!

现在的职称不再是简单的荣誉了,而是实实在在与金钱、收入挂钩…所以大家竞相竞聘,登台演说,各显神通……

这所学校一定是一所名校或者同年龄段的老师居多,如此众多符合条件的老师竞聘,已经不能说谁优秀或者谁更优秀,职称就是诱人的大蛋糕,都想吃到口中!40人述职,却只有5个名额,难道最后胜出的5个就是最优秀的吗?肯定不是,老师偏向性投票、领导的喜好等因素左右着最后结果,当然很多地方都是最后有领导拍板定夺!关键没有评上的该可能明年又要面临这种情况,或许那个时候已经不是40人,也许是60人或者更多,很多符合条件的老师会重复着这样的过程可能很多年才能最终评上,如此规模和名额限制,甚至有些到退休都没有机会,这完全有可能的。

不公平的职称评审对老师的积极性打击是很大的。

如果职称评审全透明,公开,公平,大多数老师还可以理解,个别地方暗箱操作,领导一手掌握资源按喜好分配,不送礼,不拉关系就不能评的结果就是导致很多老师寒心,很容易给工作带来负面效应,影响老师们特别是一线老师对教育的热情。

在评聘过程中要公正公开,教代会要起公正的监督作用,评聘过程必须符合相关文件,同时不能随意更改评审条件。而且老师们也必须把评审过程中的不合理或者违规的现象向主管部门反应,至于上级是否调查处理那是他们的事。

最迫切希望职称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工资尽量与职称脱钩,改革工资制度与工龄相关,这才符合大多数教师的真正利益。

对教师职称的评审你有什么要说的话,请留言区留言交流!


杨锅来了


100人够资格,40人参评,争夺5个名额。这话含水量很高,可信度极低。晋升职称,光够资格不行,必须够条件。晋升高级职称的起码条件,必须已晋升中级职称并任职一定的年限,才能参评;达到所有条件,才有可能评上。为什么说才有可能评上?有指标限制。中学高级职称,条件必然高,不会按工龄都评上。这所学校是哪个省哪个市的哪所学校?叫什么名字?经得起调查吗?100个够资格的,40个述职的,都有谁?经得起核实吗?难道这所学校这么多年来光晋升中级职称,不晋升高级职称?100个具有中级职称并达到任职年限,都沒晋升高级,才给5个高级指标,有正常思维的人能信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