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龍巖:三山六嶺,三泉十八巷

龍巖市,又稱閩西,它南鄰廣東梅州,北接三明,是福建省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其名因何而來?距龍巖市區城東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溶洞,此洞因巖紋似龍而得名“龍巖洞”,龍巖市名也由此而來。

“閩西”龍巖:三山六嶺,三泉十八巷

龍巖的“客家”民俗文化多樣,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客家涼帽和姑田遊大龍。客家涼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麥杆編成,斗笠的頂部縫著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掛著五寸來長的彩布,未婚的姑娘還要在垂布的兩端掛五顏六色的綵帶。

元宵佳節遊大龍是連城縣姑田鎮的傳統活動,始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姑田紙紮龍直徑70釐米,長600餘米,由一百五十節組成,由600餘名青壯年參舞,被譽為“天下第一龍”。

“閩西”龍巖:三山六嶺,三泉十八巷

龍巖一帶的飲食風味以客家特色的菜餚和點心為主。客家食物宜溫熱、忌寒涼,在使用香辣方面十分突出,菜餚講究“鮮潤、濃香、醇厚”。飲食口味略偏“鹹、油”。此外,客家還融合了各地菜餚的特點,既有吳越地區的酸甜,也有巴蜀地區的辛辣,更有閩粵地區的醬醃味菜。

白斬河田雞

最負盛名的客家名菜,被譽為“客家第一大菜”。選用產於長汀問田鎮的“中國名雞”問田雞加客家米酒烹製,皮黃脆、肉白嫩、味香。這是長汀年節喜慶宴席中榻的一道菜,也是人們到長汀必品嚐的一道菜,正所謂“不吃河田雞不算到長汀”。

“閩西”龍巖:三山六嶺,三泉十八巷

武平豬膽幹

武平豬膽幹(最早應寫成豬膽肝,由於多數人誤讀所以變成豬膽幹)已有100多年曆史。它的製作要經過洗料、配料、醃製、晾曬、壓扁、整形、檢驗七道工序。先將豬的肝和膽一起醬浸,加上適量白酒、五香等配料進行調味,然後再用溫炭火烤熟。這樣製成的豬膽幹色澤紫褐,香而微甜。

芋子包

芋子包是客家人的經典美食之一,客家人多居住山區,芋子是主要雜糧。所以吃雜糧時不斷變換口味,芋於包,芋子餃,芋子肉丸等種種食品便應運而生。

“閩西”龍巖:三山六嶺,三泉十八巷

段母包餅

段母包餅即用捲餅皮將冬筍、香菇、瘦肉、菜心、豆芽等捲包起來,放入油中煎炸至酥脆,色澤金黃,皮酥餡香。

據傳清光緒年間,長汀有一位神童段林雪,他10歲能詩,13歲時考取秀才。他的家境很貧寒,有一年元宵節,街上的捲餅香氣撲鼻,段林雪很想吃。母親胡氏便買了幾張捲餅皮,包了一些蔥蒜將就著給他解饞。他問:“這是什麼菜?”胡氏回答:“手帕子包‘拉雜’。”成年後段林雪想起往事,便賦詩道:“家家團聚過元宵,戶戶齊把春捲包,憶我齠齡窮苦日,笑問手帕何物包。”

“閩西”龍巖:三山六嶺,三泉十八巷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那些有故事的老街小巷就是這座城市的記記,龍巖也不例外。龍巖古城中原有三山六嶺,三泉十八巷,現已基本消失。所幸,在城市中央,即街心廣場西側,在農行大樓與糧食局的夾縫之間,還存有一段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很濃的名巷——石埕巷。

當地民間流傳的歌謠:“一巷三尚書,回頭便侍郎”就是指的石埕巷,這也許是指巷中出過多位侍郎和朝廷御史吧。不過,巷中曾出現一家三進士,可是千真萬確的,也因此,巷內曾經石旗杆林立,石碑坊多座,這些在《龍巖縣誌》都有記載。府邸聯翩,一座接一座。可惜現已基本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之下。唯有巷口和各家各戶的門牌號碼——石埕巷三字,像一塊護巷符一樣,孤伶伶地守護著這條千年古巷。

“閩西”龍巖:三山六嶺,三泉十八巷

石埕巷的主巷為東西走向,巷間支巷很多,東連下井巷,南連蔣厝巷、東城巷,西接九一路,北可通到龍巖一中南大門。一條大水溝沿著巷邊嘩嘩流淌,水質清澈,流下十八堂前與下井泉(新羅第一泉)匯合後,注入龍津河。巷中心處(即蔡厝大祠堂前)有一口大水塘,每年種植大量荷花,每到盛夏,荷花綻開,微風一吹,荷香四溢,令人陶醉。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