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書法作品的好壞?

_凱Oo


看線條的質量如何。字形寫法看有沒有出處,是不是寫自己的習慣。常見的筆病有沒有,如牛頭,鼠尾,蜜腰等等,如果沒有基就是一幅好字了。





雲雪書畫


判斷一幅書法作品,要看的太多了,比如,通片的文意,結體,結構,章法,用筆,墨色,氣息,我覺得最重要還是看作品的氣質,這和欣賞美女是一模一樣的,有的雖然漂亮,但內涵修養差一點,所以不經意間,像帶刺的玫瑰花,扎手,所以,氣質很重要,涵蓋了書寫的學識修養。比如一下一副作品,集字古詩,這是宋四家米芾的行書字,單字十分優美,但即使設法集在一起,氣息不連貫,整體氣質就差很多。


管網檢測與陰保工程師


現在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各種書畫展覽越來越多,如果你在看展覽的時候當著女友或者孩子或者朋友的面,對作品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還是很有面子的。千萬不要看展覽的時候,來上一句:我靠,這字真好。

一幅書法作品擺展示在你面前的時候,如何欣賞和衡量它的水平高下,確實比較考量一個人的眼光和品味的。我們不但要感覺到它的好,還要能說出來其所以然來,才真正能體現你的水平。

書法欣賞小白級

書法欣賞小白級,你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書法知識,這最基本的莫過於能分清作品是什麼書體,一般書法展不外乎這些書體: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魏碑、行書、章草、今草、楷書等等。分辨出這些書體,真的算是小白級水平了。

書法欣賞入門級

到了這一級對欣賞者的要求就高了,需要對書法史有些瞭解,常見書體中一些名家的書風有所瞭解。例如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行書宋四家,二王書風等等,你看一幅書法作品大概能分辨出這位書家的師承,這幅作品中有哪些名家的痕跡,說出一些他的特徵來。

書法欣賞江湖行走級

到了這一步你應該能行走了江湖了,這一步的要求涉及到了具體的技法和格調了。大概有下面三個部分:

  1. 書法格調問題。一幅作品的格調取決於書家的內在文化修養,書家的個性、氣質的表現,這些是隱形的。俗話說“佳書也需慧眼識”,欣賞者本身的文化修養和素質,決定了你能否看出一幅作品的格調。我們經常說這幅字有書卷氣,這個書卷氣就是書家內在文化素養的體現。

  2. 書法技法要豐富。王羲之的《蘭亭序》很多相同的字,但沒有一個是一樣的,書聖的技法是多樣的,很多字因勢利導、隨機生髮,這需要熟練的筆法。米芾的“八面出鋒”也是豐富的技法的體現。這些技法體現在作品中的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表現在書法線條上面就是線條的粗細、用筆的輕重、轉折的方圓、墨色的濃淡燥潤、章法佈局的留白等等。

  3. 技術難度係數。啟功先生的字很多人去模仿,為何專家一眼就能分辨真偽呢?看的就是線條的質量。很多模仿啟功先生的書法,行筆的末端往往是無力而出,但真正啟功先生的書法則是能放得出去,也能守得回來。尤其是啟功先生的細線條,很多人模仿不來的,很有力量感。

以上就是如何去欣賞一幅書法作品,一幅優秀的書法作品一定是有傳承,有創新,有個性的。

翰墨今香


書法藝術是中國藝術類型之一。漢字書寫在世界語言體系中最具特色的特徵就是書法藝術。書法好壞從哪些方面來判斷呢?大致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氣韻,氣韻生動對書法繪畫都是最高境界的要求。一字一陰陽,就如打太極,眾字協調平和也在陰陽之理中各自舞蹈。氣韻是作品形而上的高級存在。

2、線條,這是書法藝術的根本,線條質量決定了書法的整體形象,風格。線條裡有陰陽變化,說書法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中的核心,大概原因就是因為陰陽之道貫穿於線條結構章法之中,幾乎在書法裡面陰陽之道無處不在。

3、結構,單個字結構也稱結字或結體,整體而言,結構就是這樣章法佈局了。結構是形式的設計,結構隨時代變化而慢慢改變。

4、筆法,是寫字時的執筆法和運筆法的總稱。執筆有方法也有傳統,但沒必要太誇大其作用。固然正確的執筆符合傳統規律,可能會為寫出好字少走彎路,但是,執好筆也未必寫出上乘的字來。靠嘴巴咬筆來寫的張文佑乃失去雙臂的殘疾人書法家,他的字毫不遜色於用手寫的書法家。運筆法確有方法與規律,其奧妙多不外傳。

5、書家文化學養,這一點常被人忽視,近年來有所重視。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化底蘊深厚,寫出的東西往往蘊藏著豐富的內涵與情感。

6、創造性,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否則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沒有創新,千篇一律,往往讓人審美疲勞犯困。當然精益求精,形式技術裡面也大有乾坤,做到極致就含道。

此外,書法評價應該由具有一定評價體系的人來評論更為公允,否則會混淆視聽,起到不良影響!評論書法也不能用美、漂亮等詞,這樣就落入了俗套。而應當用中國美學專用的審美範疇如“氣”“勢”“意境”“骨力”“清”等。


情棋書畫


一件書法作品,一要看技法,二要看功力,三要看品格。其中用筆、點畫丶結構、章法、墨法丶形式這些是可見的,但作品的內涵意蘊及隱含的作者的情感,則要用心去體會。


所以,欣賞一件書法作品,欣賞者是要有一定知識儲備的,要懂書法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書法審美能力。

不懂書法的人是欣賞不了書法的,我們平時見一些人說“這件書法好”,可當你問好在哪裡,他又答不上來,這不是欣賞。

但同時,我們又應該看到,任何藝術,其美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故審美又具有差異性。

表現在作品的欣賞上,即使是對同一件作品,欣賞者不同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比如對趙孟頫,大多數人認為他是最接近王羲之的書家,其作品深得二風神韻。但有少數人認為他的字是俗書丶奴書,“為人少骨力,故字無雄渾之氣”。

作為我輩普通人,我認為欣賞一件作品,一是要看取法,看其出自何種流派,寫的是何體;二是看技法,看其用筆、結體等有何特點;三是看行氣,通過其節奏變化,看其氣息是否順暢。



至於精神層面的東西,我們能體會多少就體會多少,畢竟那是需要閱歷和文化的沉澱的。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書法作品的品鑑發端於南朝梁武帝時袁昂的《古今書評》,袁昂雖然極力推崇張芝、鍾繇和二王,但是沒有進行分級。與袁昂同一個時代的庾肩吾所著《書品》將漢至齊梁能書寫真書和草書的一百二十三人分為上之上、上之中、上之下;中之上、中之中、中之下;下之上、下之中、下之下九品。庾肩吾將張芝、鍾繇、王羲之評為“上之上”品。並且評論道“張工夫第一,天然次之。”“稱為草聖”;“鍾天然第一,工夫次之”;“王工夫不及張,天然過之;天然不及鍾,工夫過之。”這三位“貴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眾法,備成一家,若孔門以書,三子入室矣。允為上之上。”他還把崔瑗、杜度、師宜官、張昶、王獻之評為上之中。唐代書畫家李嗣真著作《書後品》在庾肩吾的九品之上獨創“逸品”,“鍾、張、羲、獻,超然逸品。”唐代張懷瓘在《書斷》中把書法家分為神、妙、能三品。後有唐代朱景玄又增加了“逸品”。這樣就有了書法品鑑的逸、神、妙能、四品,羲皇后人在前賢之後加了一個未入流。

如何把握逸神妙能 四品的內涵呢?逸品有如仙露,不染凡塵,盡享甘醇。書作超越書法的法度,無招勝有招,進入化境,達到自然境界。實際上就是由法入道。我個人認為古今只有張芝、張旭、懷素、毛澤東能達到此境界。此境界品鑑的是神采飛揚,根本不用擔心形質的優劣。逸品不可楷模,無人能及。

神品猶如國酒茅臺,越純越甘美。品鑑的就是書法的藝和術的最本質的法度,可以說是書法極則。二王、歐顏柳趙等皆是這一品的代表。

妙品有點像女兒紅,十八年的時光,醞釀出微醺的感覺。品鑑的是筆墨嫻熟,書作靈動而有趣味。蘇黃米蔡、文徵明、王鐸、劉墉等人作品可以此視之。

能品有如五糧液、汾酒等地方名酒,滋味雜存,各有攸宜。品鑑的是對書法法度的把握,各有所愛,各有千秋。這類作品最多,如顯聞當代者的作品。

未入流就是鄉村小燒,猛烈亂性。初學者和名人書法之類是也,毫無品鑑可言。





羲皇后人



各人判斷不一,能感染有美感的書法是好的。


贇163692777



老父親遺作。


香菸25283961


漢文書法的創始,雖以實用為目的,但其藝術觀賞的效果幾乎同時存在。其中以點畫的用筆,結體的間架搭建,整幅的章法佈局,為基本要素方面,形成外觀形式風格的欣賞趣味要求。

漢文化的特點,文美字美。其美之主調是廟堂之"雅"丶"正″。還有,在長期的創作過程中,官場主流是文人士大夫群體,因此文人抒情寄思的曠懷逸趣便也成了流風。



字品如人品,具文質彬彬的君子之風,方是能登大雅之堂的書法品。

書品尚傳統古雅,厭惡流俗匠氣,忌筆浮墨薄,無厚重感。當然也忌板刻,無靈動之氣。

其實書作體現的是個人修養。粗俗草率不端之品格,難有端雅之作。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如亂草,如墨豬,仍敢示人,就說明作者,既欠手頭功夫亦少文化修養。

一點一劃,都有講究。筆不妄動,下必有由。劃之起伏轉折,點之衄挫提頓,運筆使毫的變化,足見出作者之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的修養功夫。所謂折釵股,屋漏痕,錐劃沙,印印泥,這都是形容的有質感有看頭的點劃用筆。



草要兼真,真要通草,方見點劃使轉之情性,字體架構之風神。章法排布,平中寓險絕,險絕不失平衡。思慮通審,不激不厲。而故作鼓努之力,強為標新立異,實乃流品習氣。

"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遲,遣不恆疾,帶燥方潤,將濃遂枯,乍顯乍晦,若行若藏,窮變態於毫端,合情調於紙上″。"瀟灑流落,翰逸神飛"。一一一有此效果感覺者,好書法也!


真空妙有無量壽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哎。有一句話是怎麼說來'著?噢,在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約是這個意思。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符號和文化現象,是有幾千年傳承的獨特藝術形式。隨著中華漢文化的歷史進程,伴著漢字形態的演變,歷朝歷代的優秀書家把漢字的書寫技藝推向標準化,規範化和系統化之極致。各種字體(篆,隸,草,行,楷),各種流派(南帖,北碑),各個時代(漢晉,唐宋,明清),都湧現出具有代表性意義上的書法人物和典型作品,成為後世學習研究的楷模和樣板。所以寬泛的講,要簡單地判斷一幅書法作品的好次優劣,確實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講清楚的。

一幅書法作品究竟好是不好,我認為首先要看內容是否健康向上,能否給人以真,善,美的啟迪和感受,一些消極悲觀,故弄玄虛的所謂“奇文絕句”,只會令人討嫌,倒人雅興。其次要看作品的形式是否合規美觀,包括結字,佈局,章法,題款,印章等諸個方面。結字規範,佈局合理,章法優美,題款正確,印章無誤,總體上給人以美觀,雅緻,大氣的直觀感覺為佳。再次,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我覺得還要達到內容與形式的高度一致和有機統一。試想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或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用娟秀嫵媚的小楷書寫成小團扇面該是何等的不諧調,反之,如果把李易安的婉約小令寫成劍拔弩張,長槍大戟的粗頭亂髮又該是何等面目。以上為個人淺見,或許井底之蛙,或是班門弄斧,還請高人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