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侄子結婚哥嫂不告訴妹妹,作妹妹的該不該去參加?

風一樣208375144


如果是別人不請肯定不去!侄子結婚不去說不過去,沒請你是哥嫂失禮,如果你不去就是和哥嫂一樣不懂大禮!如果是我,不請也去!去不是巴結哥嫂,而是看在親情的份上!今年過年我就遇到過類似的事,兩個堂哥有矛盾,今年過年剛好我兒子和一個堂哥的兒子一天過12週歲,我提前告訴我另外一個堂哥,他沒有通知!另外一個堂哥來我家後才知道他家小孩也過12週歲,沒有通知他當然非常氣憤,我們都勸他,讓他去,如果他不接禮你就回頭走,結果去了,禮收下了,背後都罵我沒有通知別人的堂哥不會做人,說我去送禮的堂哥大度!


欣欣向榮146668938


親侄子結婚還是要去的。不管哥嫂和自己家的關係如何,這總不能讓外人看笑話吧。上一代的恩恩怨怨不能影響下一代,侄子結婚是終生大事,作為父輩的要見證,祝福!並要幫助操持婚禮,招待客人。努力付出真心,付出熱情。用自己真情實意打動哥嫂,儘可能去緩和家庭關係!

我的一個親戚,因為一些家庭糾紛,哥倆大吵一架,把兩個家庭都扯進來,大人們不來往,小孩也受影響,哥倆居住就差一堵牆,彆扭死了。後來老二家女兒結婚,這個當弟弟的就沒和哥哥嫂嫂說一下,當時,大哥大嫂也賭氣,不拿喜禮,不去喝喜酒。可到了婚禮前一天,經親戚朋友的說和,勸慰,兩家和好了,熱熱鬧鬧地為侄女辦理了出嫁。

老話聽人勸吃飽飯!家和萬事興!平時兄弟們各家過各家的日子,很少打照面。可是,遇上事情了,親弟兄還是要相互照應。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凡事想開點,多想想對方的好處,相互遷就些,體諒對方,也是給自己出路,畢竟有矛盾不解決對誰都是傷害,心裡都是不痛快。

希望當哥嫂的大度點,主動邀請弟弟家,邁出這一步。弟弟家呢,不管哥嫂說不說都要去祝福侄兒,真正不留遺憾,一家人留下美好記憶。


求事真相


我那裡結婚,男方要送送親禮,送了禮,就和請帖的意思差不多,收了禮,就得去!親堂侄子接婚也沒叫我們,連親大姑也沒叫,沒送我們送親禮!我們是堂姑,我們不氣!但我哥和我姐姐們四個特地回家了,等他家婚車到了,客人都來了,坐上桌準備上菜了,我們一起四個一群往他家去,到門口就喊:哎呀!侄子這麼大的喜事也不通知我們!不通知我們自己厚臉皮來了哈!笑嘻嘻的,進去就拉著嫂子的手,聲音特洪亮!嫂子臉有點僵,還得讓我們上座!親侄子最少要送5百的,我們一個才送2百!反正紅包封著,除了他自己 ,外人也不會看到!吃了飯,也不幫他收拾,扭頭就走!讓他們在親戚面前丟人!親大姑真的沒回!親大姑都氣死了,斷了親!


紫14723479


我老公的侄子結婚前很近婚期了,哥嫂也沒通知我們。我老公聽親戚說才知道。當時非常生氣。想著不說就不去算了。哥嫂家比我們條件好,在城市買了房。我們也在外地打工沒在老家。老公生氣過後,還是想回去。我也支持老公回去。我忙沒回去。老公說就一個侄子,一個侄女。一個親哥。一個姐一個妹。父母不在了。弟兄姊妹家人是世上最親的人。哥哥人也沒啥心眼。就是嫂子有心計。平時也沒啥矛盾。哥哥在外打工多年。照顧父母大多是我們。哥哥只回來看看和我們平半出錢。老公最後拿起電話打了過去。啥也沒說,就問是幾號結婚的?哥哥說了日子。提前一天老公回去了。老公說這輩子弟兄一場。下輩子不定遇見。不管他們怎麼想的。我們對心無愧就好。當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別人無發勉強。


開心果73623


這個怎麼說呢,親侄子結婚都不告訴姑姑。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的話應該是有矛盾。並且不會是小矛盾,作為一個女人我孃家一個哥哥,下面是我和我妹妹,就事論事的說法。親兄妹之間應該沒有這麼大的仇恨吧,感覺都要斷親了,兒子結婚不通知妹妹。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就覺得這個妹妹挺沒面,孃家都回不了。更別說在自己父母跟前盡孝,我說這個並不是說做閨女的就得不顧婆家盡顧孃家,但是最起碼的自己爹媽一般都是哥哥嫂子在跟前照應的話。哪怕哥哥嫂子有些過分,你也是不是應該要寬容一點呢?誰的面都不看,就看著自己爸媽的份上。何至於弄的一家人 分崩離析要斷親呢。


117196015


該不該去看情況,哥嫂為什麼不告訴妹妹。不可能忙昏了頭,忘記告訴妹妹。應該是兄妹有矛盾,而且哥嫂對妹妹的意見很大,兒子結婚這麼大的事情都不想告訴妹妹,做妹妹的應該知趣,還是不要去參加侄子的婚禮,必免在婚禮上起衝突,矛盾更加升級。



按我們農村人的習慣,兒子結婚是大事,家裡的父母親會提前十多天請先生寫請帖,對聯(只要不出五服的本家大門上都貼喜對聯),這都是提前計算好的。家裡有幾家親戚需要送請帖,請帖需要新郎官提前五之六天親自去送,第一份請帖先給新郎官的舅舅家然後就是姑姑家。到舉行婚禮的前一天,新郎還會開車親自去請姥姥舅媽姑姑來喝喜酒。晚上新郎要給爺爺奶奶姥姥舅媽姑姑等長輩行大禮磕頭,這些長輩是要給磕頭錢的。這麼重要的親戚是不會疏忽掉。沒請那就是不想讓你參加婚禮。


456f


在這裡雖然沒告訴大家以前和哥嫂之間的相處情況,但據我分析,他們之間絕對有隔閡,並且還不是一般的矛盾。

結婚對於國人來說絕對是特別大的事情,不管是親朋好友,還是鄰里鄰居,都會被告知出席或幫忙。但做為親姑姑卻沒被通知,總不能說哥嫂把她這茬忘了吧!

雖然每個家庭裡都存在不和睦的因素,但是走到如此地步的卻並不多。在我們這邊,像你說的這情況也有,那就是打算以後不想和妹妹再把親情繼續下去的節奏。

具體說到該去還是不該去。那就要看他們現在把關係處到什麼節骨眼上了,如果就是平常時候的小摩擦,可以先給哥哥打個電話(一般這事都是嫂子主意,哥做不了主),問一下哥嫂是啥想法,為啥沒通知參加婚禮。如果冷冰冰並且淨說些傷人的話,就不要熱臉貼冷屁股了。

假如之間關係真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那就趁早連打電話的想法都放棄吧。不過不管上面那種原因,都可以讓別人帶個禮金過去,因為歸根結底,哥妹之間血脈都是相連著的。

別想著自己主動一步就會掉了身價,而更該考慮以後怎麼來面對這份親情,因為現在退的一步或許就是之後親情修復的關鍵之步。


中國厚道一百姓


親侄子結婚,看哥嫂請了客沒請客喝酒,辦了沒辦酒席。

如果要請客,叔伯姑姑,舅舅姨這是必須該請喝喜酒的弟一序列,同時也是該隨大禮的輩親,可不是一般的禮遇。請你喝喜酒是對你尊重,也是與你分享謪親晚輩結婚的榮光和喜氣。

要是由侄子去請這些長輩喝喜酒,還得畢恭畢敬鄭重其事的說清時間地點道請。

親侄子結婚該請姑姑喝酒沒請、要是旅遊結婚不辦喜事,那你也就諒解一下,可以不去,也不必‘’多心‘’。

要是辦喜事動客,請了叔伯舅姨沒請您這個姑姑,撂誰心裡也是個疙瘩。其中原因是不是你兄妹平時積怨很深互不來往搭腔說話?這應該兄妹關係不至如此,或者是妹子嫁女或兒子結婚動客沒請這個舅舅喝酒、兄哥是一禮還一禮?

這兩種情況去不去都由自已,不去他沒請也怪不著,沒去表明隔閡越來越深、越來越生分、也有的假裝不知道不去、給客人留下各種好壞議論。去了表示大度不計前嫌、歸念兄妹情份。

過去咱這見有這種情況、兒子結婚疏忽了該請沒請的謫親長輩喝喜酒、結婚當日上午或園飯席長輩為出氣便做作人、戴個破帽、穿件補巴亂髒長衣褲、臉上子抹些黑鍋灰、裝個要飯叫化子當著眾客攔門坐,出洋相、看你招呼不招呼。

當然喜事支客的明眼一看就知道是啥情況、會連忙連請帶拉扯進屋裡、這陣主人自知請客有所不周、不僅不會生氣反會連忙道歉解釋、做作的長輩也會見好就收、洗臉換了衣服、支客的再安排個一席上坐由人陪著、主人再給敬上三盅酒、喝高興了、嘿嘿!啥氣沒了還賠上一份大禮。

如今還記得我二哥當年結婚、因那時提倡婚事新辦公社大隊不準辦喜事請客、所以就沒動客、正日子那天上午我小舅舅不知從那得到消息趕來了、他雖沒做作、但進屋後開始臉色很不自然、但舅舅平時就是個明事理能主紅白喜事的人、當他著到只有幾個邦忙的人、確沒動客時、才慢慢釋懷、承認是開始自已錯怪了姐姐姐夫。

本人覺得結婚辦喜事請客該請多大範圍哪些輩份親戚客人、確有規矩和親疏輩序講究、還該傳承、沒點規矩還真會混亂起紛爭。


牧牛老叟


或許你和哥嫂之間有誤會,侄子和你沒有過錯。孩子結婚你是奔著給孩子送祝福去的,不是看臉色去的,祝福和紅包交給孩子不吃飯就可以走了,哥嫂不會做事做人,你要會做事做人。

每個家庭裡面都有摩擦,要不是弟妹,哥嫂,嫂姑,婆媳之間多多少少都有點矛盾的,一家人之間的哪有隔夜仇啊!我之前看過一部電視劇《百家碎戲》,演的就是家庭之間的瑣碎事,每個矛盾體都有解決的辦法,就看我們怎麼面對和想法了,況且是親情之間,何必執著,何必往歪裡想了。

哥哥和妹妹是一個孃胎出來的,打打鬧鬧很正常,我小時候和我姐姐打過架吵過嘴,前些年也吵過嘴,吵著差點打架,最後還是我低頭認錯,現在還不是其樂融融。家人之間的矛盾不能拖,要平穩的解決,都要謙讓點,往好的方向去想,沒有必要把親情往火坑推。珍惜家庭之間的親情和美好,不要因為矛盾忘了,以前我們小時候的家庭幸福。

祝福送給侄子和侄媳,侄子他就會洞悉你的情義,新娘更會記住家庭裡有位通情達理的姑姑,或許新娘就是解開家庭矛盾的鑰匙。別忘了給送紅包✺◟(∗❛ัᴗ❛ั∗)◞✺





楊陵儍哥


親侄子結婚做為哥哥嫂子,不邀請妹妹參加婚禮,我認為妹妹就不應該出席是有原因的。

一,我們親戚朋友之間的事有可能還可以原諒,如果是親人,會傷你自尊更深。這分明是哥嫂看不起妹妹的不禮貌的行為。

二,紅事兒請,白事兒到。辦喜事親人都不邀請,最起碼的尊重也沒有,就不要熱臉貼冷屁股,不請自到了。

三,其實這樣做不是心胸狹隘也不是小心眼的事情,我們每個成年人活著的意義,就是在家庭和社會有尊嚴的活著。試想一下:如果妹妹家是當地重要人物或是有地位有能力的人,我就不相信哥哥嫂子不邀請她去參加侄子婚禮。正因為妹妹一家是普通人家,才沒有被放在眼裡。

哥嫂不尊重親人錯在先,就算是親人,這種勢力鬼也很傷人心的。妹妹就是勉強去了,也是自討沒趣不會開心的,不如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