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鼓动自己孩子离婚的父母是什么心理?

100度的凉水


身为心理咨询师,在我接触了上百对因为父母干涉而出现婚姻问题的情感咨询之后,我来说说对于“父母鼓励自己孩子离婚他们是什么心理吧。”

1、父母鼓励孩子离婚,是为了孩子好。

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宝,至于别人的孩子是什么,那就要重新考虑了,所以每当一对夫妻之间出现了矛盾之后,有些父母会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尤其是当对方没有明显的认错表现,对方的父母还不公平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这一方父母就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婚姻里是没有希望的,对方家的人,结婚的人都不怎么样,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只能继续受苦,所以他们会鼓励孩子离婚。

试想那个父母不是为了自己孩子好,很多时候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孩子过的不好,对方对自己的孩子不好,所以才会支持自己的孩子离婚。在他们看来这是保护自己孩子的一种方式。

2、父母鼓动孩子离婚,是为了自己好。

这一类父母属于比较自私的父母,他们在自己孩子结婚初期其实就对自己孩子的结婚对象不满意,然后婚后和进入他们家庭的那个人摩擦不断,最突出的就是婆媳矛盾,很多婚姻其实夫妻两个没有什么事情,但是因为婆媳矛盾实在无法调和,最终只能走向离婚。

而且在这样的关系中,往往有一些特别能作妖的婆婆,对儿媳妇的各种挑剔,最终逼迫的儿媳妇不得不离婚。当然也有一些挑剔的岳父母导致女儿不得不离婚的。

大诗人陆游的婚姻不就是因为老妈的干涉不得休弃了自己喜欢的唐婉吗?现实生活中,这类情况更是比比皆是。

3、父母鼓动孩子离婚,是因为被孩子拖到了他们的婚姻之中。

最后我们来谈谈为啥成了父母鼓动孩子离婚,这和我们国情有很大的关系的。第一我们一般都喜欢和父母一起住,小夫妻生活中有什么摩擦,父母一看便知,结果父母忍不住出手。可是我们这一辈和上一辈的观念不太一样,我们看起来不是事儿的事儿,在父母眼里看来就是严重的事情,积累的多了,父母对孩子的婚姻关系就不抱希望,也难免会鼓励孩子离婚。

第二,很多夫妻发生矛盾喜欢找父母告状,而不是自己解决问题。他们自己的情感出现问题,不是两个人想办法解决,而是像小孩子一样向自己父母,或者对方父母告状。向自己父母告状,父母恶了自己的爱人,长期积累就会觉得自己孩子受委屈,出现父母劝孩子离婚是为了孩子好的后果。向对方父母告状,对方父母会饿了自己,甚至产生矛婆媳矛盾,翁婿矛盾,也容易导致离婚。其实谁的父母不希望别人说自己的孩子好,你非要说人家孩子不好,人家能喜欢你吗?结果也容易出现父母鼓励孩子离婚,在很多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就是宝,去了穿红的还有挂绿的,不能过就离呗。

其实这不能说完全是父母的错,更多的是夫妻两个自己把责任外推,自己不去处理自己的问题,才会导致把父母陷入了这种尴尬的境地。同时就算父母是第二种为了自己好,而规劝孩子离婚,离婚的决定权还是在孩子手里,怎么做还是孩子说算的。所以我们与其讨论父母什么心理,不如分析自己对待婚姻的态度,责任是什么。


三宝美妈读心理


正常的父母是不会鼓动自己孩子离婚的。

能鼓动自己孩子离婚的父母,说白了也不是什么善茬。我身边有许多小夫妻,两人过的和和美美,经不起公婆的软磨硬泡,三口之家或是两口之家,公婆硬是挤着住了进来。这下好了,小家庭变成了大家庭。各自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都受到了约束,时间长了,矛盾和冲突都来了。

老公再好,他也是公婆的儿子。在父母面前,老婆也变的不那么重要了。有多少家庭,老公会对抗自己的父母帮着自己老婆的?少之又少。

我的婚姻曾经也是让人艳羡不已,许多朋友跟我讨要婚姻幸福的秘籍。结婚多年,我们夫妻过的仍然像初恋般美好。

其实,哪里有幸福的秘籍?无非就是没和公婆住一起。少了婆媳矛盾,工作又忙碌,哪里有闲心吵架?即使有了小摩擦,夫妻两个都能相互理解,也不会有隔夜仇。

后来,公婆非要搬来一起住。两老又不用上班,成天左邻右舍的聊家长里短。聊着聊着就有了相互攀比,别人家的媳妇给公婆多少钱呀?买了多少礼物呀?惹的邻居家也吵架。沟通了几次也不见效,反而变本加厉。

刚开始,老公还站在道理的基础上,劝说公婆不要去惹是非。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他也厌烦了。开始给我脸色,不管公婆有理没理,统统都要求我全盘接受。我是个职业女性,每天忙不完的工作,回到家就想看看书,好好休息。想到下班后所有的时间都围绕着公婆转,他们说东绝不能西的日子,想想都不愿意回家。不光是我,老公也不愿意回家。

公婆发现我们早早出门,半夜三更才回家,心里又不痛快了。老公说受不了家里的日子。公婆就认为是我不能容忍他们,以后指望我养老肯定是不行了。两老私底下一合计,开始劝说老公和我离婚。

不光劝,还找人给我老公介绍女朋友。婚姻也就是因为“女朋友”这个事,我的心里有了动摇。大家或许能猜到,没离婚的老公相亲了。

相亲的结果不了了之,不是老公没看上,而是对方和他一样,都是有家之人,只是提前找备胎。

我的公婆还洋洋得意的到处跟人炫耀,说他们的儿子有本事。

这样的老人,真的不值得尊敬。只想着自己,不替孩子着想,属于自私自利的人。

世上最难判的案子,就是家务纷争。当事人自己要擦亮眼睛,心明眼亮。有时候,一个家是否和谐,身兼数职的男人——人子、人夫、人父,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孝顺是应该的,但不能愚孝。

要过年了,期望所有的夫妻都和和睦睦的过日子。




豆米豆蓝


我身边有个女生做科研的,博士,不漂亮,个子也矮155。月薪3万。有房有车。她30的时候被父母催婚,催的很厉害,父母以跳楼相威胁。后来父母给她介绍了一个老家村里一个老实巴交的男生结婚了。那个男生小学毕业,什么也不会,每天就在家打游戏。 后来父母催生,就这样孩子也生了,娘家妈和娘家爹过来帮给看孩子。天天忙的不可开交,而女婿天天就宅在房间里,抽烟打游戏,什么都不做,就连饭都得丈母娘端到电脑桌上才吃,孩子更是不闻不问。女儿工作很忙,早上就走了 晚上回家就吃饭,吃完饭就写文章写到很晚。老两口天天抱怨女婿不帮忙,即不看孩子也不赚钱。现在天天催着女儿离婚。女儿说,结了就不离了,就这么凑胡过。反正我白天也不在家晚上回来还是工作,我老公也不打扰我工作,不就多个人吃饭嘛。

现在娘家父母跟女婿女儿住在一起,看着女婿就来气,天天还是催着女儿离婚。


爸爸妈妈宝宝520


怂恿自己孩子离婚的父母一般有几种原因,一种是看不惯瞧不上儿媳妇或者女婿,还有一种是儿子和儿媳,或者女儿和女婿势如水火。

1.之前有一个比较要好的朋友就是这样,结婚后儿媳妇被婆婆处处针对,可以说是处心积虑的为难。

2.当时这哥们和她女朋友就是通过我牵线认识的,一个我初中同学,一个大学同学,因为工作地方靠近,所以经常碰面,就这么玩在了一起。

女生因为来自农村,所以不被男方母亲看重,结婚前被百般阻挠,最后男生通过以死相逼才压制了他母亲。

3.结婚后,婆婆早上煮早餐不煮儿媳妇的份,儿子当时直接破门而出,拉着儿媳妇去吃餐馆。

还有儿子不在的时候,婆婆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内衣内裤都让儿媳妇洗,家务活也什么都不干,还指手画脚的说儿媳妇这不对那不对!

4.有一次因为儿媳妇把杯子不小心摔坏了,婆婆还打了她一巴掌,她没忍住,和婆婆打了起来,就在那时儿子回来了,推开了他老婆,婆婆怂恿说赶紧离婚,这种儿媳不得了了!

5.后来她找到我诉苦,她老公打电话也不接,最后我给她老公通了风,可她要求离婚。

我当时是不赞同的,我知道他们在一起有多难,跟他老公提了些建议,主要是让他们和他母亲分开住。

6.可是她婆婆死活不同意,说要分居也行,他们必须离婚,儿子百般渴求,婆婆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同意,甚至还以死相逼。

我以为他们可能会离婚,可最后居然一起离开了这个城市,什么也没留下,后来他母亲找到我让我联系他们,说她后悔了!

可我什么也不知道!


xianbo5201315


劝自己孩子离婚的父母,在我的生活中还真遇到过。我有一个邻居,她的儿子结婚了两年,但是一直没有孩子,这位邻居就非常气愤,她认为这个儿媳不合格,于是就教唆她的儿子跟儿媳离婚。现在,距离他们离婚已经半年多了。而且这样的故事也不是只有这一例。我听到这样的事,是十分震惊的。娶媳妇儿的意义,对他们这样的家庭而言,完全就是一个生育的功能,并没有其他情分,于是,不能生,就要滚。这听起来残忍,细细分析起来,这是儿子和母亲的合谋。

首先是婆婆的越位,侵犯了小家庭的界限。离婚与否,在于夫妻两人的自主选择,婆婆伸手进来,代替这个小家庭做决定,这本身就是越界了。其次,丈夫缺位。之所以婆婆能够替代他做决定,也是因为丈夫在心理上没有长大,还依赖自己的妈妈为自己做决定、承担责任。自己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没有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丈夫邀请了自己的妈妈来替他决定。那么,丈夫是妈妈的儿子,一种孩子的状态,就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女人的老公,没有办法用一个成熟男人的姿态来跟女人经营一个家庭,家庭的破裂也似乎是必然。

最后,归根结底,让孩子离婚的父母们,还停留在:我的孩子要听我的,我掌管着孩子的一切,而且还是为了他好。殊不知,这样自恋的想法会束缚住孩子成长的脚步,让儿女始终无法长大,不能承担自己人生的责任,就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幸福。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刘瑾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有经验的可以来回答吗?我的父母是在我25岁的时候选择的分开,当时我是坚定站在我妈妈这边,劝她离婚的。

那时候最让我坚定的想法是:你们分开吧,放过彼此,让彼此解脱。

从我有记忆开始,父亲是扮演了在我求学过程中给我做饭的角色的,因为妈妈工作需要早起,因为家里的车子房子大小开始基本都是妈妈一个人承担的。我父亲坚信他和他妈妈他姐姐才是一家人,我和妈妈是他的外人,所以基本上这么多年也没有养过家,除了对我的做饭,也基本上指望不上什么。他可以给我姑姑的女儿负担所有的学费生活费,却不愿意给我,他能接受爷爷奶奶所有的财产全部留给姑姑的女儿,不留给我一分钱。

然后他还会挑剔妈妈不重视他们家,因为妈妈的钱都用来养家和抚养我了。到他们婚姻的最后一年,我经常听见父亲在家里发脾气,可以说只要父亲一回家,气氛就非常凝重,最后一年几乎没有全家人心平气和地吃一顿饭。研一的假期在家里准备司法考试,有一天父亲回来之后又开始挑事发脾气,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现在都还记得那个时候心脏跳动的发疼的感觉。

曾经也想过逃避,忽视,能过就过吧,后来发现,自以为是的欺骗自己并不能换来对方的将心比心,虽然你想要的不过是对方放一点心思在这个家里。那时候母亲觉得我即将到了适婚年龄,不想让我有一个破碎的家庭。但那时候我已经忍不下去那种感觉了,父亲在家里就是难过,他不在家反倒眼不见为净过的很安心。

我和母亲说,我不需要一个形式上完整的家庭,我希望你快乐舒心,你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为什么要白白忍耐这样的折磨?不要寄希望于改变他,已经注定不能了。父亲给不了你爱,给不了你温暖和支持,然后还要你承受这样的痛苦,何必。


后来母亲决定了离婚,4年了,我也基本上和父亲没有来往。分开后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生活,母亲带着我忙于工作,朋友小聚,家里重新变得清净舒心,比在一起,都更好。


所以当一个孩子劝父母离婚的时候,是他知道,维持这个表面上的家得到的,远远比不上失去的。分开各自安好,也是一种幸福和成全。


月小辉的成长笔记TT


如果有女儿,女儿嫁过去受气不开心,我会叫他离婚,自己掉下的心肝宝贝不是给别人家遭罪受气的。如果有儿子,儿子要是结婚,我会付儿子说你们现在是有自己的家庭了,要对你老婆好,要会哄你老婆,只要不是大问题老婆的错,也是你作为老公的错,我也不会去参合你们家的事,我会说分开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想儿媳妇为了婆婆不合跟儿子离婚,新一代的女性我是思想比较开放,不像那些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老思想,什么娶媳妇,就是儿子不能下厨不能做家务,让儿媳妇来做免费保姆的,还抢了儿子的人的免费保姆,我要是有儿子,不会有这样想法,儿子要多做事,两人想做饭一起做,不想做外卖,这是我要是有儿子的想法,之前标题说了叫人家离婚的是什么心理。要是有儿子叫离婚,这种公婆是心理变态,(主要看什么事情)就觉得人家姑娘抢了他儿子,,前面我说过我要是有女儿,嫁人了,在别人家不好过,人家欺负她,我是会叫离婚,谁家的还有不是宝,不是去别人家免费做保姆还受罪,跟我老公结婚一年多,还没有孩子,有跟我老公说做丁克,有没有孩子那就顺其自然,有的话只要一个孩子,也不指望孩子能给我们养老,看见太多兄弟姐妹多的成仇人,还不如一个普通朋友


别忘了她给你的教训


什么心理?如果我女儿结婚了,女婿对她不好,欺负她,我肯定要鼓动她离婚啊。不过我女儿压根儿都不想结婚,我也无所谓,如果真碰到合意的,还得过我这一关呢。咱已是历经沧桑坎坷的人,阅历深厚,这个人,心地人品如何,听他说几话做几件事,就能测出8、9分来。20几岁的姑娘没经历什么风雨,懂啥呀,所以父母一定要把好关。


看山不是山


是不是有一部分儿媳妇喜欢找公公婆婆告状?有的儿媳妇还半夜三更打电话给公公婆婆。他们说我在这里生气,不能让他爸妈安宁,不能让他们睡好觉。我不让我爸妈生气,我就搅他家。然后对着公公婆婆的面夫妻两个吵架。然后对公公婆婆一肚子意见,说吵架的时候公公婆婆不骂自己的儿子。公公婆婆真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一方面被要求不干预子女的生活。另一方面被要求骂儿子。就这样父母被动的被卷入了子女的生活。如果看多了,自己子女在婚姻中受的委屈。希望离婚也在所难免。

更不用说还有一部分巨婴,结婚了不独立生活。要求父母这个那个。自己还懒惰,什么家务也不干,就知道买买买。这种生活方式,在自己家里未尝不可。面对着老人,就难免被看不惯。想想自己有没有责任。把家务劳动全部转嫁给老人。白吃白喝不交生活费,然后就是买买买。


小荷风格


我邻里有这么一家,上辈弟兄俩,有一个没结婚,大哥结婚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沒结婚,二儿子结了婚,有两女儿,大的十几岁,小的八,九岁,光上儿:子面前挑四非,媳妇气不过,离了婚,头一天离了婚,第二天就搬到媳妇屋里去住,好享受,舒服,儿子,不声不响,不说话,儿子他娘自以为是,好像多光荣,伟大,整天笑嘻嘻,也不知她怎么想的,外人说一个儿子结了婚,离了婚,看你也不难受,她说,难受什么,这是享受。现在儿子听话了,每个月还给她钱,身边有孙女,那里去找这么好事,她不为儿子,孙女想想,儿子没媳妇,孙女没娘。还有一件事,她娘家父母养了四个女儿,有两人嫁很远,不管父母,她和她小妹是一个村,离娘家近,从来不管她父母,还同妹妹翻了脸,老死不相往来,父母死了,光妹妹的事,她一点不管,也不去,这个娘们,真是人间人渣,是理不懂,猪狗不如,狗活人世,天天还美美的,出来进去,心毒的女人,不知什么是丢人现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